挫折与应激管理_第1页
挫折与应激管理_第2页
挫折与应激管理_第3页
挫折与应激管理_第4页
挫折与应激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绪与挫折管理情绪管理挫折管理应激管理定义特性机制EQ调节管理中不良情绪的调节排遣宣泄法理智消解法转移抽离法升华法自慰法生理调息法情绪管理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行为产生后,在其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结果:无需特别努力即可达到目标,动机轻易获得满足。动机可能受到阻碍或延迟,但经过个人努力,不断尝试解决,最终达到目标。当一种动机、行为正在进行时,忽然另有一个较强得动机出现,个人可能先满足后一动机而暂时放弃前一动机。动机、行为完全受到干扰或阻碍,个人无法实现目标,感受到挫败、阻挠、失意。以上几种结果中,只有第四种才是真正意义上得挫折,其给人带来得主观感受即为挫折感。挫折管理挫折?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挫折管理挫折产生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由客观原因引起的挫折称为外因性挫折(environmentfrustration),是由于外界因素的阻碍使人不能达到目标,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自然因素时间、空间限制等社会因素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挫折管理挫折产生的影响因素2.主观因素由主观原因引起得挫折称为内因性挫折(personalfrustration),是由于个人自身的因素引起的挫折感。个人生理条件智力、能力、身材等动机冲突动机强烈程度抱负水平挫折容忍力挫折管理挫折容忍力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即受到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称为挫折容忍力。影响容忍力高低的因素:生理条件过去的经验与学习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挫折管理动机冲突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多个目标要实现,因此可能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假如这些并存的动机无法同时获的满足,而且互相对立或者排斥,其中某一个动机获得满足,另一个动机就会受到阻碍,则产生难于抉择的“两难”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挫折管理接近-接近型冲突双趋冲突:有两个目标或者情境,我们同时都想接近,但事实上不可能同时得到,接近其中的一个目标或情境,就将失去另一个目标或情境,此时,就产生了双趋冲突。挫折管理孟子所言:“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吾所欲也,义,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情境:既想收入丰厚,又想悠闲清静;既想出人头地,又想不招人妒忌;既想乡村的宁静,又想城市的繁华。挫折管理回避-回避型冲突双避冲突:有两个目标或者情境,我们同时都想回避,但事实上不可能同时做到,我们必须接近其中的一个目标或情境。挫折管理鲁迅先生《野草》中的一篇短文:《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彩看着我。“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

hehehehe!’”挫折管理作为学生,又不想考试不及格,又不想用功学习;作为推销员,又不想业绩在他人之后;又不想多多接触客户,因为那不免要看人脸色;作为主管,又不想负起应负的责任,又不想丢掉自己的权力与待遇;……这可能吗?这现实吗?挫折管理接近-回避型冲突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挫折管理你想风光吗?那就得忙;你想清闲吗?那你就不会风光。忙与风光是一对连体婴儿,你分不开,扯不散。挫折管理每一个正常人都曾多次陷于这种冲突之中。陷于这样的冲突之中并不可怕,也很正常。可怕的是长期陷于这种冲突之中而不能自拔。我们的许多压力都与这种冲突有关,都有它的身影的存在。我们必须走出动机冲突;否则我们的内心不得安宁;我们的事业也将大受影响。挫折管理如果你是康,你会怎样选择?谈谈你对三个人的评价?你认为三个人是否都有错误?错误在哪里?你认为康和琳的婚姻会幸福吗?如果康没有离开琳,他和欣的生活会幸福吗?事件中最无辜的人是谁?如果你是琳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是欣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康向你咨询,你会对康说些什么?挫折管理挫折后的行为表现1.攻击行为2.退化行为3.固执4.冷漠5.不安挫折管理挫折后的行为表现1.攻击行为(aggression)直接攻击转向攻击①迁怒行为a.对象明确b.对象不明确②自责行为挫折管理挫折后的行为表现2.退化行为(regression)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其行为的表现往往比其年龄应有的表现显得幼稚,即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这种倒退现象,称为退化行为。挫折管理挫折后的行为表现3.固执(fixation)个体在环境中遇到问题时,需要随机应变的能力,以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在挫折状态下,有的人不能理智地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反应方法,或者重复某些无效的行为。这种现象是固执得表现。挫折管理挫折后的行为表现4.冷漠(apathy)个体在遭受挫折后,对引起其挫折的真正对象无法攻击,或认为攻击无效或可能因而招致更大的痛苦又无适当的“替罪羊”可以攻击时,便将其愤怒的情绪压抑下去,在表面上表现出一种冷淡、无动于衷的态度,失去了喜怒哀乐的表情。挫折管理挫折后的行为表现5.不安(inquietude)个体连续遭到挫折、失败,便慢慢失去了自尊和信心,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在情绪上出现不稳定、忧虑、焦急和恐惧等反应,在生理上出现头晕、冒冷汗、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反应。挫折管理心理防卫机制防御性作用(defensemechanism)为了减轻或避免挫折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痛苦,个体在生活经历中学会某些适应挫折情况的方式。这些方式能使自我不受焦虑等的侵害。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等称之为“防御性作用”,意指保护受挫折的人免受过分紧张压力的损害作用。挫折管理心理防卫机制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和挫折,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个体维护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心理过程。挫折管理心理防卫机制是常见的心理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它。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多地依赖它,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甚至表现为某种病态。这是因为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前者有利于维护与提高个人的自尊;后者虽然也有降低和消除焦虑、恢复心理平衡的作用,但也有危害个人身心健康的消极方面。挫折管理心理防卫机制的特征(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2)防御机制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挫折管理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替代作用(replacement)

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抱有的动机、情感与态度,不为社会所接受,或自忖将遇到困难而难以实现目标时,将此种感情与态度转向其他对象取而代之,称为替代作用。最积极的形式称为“升华”(sublimation)挫折管理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幽默机制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或尴尬局面时,通过含蓄、双关、俏皮的语言,可以渡过难关或解脱困境。它以笑为载体,却蕴藏着严肃的思考和真诚的情愫,人格比较成熟的人才可以在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幽默,打破窘境,改变因难局面。挫折管理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一个人无法达到其追求的目标,或其表现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时,给自己找出适当的理由来解释,以此安慰自己,达到心安理得。“酸葡萄心理”“精神胜利法”挫折管理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表同作用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将自己比拟成理想中的成功者,模仿他的言行举止及穿着等,藉此从心理上分享别人成功后的欢乐,以减轻个人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并维护个人自尊的心理防卫方式。挫折管理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逃避作用(escape)一个人受挫折后不敢面对挫折情境,而进行逃避。挫折管理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投射作用

存在于个体内部的许多动机或者不良品质,由于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或者害怕承认了之后会引起内心的不安及厌恶感,而无意识地把这些动机及不良品质排除于本身之外,加到别人身上,以此来减轻自己的不安、内疚和焦虑。挫折管理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反向作用

人们表现于外的行为和情感与他们内心的感受完全相反。挫折管理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消除形成挫折的根源1.组织的管理制度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3.工作性质4.工作环境5.其他因素挫折管理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二)正确对待受挫折者的行为反应(三)改变挫折情景(四)精神发泄法挫折管理应激(stressresponse)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刺激因素被成为应激源(stressor)。应激管理塞利(Selye)于1946年提出“全身适应综合症”(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初提出时,Selye认为应激就是GAS,是机体自稳态受威胁、扰乱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反应,并预言存在有“适应性疾病”。当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时,GAS表现为一动态的过程,并可最终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因此,GAS是“非特异的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Selye将其分为三期: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应激管理<应激管理>应激源身心的结构认知应激源的处理能力应激反应应激管理长期化疲劳复杂化有活力的工作健康・活力享受生活不健康不适应疾病・障碍作用于「应激源」、「身心的结构」、「应激反应」,保持身心健康好的事件・安全不好的事件・威胁能处理-不能处理心理行动身体超压超荷所谓应激源是指1.根据其属性,可将应激源分为四类:躯体性应激源,指作用于人的机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刺激生物和疾病等;心理性应激源,包括人际关系的冲突,身体的强烈需求或过高期望,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等;社会性应激源,包括客观的社会学指标经济、职业、婚姻、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差异和社会变动性与社会地位的不合适,客观的社会学指标的变迁,个人的社会交往、生活、工作的变化,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等;文化性应激源,即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

2.根据社会生活情况,将应激源分为:生活事件(lifeevent);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工作相关的应激源;环境应激源。

生活应激源的强度顺序生活事件应激反应强度23和邻居之间的纠纷6824退休6725和友人之间的纠纷6726成绩不良6727违反法律6728工作上的地位(责任)的变化6629被同伴孤立6530和配偶者家人之间的纠纷6431购买自己的房子6232夫妇纠纷6133结婚6134工作岗位的变化(合并・组织变化)6035就业6036勤务时间和劳动条件的变化5837搬家5738配偶者怀孕5339长期休假5340子女的独立5241子女出生5142配偶者的就职5143过年35顺序生活事件应激反应强度1子女死亡942配偶者死亡923交通事故894父母死亡865事业846离婚847无法还清借款808配偶者的出轨809重伤,疾病8010家人的疾病7911夫妇分居7812长期入院7813家庭经济状态的困难7514工作上的失败7415父母的离婚7316工作调动7117好友死亡7118和父母之间的纠纷70197万元以上的借款6920和上司之间的纠纷6921失恋6922和子女之间的纠纷69(三川俊树

改编后成人期生活应激反应、NAKANISIYA出版1989)应激反应在遭遇不良应激源的时候,生物体的紧张状态・反应。体现在心理面、行动面、身体面的反应心理不安・担心、神经质、焦虑、愤怒、斤斤计较、低落、紧张否定的想法、无欲症、思考能力低下、判断力低下、孤独感行动发火、吵架、失败、事故的增加、意欲的低下、过敏不在意自己的外貌和他人的感受、烟、酒增加、忙碌、发泄身体心悸、肌肉紧张・疼痛、头痛、腹痛、发热、眩晕、麻木疲劳感、食欲低下・过食、睡眠障碍、噩梦、腹泻、便秘应激状态的长期化应激反应长期化疲劳复杂化不健康不适应疾病・障碍创伤性应激障碍应激管理人类在面对心理创伤的时候,会表现出急性和慢性的心理病理反应的后果,总称为创伤性应激反应。创伤性应激障碍分为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应激管理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1952年,DSM-Ⅰ:首次提出了一个与心理创伤有关的诊断分类概念——总体应激反应。一个相对“正常人格”的个体在经历暴露于一个能使绝大多数人产生心理创伤的严重应激源(创伤性事件)之后,对应激源产生的急性应激反应。没有给出总体应激反应的具体诊断标准,而是推测地认为当应激源消失后,这种急性应激反应很快缓解和消失了。实际上,总体应激反应主要是描述个体在经历了暴露于严重的创伤性应激事件时而发生的分离性症状反应。应激管理1968年,

DSM-Ⅱ:总体应激反应作为精神障碍的一个分类被取消了。1980年,DSM-Ⅲ: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性型和慢性型)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分类的原因。1984年,DSM-Ⅲ-R:PTSD诊断标准最重要的改变是增加了症状的最低持续时间,即要求症状表现的时间必须至少持续30天。最大缺陷是不能在创伤事件发生后30天内把那些需要干预和治疗的、30天后才能被确认为PTSD的患者鉴别出来。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我们失去了早期选择对PTSD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的机会。应激管理1994年,DSM-Ⅳ:增加了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分类地位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将会在事件后一个月内从理论上鉴别出那些可能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符合PTSD诊断标准的个体。其目的是想通过把ASD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相对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而把创伤后个体正常的急性应激反应和病理性的急性应激反应鉴别开来。应激管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个体暴露于极其严重的创伤性应激源后,包括亲身经历了危及自身生命、或严重的躯体损伤、或危及躯体完整性的事件;或是目击了他人死亡、受伤、或危及他人躯体完整性的事件;或是意外地获悉了家人或挚友的突然死亡、严重受伤、或遭受了威胁生命、躯体受损的经历事件,而且这些事件使个体感受到了强烈的害怕、孤立无援或恐慌,并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这些特征性的症状包括对创伤性事件持续性的再体验、对与创伤有关的刺激的持续性的回避和一般反应的麻木以及持续的警觉性增高三组症状。全部症状表现的持续时间必须超过1个月。而且心理障碍必须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引起了社会、工作、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损害。应激管理亲身经历的创伤性事件包括(不局限于这些):军事战争、暴力性的人身攻击(性攻击、躯体攻击、抢夺、暴力抢劫)、被绑架、被掳为人质、恐怖主义者的袭击、使以酷刑、作为战争罪犯被监禁或集中营的生活、天灾人祸、严重的交通事故、或被诊断为威胁生命的疾病。目击事件包括(不局限于这些):目击了其他人在暴力攻击、战争、或灾难中严重的伤害、或非自然性的死亡,或意外地目击了死尸或躯体的某一部分。意外获悉其他人经历的事件包括(不局限于此):人身暴力攻击、严重的事故、家人或挚友经历严重的伤害或意外死亡、孩子被诊断患有威胁生命的疾病。应激管理急性应激障碍(ASD):个体暴露于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一个月内,表现出来的焦虑症状、分离性症状和其他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引发ASD的创伤性事件和PTSD的相同。在经历创伤性事件之时或/和之后,个体所表现的症状包括:至少表现出五个分离性症状中的三个(麻木的主观感觉、对事和人的漠然或缺乏情绪反应;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减退;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分离性遗忘),持续性地再体验创伤性事件,对能够引起创伤回忆的刺激明显的回避,和明显的焦虑或警觉性增高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必须引起临床意义上的痛苦、明显妨碍了个体的正常功能、或损害了个体完成社会任务的能力。应激管理ASD诊断标准构建了四个症状群:①分离性症状,②再体验症状,③回避症状,④警觉性增高。除了第一个分离性症状群以外,后三个症状群基本上与PTSD的三个症状群一样,只是他们分类标准的条目没有PTSD的细致和具体。ASD标准要求症状的持续时间必须在二天—四周之间,而且要求在创伤性事件后四周内发病。因此,如果事件后症状持续时间超过四周,而且四周以后发病的话,那么诊断就改变为PTSD。ASD和PTSD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比后者增加了一组症状群—分离性症状,而且明确要求在创伤性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当事人必须具备五个分离性症状中至少三个分离性症状才可以诊断ASD。这显然是把分离性症状作为ASD的核心症状来对待了。设立ASD诊断的最大意义在于对远期PTSD的预测。应激管理流行病学资料TheGulfWar

美军3000名受伤住院者13%是PTSD国内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