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第1页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第2页

“文革”期间,夫妇二人被迫害致死第3页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典范

第4页这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六月。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篇。也是当代中国影响最大家训。

第5页二、作品介绍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书信编纂而成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186封书信,最长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高尚情感。第6页信有好几个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感想;三、训练傅聪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镜子”。

信中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荣辱、艺术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引导,对日常生活怎样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怎样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提议。还以相当多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涵养等。能够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索,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成功表达。第7页三、阅读感受

该书是一本优异青年思想涵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经典范本。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道德、思想、情操、文化涵养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篇”;也是“最好艺术学徒涵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经典中国知识分子深刻写照。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爱,是父子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文字功底和艺术涵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道理,提升自己涵养。

第8页第9页四、精彩语句

1、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事,何况母亲眼泪永远是圣洁,慈爱!

2、人生之中,不如意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苦闷该怎样排解,是任由郁闷心情侵蚀自己生活,还是用更主动态度来面对。

3、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绝境,而最终真实光芒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尊敬和爱。

第10页1.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经过书信方式对儿子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

》。傅雷两个儿子分别是、。3.《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是一个年轻人、问题。傅雷用自己经历现身说法,教诲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要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尊严,做一个“、”。4.《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生活也进行了有益引导,对日常生活中怎样

,以及怎样正确处理

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提议。人间喜剧傅雷家书傅聪傅敏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谦虚严谨得体不气馁不骄傲德艺俱备人格卓越艺术家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恋爱婚姻练一练第11页二、简答题1.傅雷教诲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2.傅雷即使在外地演出,但一直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升儿子艺术涵养?3.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看法?4.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境界?5.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涵养,精神涵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心态?

1、以听莫扎特音乐为例2、傅雷教育孩子方法比较独特,他是经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孩子,对儿子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牵挂和爱。3、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大妨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劲、做作,中国音乐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4、能掀动听众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5、“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第12页三、主观题1.傅雷在给傅聪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但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说明?2.傅雷信中强调是什么方面,他是怎样教育儿子?你认为他这么教育方式对吗?1、“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有教养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厉。这与群众情绪大相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2、信中首先强调,是一个年轻人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问题。傅雷用自己经历现身说法,教诲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碰到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尊严,做一个“德意具备、人格卓越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引导,对日常生活中怎样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怎样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提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第13页《培根随笔》第14页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尽力提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涵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进步口号,一直推进着社会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当代试验科学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叙述广泛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生活。

《培根随笔》第15页《培根随笔》共五十八篇,内容包括人类生活方方面面。语言简练,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问题均由发人深省独到看法。

第16页四、作品介绍及主要内容《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情谊》等多篇随笔。从《培根随笔集》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天性”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热爱哲学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单身”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自强不息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培根。培根一生是追求知识一生,也是追求权力一生。作为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培根,其思想复杂,面目多变。我们从这本薄薄《随笔集》中,能读出种种味道,你能够把它看成生活交友教科书,也能够把它看成混迹官场厚黑学。第17页一、培根语录1、知识就是力量。

2、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利用它,利用方法乃在书本之外。3、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个可悲心理。

4、不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恨,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事来。

5、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东西镶嵌。6、人与人之间最大信任就是关于进言信任。第18页二、《培根随笔》佳段摘抄

1、“天生能力好像天然生成植物,必须经过学习加以修整;然而学习本身如若不由实践去约束,必定方向纷杂而漫无目标。”培根:《随笔·论学习》2、“不要寻求令人称羡财富,应该追求这么境界:对财富正当地获取,清醒地使用,愉快地施舍并能知足地放弃。”培根:《随笔·论财富》3、“假如你把高兴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高兴;而假如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二分之一忧愁。”培根:《随笔·论情谊》第19页三、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

1)、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观察和亲身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客观”态度来审阅和考查各种现象和行为,极少从传统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从培根散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思想者是怎样在旧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信念、规范和道德。

3)、培根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启发。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培根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经常采取以小见大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启发。第20页四、《培根随笔》名著练习

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2、本书分为:(《论求知》

),(《论美》

)

,(

《论善》)

,(《论真理》

)

,(《论健康》

)

,(

《论家庭》),(《论情谊》

)等多篇随笔.

3、(《新工具》)是培根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4、从

《培根随笔》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天性”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

热爱哲学)培根。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

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培根。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单身”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

富有生活情趣

)培根。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能够看到一个(

自强不息)培根。

第21页8、《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天性如同野生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能够改变人命运),在我们一生中是相当主要.

9、《培根随笔》在《论情谊》中,培根说道:”假如你把高兴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高兴;而假如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二分之一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一个角色),能够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10、培根主要建树在思想与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一切知识全方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复兴》),即使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1、《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比喻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快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叙述层次清楚,表示手法多样,语言简练有力、形象生动,表示了培根论说文又一特点。

12、《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作用)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第22页12、《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