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6《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_第1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6《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_第2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6《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_第3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6《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_第4页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16《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复习《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及它们的简单应用;2.了解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并掌握与其相关的性质;3.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在对称轴上.(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联系: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的中垂线.3.作轴对称图形(1)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要点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线段的轴对称性(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到线段两个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角的轴对称性(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要点三、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特别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个底角都等于45°.(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即“等角对等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典型例题】类型一、轴对称的判断与应用 1、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A.21:10B.10:21C.10:51D.12:01【思路点拨】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答案与解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图片与10:51成轴对称,所以此实际时刻为10:51,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从镜子里看物体——左右相反.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是一只停泊在平静水面上的小船,它的“倒影”应是图中的().【答案】B;提示:从水中看物体——上下颠倒2、如图,C、D、E、F是一个长方形台球桌的4个顶点,A、B是桌面上的两个球,怎样击打A球,才能使A球撞击桌面边缘CF后反弹能够撞击B球?请画出A球经过的路线,并写出作法.【答案与解析】解:作点A关于直线CF对称的点G,连接BG交CF于点P,则点P即为A球撞击桌面边缘CF的位置,A球经过的路线如下图.【总结升华】这道题利用了轴对称的性质,把AP转化成了线段GP,通过找A点的对称点,从而确定点P的位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MON内有一点P,P关于OM,ON的对称点分别是和,分别交OM,ON与点A、B,已知=15,则△PAB的周长为()A.15B7.5C.10D.24【答案】A;提示:根据轴对称的性质,,△PAB的周长等于.3、如图,Δ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点B的坐标为(3,1),如果要使ΔABD与ΔABC全等,求点D的坐标.【思路点拨】关于AB直线对称,且与△ABC全等的△ABD有一个,此时的△ABC与△ABD绕着AB的中点旋转180°,又可以找到两个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答案与解析】解: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有3个(4,-1);(-1,-1);(-1,3).【总结升华】有一条边相同的全等三角形,可以通过轴对称和旋转的方法找出,注意不要漏解.举一反三:【变式】在直角坐标系中,△ABC关于直线=1轴对称,已知点A坐标是(4,4),则点B的坐标是()A.(4,-4)B.(-4,2)C.(4,-2)D.(-2,4)【答案】C;提示:点A和点B是关于直线=1对称的对应点,它们到=1的距离相等是3个单位长度,所以点B的坐标是(4,-2).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4、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满足方程组,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5B.4C.3D.5或4【思路点拨】通过解方程组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由于没有指定边长是腰还是底,所以需要分类讨论,最后还要注意检验能否构成三角形.【答案】A;【解析】解:解方程组得,当腰为1,2为底时,1+1=2,不能构成三角形,当腰为2,1为底时,能构成三角形,周长为2+2+1=5【总结升华】本题从边的方面考查等腰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另两个内角的度数是()A.55°,55°B.70°,40°C.55°,55°或70°,40°D.以上都不对【答案】C;提示:当70°为顶角时,另外两个角是底角,它们的度数是相等的,为(180°-70°)÷2=55°,当70°为底角时,另外一个底角也是70°,顶角是180°-140°=40°.5、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CD于点M.(1)若∠ACD=114°,求∠MAB的度数;(2)若CN⊥AM,垂足为N,求证:AN=MN.【思路点拨】(1)根据AB∥CD,∠ACD=114°,得出∠CAB=66°,再根据AM是∠CAB的平分线,即可得出∠MAB的度数;(2)由AB∥CD,得出∠MAB=∠CMA,AM是∠CAB的平分线,∠MAB=∠CAM,得出∠CAM=∠CMA,得出△ACM为等腰三角形,再由CN⊥AM三线合一求得结论即可.【答案与解析】(1)解:∵AB∥CD,∴∠ACD+∠CAB=180°,又∵∠ACD=114°,∴∠CAB=66°,由作法知,AM是∠CAB的平分线,∴∠MAB=∠CAB=33°;(2)证明:∵AB∥CD,∴∠MAB=∠CMA,∵AM是∠CAB的平分线,∴∠MAB=∠CAM,∴∠CAM=∠CMA,∴CA=CM,又∵CN⊥AM,∴AN=MN.【总结升华】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作法和意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线合一)等知识解决问题.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1=∠2,AB=AD,∠B=∠D=90°,请判断△AE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解:△AE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1=∠2,∴∠1+∠3=∠2+∠3,即∠BAC=∠DAE,又∵AB=AD,∠B=∠D,∴△ABC≌△ADE(ASA),∴AC=AE.即△AEC是等腰三角形.【变式2】如图,∠BAC=90°,以△ABC的边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BE和△ACD,M是BC的中点,请你探究线段DE与AM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ED=2AM解:连接DE,∵∠BAC=90°,M是BC的中点∴AM=BM=MC=∠EAD=∠BAC=90°,AE=AB,AC=AD∴△ABC≌△AED∴ED=BC∴ED=2AM类型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6、如图,设D为等边△ABC内一点,且AD=BD,BP=AB,∠DBP=∠DBC.求∠BPD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如图,连接CD,∵△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AD=BD,DC是公共边,∴△BDC≌△ADC(SSS),∴∠DCB=∠DCA=×60°=30°,∠DBC=∠DAC,∵∠DBP=∠DBC,∴∠DAC=∠DBP,又已知BP=AB,∴BP=AC,∴△DBP≌△DAC(SAS),∴∠P=∠ACD=30°.【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1)求证:△BCE≌△ACD;(2)求证:FH∥BD.【答案】证明:(1)∵△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C=AC,CE=CD,∠BCA=∠ECD=60°,∴∠BCA+∠ACE=∠ECD+∠ACE,即∠BCE=∠ACD,∴在△BCE和△ACD中,∵,∴△BCE≌△ACD(SAS).(2)由(1)知△BCE≌△ACD,则∠CBF=∠CAH,BC=AC又∵△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CH=180°﹣∠ACB﹣∠HCD=60°=∠BCF,在△BCF和△ACH中,∵,∴△BCF≌△ACH(ASA),∴CF=CH,又∵∠FCH=60°,∴△CHF为等边三角形∴∠FHC=∠HCD=60°,∴FH∥BD.《轴对称图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1.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及它们的简单应用;2.了解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并掌握与其相关的性质;3.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在对称轴上.(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联系: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的中垂线.3.作轴对称图形(1)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要点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线段的轴对称性(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到线段两个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角的轴对称性(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要点三、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特别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个底角都等于45°.(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即“等角对等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典型例题】类型一、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1、(2016秋•苏州期中)如图,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在田字格上能画出与△ABC成轴对称,且顶点都在小正方形顶点上的三角形的个数共有个.【思路点拨】因为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故可以分别以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AB、EF及MN、CH为对称轴进行寻找.【答案与解析】分别以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AB、EF及MN、CH为对称轴图形,则△ABM、△ANB、△EHF、△EFC都是符合题意的三角形,故答案为:4.【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确定对称轴然后找出成轴对称的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的内部有一点P,且D,E,F是P分别以AB,BC,AC为对称轴的对称点.若△ABC的内角∠A=70°,∠B=60°,∠C=50°,则∠ADB+∠BEC+∠CFA=()A.180°B.270°C.360°D.480°【答案】C;解:连接AP,BP,CP,∵D,E,F是P分别以AB,BC,AC为对称轴的对称点∴∠ADB=∠APB,∠BEC=∠BPC,∠CFA=∠APC,∴∠ADB+∠BEC+∠CFA=∠APB+∠BPC+∠APC=360°. 2、茅坪民族中学八(2)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条(如图中的AO,BO),AO桌面上摆满了桔子,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桔子再拿糖果,然后回到C处,请你在下图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思路点拨】本题意思是在OA上找一点D,在OB上找一点E,使△CDE的周长最小.如果设点C关于OA的对称点是M,关于OB的对称点是N,当点D、E在MN上时,△CDE的周长为CD+DE+EC=MN,此时周长最小.【答案与解析】解:①分别作点C关于OA、OB的对称点是M、N,②连接MN,分别交OA于D,OB于E.则C→D→E→C为所求的行走路线.【总结升华】灵活运用对称性解决生活中的最短距离问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AE=120°,∠B=∠E=90°,AB=BC,AE=DE,在BC,DE上分别找一点M,N,使得△AMN的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A.100°B.110°C.120°D.130°【答案】C;提示:找A点关于BC的对称点,关于ED的对称点,连接,交BC于M点,ED于N点,此时△AMN周长最小.∠AMN+∠ANM=180°-∠MAN,而2∠BAM=∠AMN,2∠EAN=∠ANM,∠BAM+∠EAN+∠MAN=120°,所以∠AMN+∠ANM=120°.3、如图,△ABC关于平行于轴的一条直线对称,已知A点坐标是(1,2),C点坐标是(1,-4),则这条平行于轴的直线是()A.直线=-1B.直线=-3C.直线=-1D.直线=-3【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得A、C的连线与该条直线垂直,且两点到此直线的距离相等,从而可以解出该直线.【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该条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C又A点坐标是(1,2),C点坐标是(1,-4)∴AC=6∴点A,C到该直线的距离都为3即可得直线为=-1【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一一对称的性质与运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图形,由A与C的纵坐标求得对称轴.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若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且平分坐标轴的夹角,Rt△AOB与Rt△关于直线对称,已知A(1,2),则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答案】D;提示:因为Rt△AOB与Rt△关于直线对称,所以通过作图可知,的坐标是(-2,-1).【变式2】如图,Δ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点B的坐标为(3,1),如果要使ΔABD与ΔABC全等,求点D的坐标.【答案】解: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有3个(4,-1);(-1,-1);(-1,3).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综合应用4、如图①,△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一点,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H.易证PE+PF=CH.证明过程如下:如图①,连接AP.∵PE⊥AB,PF⊥AC,CH⊥AB,∴=AB•PE,=AC•PF,=AB•CH.又∵,∴AB•PE+AC•PF=AB•CH.∵AB=AC,∴PE+PF=CH.(1)如图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PF、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填空:若∠A=30°,△ABC的面积为49,点P在直线BC上,且P到直线AC的距离为PF,当PF=3时,则AB边上的高CH=______.点P到AB边的距离PE=________.【答案】7;4或10;【解析】解:(1)如图②,PE=PF+CH.证明如下:∵PE⊥AB,PF⊥AC,CH⊥AB,∴=AB•PE,=AC•PF,=AB•CH,∵=+,∴AB•PE=AC•PF+AB•CH,又∵AB=AC,∴PE=PF+CH;(2)∵在△ACH中,∠A=30°,∴AC=2CH.∵=AB•CH,AB=AC,∴×2CH•CH=49,∴CH=7.分两种情况:①P为底边BC上一点,如图①.∵PE+PF=CH,∴PE=CH-PF=7-3=4;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如图②.∵PE=PF+CH,∴PE=3+7=10.故答案为7;4或1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运用面积证明可使问题简便,(2)中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D,E分别是腰AB及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连接DE交底BC于G.求证GD=GE.【答案】证明:过E作EF∥AB交BC延长线于F.∵AB=AC,∴∠B=∠ACB,∵EF∥AB,∴∠F=∠B,∵∠ACB=∠FCE,∴∠F=∠FCE,∴CE=EF,∵BD=CE,∴BD=EF,在△DBG与△GEF中,,∴△DGB≌△EGF(AAS),∴GD=GE.类型三、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5、已知,如图,∠1=12°,∠2=36°,∠3=48°,∠4=24°.求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将沿AB翻折,得到,连结CE,则,∴∠1=∠5=12°.∴60°∵48°∴.又∵∠2=36°,72°,∴∴BE=BC∴为等边三角形.∴又垂直平分BC.∴AE平分.∴30°∴∠ADB=30°【总结升华】直接求很难,那就想想能不能通过翻折或旋转构造一个与全等的三角形,从而使其换个位置,看看会不会容易求.举一反三:【变式】在△ABC中,AB=AC,∠BAC=80°,D为形内一点,且∠DAB=∠DBA=10°,求∠ACD的度数.【答案】解:作D关于BC中垂线的对称点E,连结AE,EC,DE∴△ABD≌△ACE∴AD=AE,∠DAB=∠EAC=10°∵∠BAC=80°,∴∠DAE=60°,△ADE为等边三角形∴∠AED=60°∵∠DAB=∠DBA=10°∴AD=BD=DE=EC∴∠AEC=160°,∴∠DEC=140°∴∠DCE=20°∴∠ACD=30°6、如图所示,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1)如图(1)所示,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2)如图(2)所示,当点M在BC上时,其他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解:(1)EN=MF,点F在直线NE上.证明:连接DF,DE,∵△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D,E,F是△ABC三边的中点,∴DE,DF,EF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DF=EF,∠FDE=60°.又∠MDN+∠NDF=∠MDF,∠NDF+∠FDE=∠NDE,∵△DMN为等边三角形,DM=DN,∠MDN=60°∴∠MDF=∠NDE.在△DMF和△DNE中,,∴△DMF≌△DNE,∴MF=NE,∠DMF=∠DNE.∵∠DMF+60°=∠DNE+∠MFN∴∠MFN=60°∴FN∥AB,又∵EF∥AB,∴E、F、N在同一直线上.(2)成立.证明:连结DE,DF,EF,∵△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D,E,F是△ABC三边的中点,∴DE,DF,EF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DF=EF,∠FDE=60°.又∠MDF+∠FDN=60°,∠NDE+∠FDN=60°,∴∠MDF=∠NDE.在△DMF和△DNE中,,∴△DMF≌△DNE,∴MF=NE.【总结升华】此题综合应用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方法.(2)题的证明可以沿用(1)题的思路.勾股定理(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了解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求解三角形中相关的边长(只限于常用的数);3.通过对勾股定理的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要点梳理】【高清课堂勾股定理知识要点】要点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要点诠释:(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已知的线段长可以建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图(1)中,所以.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图(2)中,所以.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所以.要点三、勾股定理的作用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长,求第三边;用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证明问题;3.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4.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典型例题】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应用 1、在△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1)若=5,=12,求;(2)若=26,=24,求.【思路点拨】利用勾股定理来求未知边长.【答案与解析】解:(1)因为△ABC中,∠C=90°,,=5,=12,所以.所以=13.(2)因为△ABC中,∠C=90°,,=26,=24,所以.所以=10.【总结升华】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关键是先弄清楚所求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再决定用勾股原式还是变式.举一反三:【变式】在△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1)已知=6,=10,求;(2)已知,=32,求、.【答案】解:(1)∵∠C=90°,=6,=10,∴,∴=8.(2)设,,∵∠C=90°,=32,∴.即.解得=8.∴,.类型二、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证明 2、(2015•丰台区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种多样,下面是教材中介绍的一种拼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先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然后按图1的方法将它们摆成正方形.由图1可以得到(a+b)2=4×,整理,得a2+2ab+b2=2ab+c2.所以a2+b2=c2.如果把图1中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摆成图2所示的正方形,请你参照上述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由图2可以得到,整理,得,所以.【答案与解析】证明:∵S大正方形=c2,S大正方形=4S△+S小正方形=4×ab+(b﹣a)2,∴c2=4×ab+(b﹣a)2,整理,得2ab+b2﹣2ab+a2=c2,∴c2=a2+b2.故答案是:;2ab+b2﹣2ab+a2=c2;a2+b2=c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利用图形面积的关系证明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进行组合图形.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ABC中,∠C=90°,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则AE2-BE2等于()

A.AC2

B.BD2

C.BC2

D.DE2

【答案】连接AD构造直角三角形,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