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3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知识讲解_第1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3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知识讲解_第2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3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知识讲解_第3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3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知识讲解_第4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3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会画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及实际问题.2.理解角平分线的画法,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线段的轴对称性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到线段两个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点诠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同时也给出了引辅助线的方法,那就是遇见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这样就出现相等线段,直接或间接地为构造全等三角形创造条件.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这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要点二、角的轴对称性1.角的轴对称性(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要点诠释:

(1)用符号语言表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若CD平分∠ADB,点P是CD上一点,且PE⊥AD于点E,PF⊥BD于点F,则PE=PF.

(2)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若PE⊥AD于点E,PF⊥BD于点F,PE=PF,则PD平分∠ADB

2.角平分线的画法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D,交OB于E.

(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典型例题】类型一、线段的轴对称性1、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E,D两点,EC=4,△ABC的周长为23,则△ABD的周长为()A.13 B.15 C.17 D.19【思路点拨】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D=DC,AE=CE=4,求出AC=8,AB+BC=15,求出△ABD的周长为AB+BC,代入求出即可.【答案与解析】解:∵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E,D两点,∴AD=DC,AE=CE=4,即AC=8,∵△ABC的周长为23,∴AB+BC+AC=23,∴AB+BC=23﹣8=15,∴△ABD的周长为AB+BD+AD=AB+BD+CD=AB+BC=15,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举一反三:【变式】某旅游景区内有一块三角形绿地ABC,如图所示,现要在道路AB的边缘上建一个休息点M,使它到A,C两个点的距离相等.在图中确定休息点M的位置.【答案】解: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M点,则点M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如果将军从马棚M出发,先赶到河OA上的某一位置P,再马上赶到河OB上的某一位置Q,然后立即返回校场N.请为将军重新设计一条路线(即选择点P和Q),使得总路程MP+PQ+QN最短.【思路点拨】通过轴对称变换,将MP转化为P,QN转化为Q,要使总路程MP+PQ+QN最短,就是指P+PQ+Q最短,而这三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最短.【答案与解析】见下图作点M关于OA的对称点,作点N关于OB的对称点,连接交OA于P、交OB于Q,则M→P→Q→N为最短路线.【总结升华】本题主要是通过作对称点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利用了对称线段相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推得所作的图形符合条件,这是道综合性的应用问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将军希望从马棚M出发,先赶到河OA上的某一位置P,再马上赶到河OB上的某一位置Q.请为将军设计一条路线(即选择点P和Q),使得总路程MP+PQ最短.【答案】作点M关于OA的对称点,过作OB的垂线交OA于P、交OB于Q,侧M→P→Q为最短路线.如图:类型二、角的轴对称性3、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则△DEB的周长为()A.4 B.6 C.10 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DC=DE,△DEB的周长=BD+DE+BE=BD+DC+BE=AC+BE=AE+BE=AB=6.【总结升华】将△DEB的周长用相等的线段代换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为()A.3:2B.C.2:3D.【答案】B;提示:∵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D到AB的距离等于点D到AC的距离,又∵,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为.4、如图,OC是∠AOB的角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交于点D,PE⊥OB交于点E,F是OC上除点P、O外一点,连接DF、EF,则DF与EF的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论.【思路点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PD=PE,再根据“HL”定理证明△OPD≌△OPE,从而得到∠OPD=∠OPE,∠DPF=∠EPF.再证明△DPF≌△EPF,得到结论.【答案与解析】解:DF=EF.理由如下:∵OC是∠AOB的角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交于点D,PE⊥OB交于点E,∴PD=PE,由HL定理易证△OPD≌△OPE,∴∠OPD=∠OPE,∴∠DPF=∠EPF.在△DPF与△EPF中,,∴△DPF≌△EPF,∴DF=EF.【总结升华】此题综合运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线段相等,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5、(2015春•启东市校级月考)如图,已知BD为∠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AD于M,PN⊥CD于N,求证:PM=PN.【思路点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D和△CB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DB=∠CDB,然后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证明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BD为∠ABC的平分线,∴∠ABD=∠CBD,在△ABD和△CBD中,,∴△ABD≌△CBD(SAS),∴∠ADB=∠CDB,∵点P在BD上,PM⊥AD,PN⊥CD,∴PM=PN.【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确定出全等三角形并得到∠ADB=∠CDB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F⊥AC于点F,且DB=DC.求证:BE=CF.【答案】证明:∵DE⊥AE,DF⊥AC,AD是∠BAC的平分线,∴DE=DF,∠BED=∠DFC=90°在Rt△BDE与Rt△CDF中,,∴Rt△BDE≌Rt△CDF(HL)∴BE=CF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利用它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以及两条直线垂直.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要点梳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要点诠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180°-2∠B,∠B=∠C=.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性质1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有关度数的计算题 1、如图,在△ABC中,D在BC上,且AB=AC=BD,∠1=30°,求∠2的度数.

【答案与解析】解:∵AB=AC

∴∠B=∠C

∵AB=BD

∴∠2=∠3

∵∠2=∠1+∠C

∴∠2=∠1+∠B

∵∠2+∠3+∠B=180°

∴∠B=180°-2∠2

∴∠2=∠1+180°-2∠2

∴3∠2=∠1+180°

∵∠1=30°

∴∠2=70°【总结升华】解该题的关键是要找到∠2和∠1之间的关系,显然∠2=∠1+∠C,只要再找出∠C与∠2的关系问题就好解决了,而∠C=∠B,所以把问题转化为△ABD的角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容易的多了.关于角度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方程进行解决.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D、E分别为AB、AC上的点,AC=BC=BD,AD=AE,DE=CE,求∠B的度数.【答案】解:∵AC=BC=BD,AD=AE,DE=CE,∴设∠ECD=∠EDC=,∠BCD=∠BDC=,则∠AED=∠ADE=2,∠A=∠B=180°-4在△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180°-4+180°-4=180°①又∵A、D、B在同一直线上,∴2++=180°②由①,②解得=36°∴∠B=180°-4=180°-144°=36°.类型二、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2、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40°,求其余各角.【思路点拨】唯独等腰三角形的角有专用名词“顶角”“底角”,别的三角形没有,然而此题没有指明40°的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解:(1)当40°的角为顶角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两个底角的度数之和=180°-40°=140°,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底角相等,故每个底角的度数;(2)当40°的角为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也为40°,则顶角的度数=180°-40°-40°=100°.∴其余各角为70°,70°或40°,100°.【总结升华】条件指代不明,做此类题应分类讨论,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讨论到,别遗漏.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a、b满足方程组.(1)求a、b的值.(2)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答案与解析】解:(1),②×2﹣①得5b=15,解得b=3,把b=3代入②得2a+3=13,解得a=5;(2)若a=5为腰长,5+5>3满足,此时三角形周长为:5×2+3=13;若b=3为腰长,3+3>5满足,此时三角形周长为:3×2+5=11.【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度一般,关键是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举一反三:【变式】若x,y满足|x﹣3|+=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 14 C. 15 D. 12或15【答案】C.解:根据题意得,x﹣3=0,y﹣6=0,解得x=3,y=6,①3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3、6,∵3+3=6,∴不能组成三角形,②3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6、6,能组成三角形,周长=3+6+6=15,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15.故选C.类型三、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 4、已知:如图,△ABC中,∠ACB=45°,AD⊥BC于D,CF交AD于点F,连接BF并延长交AC于点E,∠BAD=∠FCD.求证:(1)△ABD≌△CFD;(2)BE⊥AC.【思路点拨】此题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知AD=DC,易证△ABD≌△CFD,要证BE⊥AC,只需证∠BEC=90°即可,DF=BD,可知∠FBD=45°,由已知∠ACD=45°,可知∠BEC=90°.【答案与解析】证明:(1)∵AD⊥BC,∴∠ADC=∠FDB=90°.∵,∴∴AD=CD∵,∴△ABD≌△CFD(2)∵△ABD≌△CFD∴BD=FD.∵∠FDB=90°,∴.∵,∴.∴BE⊥AC.【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垂直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关键在于熟练的综合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通过求证△ABD≌△CFD,推出BD=FD,求出∠FBD=∠BFD=45°.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BAC=90°,AD⊥BC于点D,∠1=∠2,EF∥BC交AC于点F.试说明AE=CF.【思路点拨】作EH⊥AB于H,作FG⊥BC于G,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H=ED,再证ED=FG,则EH=FG,通过证明△AEH≌△CFG即可.【答案与解析】解:作EH⊥AB于H,作FG⊥BC于G,∵∠1=∠2,AD⊥BC,∴EH=ED(角平分线的性质)∵EF∥BC,AD⊥BC,FG⊥BC,∴四边形EFGD是矩形,∴ED=FG,∴EH=FG,∵∠BAD+∠CAD=90°,∠C+∠CAD=90°,∴∠BAD=∠C,又∵∠AHE=∠FGC=90°,∴△AEH≌△CFG(AAS)∴AE=CF.【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综合利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利用它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以及两条直线垂直.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要点梳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要点诠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180°-2∠B,∠B=∠C=.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性质1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A.60°B.120°C.60°或150°D.60°或120°【答案】D;【解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然而题目没说是什么三角形,所以分类讨论,画出图形再作答.(1)顶角为锐角如图①,按题意顶角的度数为60°;(2)顶角为直角,一腰上的高是另一腰,夹角为0°不符合题意;(3)顶角为钝角如图②,则顶角度数为120°,故此题应选D.【总结升华】这是等腰三角形按顶角分类问题,对于等腰三角形按顶角分: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腰钝角三角形,故解此题按分类画出相应的图形再作答.举一反三:【变式】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是10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答案】50°或80°.解:①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邻角,则此顶角为:180°﹣100°=80°,则其底角为:(180°﹣80°)÷2=50°;②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邻角,则此底角为:180°﹣100°=80°;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或80°.故答案为:50°或80°.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题2、根据给出的下列两种情况,请用直尺和圆规找到一条直线,把△ABC恰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做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在图中标注分割后的角度);并根据每种情况分别猜想:∠A与∠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完成以上作图?(1)如图①△ABC中,∠C=90°,∠A=24°;猜想:(2)如图②△ABC中,∠C=84°,∠A=24°;猜想:【思路点拨】在等腰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与“等角对等边”,本题应从角度入手进行考虑.【答案与解析】(1)作图:猜想:∠A+∠B=90°,(2)作图:猜想:∠B=3∠A.【总结升华】对图形进行分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题型,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本类题目的答案有时不唯一.举一反三:【变式】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AC≤BC,如图,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直角边BC上,记落点为D,设折痕与AB、AC边分别交于点E、F,探究:如果折叠后的△CDF与△BDE均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纸片中的∠B的度数是多少?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并画出符合条件的折叠后的图形.【答案】解:若△CDF是等腰三角形,则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为度∠1=45°,∠2=∠A=90°-①当BD=BE时∠3=,45°+90°-+=180°,=30°.②经计算ED=EB不成立.③当DE=DB时∠3=180°-245°+90°-+180°-2=180°,=45°.综上所述,∠B=30°或45°.类型三、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综合应用3、如图,△ABC中,∠C=2∠A,BD平分∠ABC交AC于D,求证:AB=CD+BC.(用两种方法)【思路点拨】方法一:先在AB上取BE=BC,根据SAS证出△CBD≌△EBD,得出CD=ED,∠C=∠BED,再证明∠A=∠ADE,得出AE=DE=CD,最后根据AB=BE+AE,即可得出答案;方法二:先延长BC至F,使CF=CD,得出∠F=∠CDF,再利用AAS证出△ABD≌△FBD,得出AB=BF,最后根据BF=BC+CF=B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