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案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案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案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案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案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考点展示命题动向考查强度自然界水循环1.经过阅读材料,了解河流水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陆地水体相互关系。2.知道水循环类型,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及主要步骤。3.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一样河流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改变特点(季节改变和年际改变)。4.阅读材料,了解水循环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人类影响及对自然环境影响。5.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常见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环影响。6.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对水循环步骤影响。★★★2/120水资源合理利用1.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2.从历史发展观点对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影响,了解自然资源可连续利用方法。3.经过分析图表资料分析世界或我国水资源空间差异与时间分布特点,提出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合理化提议。★★★★考点展示命题动向考查强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影响1.依据洋流环流方向及分布海域判断洋流类型及名称。2.阅读图片了解洋流形成原因及分布模式。3.阅读相关资料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影响。4.结合南、北极科考路线、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运输线考查洋流分布,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污染物、渔场分布及航运影响。★★★★续表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120第一节自然界水循环与水资源合理利用

一、自然界水循环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120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120

二、水资源合理利用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120

考点一河流主要补给类型真题1

(安徽卷)下列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

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120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120【点石成金】

由水系图可看出甲地附近有众多湖泊湿地,湖泊对河流径

流有一定调整作用,可削峰补枯,故D项正确。【答案】

D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蓄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120真题2

(北京卷)读下列图,回答下列问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120下水。其中以高山冰雪融水水量最大,影响其水量主要原因是气温,因

此夏季水量最大,春季和秋季次之。【答案】

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

季。简述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点石成金】

本题主要考查内流河水源补给类型以及季节分配特征。

塔里木盆地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1/120真题3

(海南卷)下列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

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1)~(3)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2/120(1)图中信息表明

(

)A.1~7月流域降水量连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降低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增多而升高(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合了解释是

(

)A.降水量少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3/120(3)该水库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地B.秦岭山地C.江苏省北部D.云南省中部【点石成金】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主要补给方式、从地理图表

中获取地理信息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图可知,1~3月入库水量不停降低,由此可判断1~3月流域降水量在逐步降低,选项A错误;7月以后入库水量在降低(图a),而7~9月月均水位却在不停上升(图b),由此可判断选项B错误;9月至第二年5月月均水位在不停下降,说明此期间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可知选项C正确;依据入库水量与降水量之间相关性,由图a可知,6~12月降水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可知选项D错误。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4/120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库功效,以及考生读图判读分析问题能力。难度中等。据题图和上题分析,4月与5月相比,入库水量有所增加,而水库水位却大幅下降,由此可判断这种情况出现并非是由自然原因影响所致,而是受人类活动影响。6月以后入库水量将大幅增加,为了腾出防洪库容,减轻水位上升对中下游地域不良影响,所以在5月开闸放水,造成水库水位大幅下降,故选项D正确。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能力。难度中等。据题图可知,水库水面海

拔大致介于25~30米之间,说明该水库所处地域海拔较低,而选项中太行山地、秦岭山地和云南省中部海拔远远高于该范围,故选项C正确。【答案】

(1)C

(2)D

(3)C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5/120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域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

差异,详细比较以下。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6/120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原因我国主要分布地域径流量季节改变雨水补给季风气候区以

夏秋两季为

主,地中海气

候区以冬季为

主①时间集中;

②不连续;③

水量改变大①降水量多

少;②降水量

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年

际改变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经典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①有时间性;

②连续性;③

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情况东北地域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

②有显著季节、日改变;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改变;

③积雪和冰川

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域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7/120湖泊水补给整年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整

作用①取决于湖泊

与河流相对

位置;②湖泊水量大小普遍

地下水补给整年①稳定;②普通与河流有互

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

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相互位置关系普遍—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8/120【思维拓展】河流补给类型分析(1)依河流所在地域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地域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域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2)依据径流改变过程判断:雨水补给,径流量改变较大,与降水改变一致;冰川

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

径流含有调整作用,使径流改变较小;春季有显著汛期河流则为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给。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9/120

例1水库含有各种功效,如防洪、发电、浇灌、养殖等,而且能改进局部地

区气候。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整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

库区周围地域降水量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0/120A.t1B.t2C.t1之前D.t2之前(2)读图,造成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改变最主要原因是

(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上升运动不旺盛B.常年在高气压控制下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3)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域

(

)A.洪涝灾害频繁B.诱发地震、滑坡C.流量趋向稳定D.鱼类绝迹(1)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时间是

(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1/120。第(2)题,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上升运动不旺盛,造成水库中心区

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小。第(3)题,水库建成后,水库含有调整河流下游径流量

作用,使得河流下游流量趋向稳定,洪涝灾害会降低;对鱼类影响不大,更不

会造成鱼类绝迹;可能诱发库区地震、滑坡,但对河流下游地域没有影响。【答案】

(1)B

(2)A

(3)C【解析】

第(1)题,依据图中进水流量线与出水流量线关系,可知水库最高

水位出现时间是在进水流量等于出水流量并开始小于出水流量时,即t2时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2/120

例2读我国某区域多年气温和河流径流量统计图,回答下题。判断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

(

)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3/120【解析】

依据图中气温和径流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能够推出冰川融

水不是主要补给类型,而地下水和湖泊水都不是我国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所以可推出雨水是主要补给类型。【答案】

A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4/120

考点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真题1

(山东卷)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

类活动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域进行了野外考查。下列图提供

是考查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围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相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5/120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6/120野外考查利用水循环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原因。【点石成金】

主要考查咸水湖形成原因。因为大盐湖处于山地背风地

带,且距海较远,降水稀少,使得冰川蓄积量逐步降低,冰雪融水降低;因为气候

干燥,蒸发旺盛,湖水逐步降低;内流湖接收来自河流盐类物质,盐度慢慢提

高。【答案】

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降低;蒸发旺盛,

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停积累。(只要从

水循环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步骤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7/120真题2

(广东卷)水循环包含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1)~(2)

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8/120(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社会循环各步骤中,以下做法不够恰当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降低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预防当地污染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29/120跨流域调水,故选B项。第(2)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及水资源利用

影响。由图中社会循环可知,在排水过程中,主要应预防对地表水体污

染,故选D项。【答案】

(1)B

(2)D

【点石成金】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组成步骤。读图,依据水汽

输送、人工降水、地表水体、地下水与①②③之间相互关系,可判断①②

③分别为降水、地表径流和蒸发,而④属于流域间循环,其功效为输水,应为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0/1201.水循环步骤及特点水循环示意图主要步骤特点海陆间循环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⑥地下径流水资源得以再生最

主要循环,又称大循

环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1/120水循环示意图主要步骤特点陆地内循环

①蒸发;②植物蒸腾;

③降水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

地域非常主要海上内循环

①蒸发;②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

热量输送有着主要

意义续表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2/120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1)水利办法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因为水面面积扩大和

地下水水位提升,可加大蒸发量。②跨流域调水、扩大浇灌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

量增加,降水量增加。(2)农林办法:“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

调整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不过,围湖造田则降低了湖

泊自然蓄水量,减弱了防洪防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域气候

调整作用。另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

(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后果。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3/120

例1读全球水平衡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显示水平衡规律,正确是

(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B.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4/120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随纬度增高而改变不大D.高纬度海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2)从水循环角度看,同纬度实现海陆间水平衡主要路径有

(

)①水汽输送②径流输送③洋流输送④人为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陆地水平衡为正值;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中纬度海洋水平衡随纬度增高有显著改变;高纬度海洋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第(2)题,海陆间水平衡实现主要靠海陆间水循环,所以主要路径是水汽输

送和径流输送。【答案】

(1)A

(2)A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5/120

例2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透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数

量分别占降水50%和10%。伴随城市化进程,现在渗透地下和转化为地表

径流数量分别占降水32%和43%。回答(1)~(2)题。(1)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原因是

(

)A.城市气候异常,造成大气降水显著增加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D.城市绿化面积降低,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6/120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C.城市地表蒸发、蒸腾数量相对降低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降低【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伴随城市化进程

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停扩大,道路和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因为用地担心,城

市绿化用地被不停压缩,造成下渗降低、地表径流增多。第(2)题,该改变主

要表现为地表径流增多、地表水下渗降低,因为地表径流增多,汇入城市

河道水量增多,发生洪水频率对应增多。【答案】

(1)D

(2)A

(2)该改变不可能造成后果是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频率对应降低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7/120真题1

(上海卷)上海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以供给优质水。要从

根本上确保水资源质量,最主要办法是

(

)A.推广节水技术B.防治水污染C.大力开采地下水D.寻找新水源地【点石成金】

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利用及考生从文字中获取信息能

力。由题干可知,所采取办法主要是为了确保水资源质量,而“推广节

水技术”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大力开采地下水”和“寻找新水源地”属

于开源办法,只有“防治水污染”才有利于提升水质。【答案】

B考点三水资源担心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8/120真题2

(新课标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

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下列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域。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39/120(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个处理淡水资源短缺方法,并说明理

由。【点石成金】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能力、水资源短缺原因及处理办法。

第(1)题,依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国为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

终年高温多雨;该国(岛国)即使多雨,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这是因为国土面

积小,地势低平,四面环海,河流短小,没有大湖泊,陆地上储存淡水条件差

。再加之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第(2)题,

该国除建水坝外,还能够经过从邻国(马来西亚)购置淡水、海水淡化和废水

(污水)回收利用等来处理淡水资源短缺问题。(1)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主要原因。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0/120多淡水。两国之间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

较发达,四面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

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答案】

(1)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面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

下水)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

大。(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置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1/120真题3

(广东卷)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

域比重图”,完成下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2/120【点石成金】

读图可知,北方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均比重高,但

水资源缺乏;西南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均比重低,但水资源丰富。【答案】

B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3/120水资源危机详细内容表现用水担心产生原因水资源需求增加人口连续增加、经济高速发

展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水资源数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活、生产排放废弃物不

断增多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水资源危机与连续利用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4/120续表水资源危机详细内容带来警示制订科学用水战略,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可连续发展条件处理方法开源方法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蓄积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出河水开渠引水,跨区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农业浇灌技术提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5/120【思维拓展】1.世界一些地域供水担心原因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6/1202.我国华北地域供水担心原因及对策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7/120

例1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读表,回

答(1)~(3)题。(1)由表中分析能够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10倍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0455143872881344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8/120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尤其丰富(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3)建设节水型社会主要办法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升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49/120【解析】

第(1)题,由表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最少,大约占世界

1/4;澳大利亚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水资源总量并

不是很丰富,不过因为人口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

最大,约是美国10倍。第(2)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最高是因为技术水

平低,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循环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第(3)题,要建设

节水型社会,降低每万元GDP耗水量,必须加大技术改造、加强宣传、提升

节水意识,从而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这才是主要办法。【答案】

(1)B

(2)B

(3)C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0/120

例2读我国部分流域情况表,回答以下问题。流域流域面积(万km2)人口(万)水资源量(亿m3)水资源利用量(亿m3)珠江流域5813955.186478.18834.09黄河流域7915387.82481.50402.56长江流域17840825.129274.221737.12海河流域3210627.02212.06432.83淮河流域3315502.13625.29656.92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1/120(2)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担心问题,但担心主要原因有所不一样,

试加以分析。(3)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现实状况和特点,简明说明为实现水资源可连续发

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对应对策?【解析】

第(1)题,依据表格中相关数据,结合人均资源总量=水资源量/

人口数,进行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分析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

用水担心要从两大城市所在气候区和水资源利用情况方面分析。天津位

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小,造成资源型缺水;上海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本

身并不缺水,但因为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质型缺水。第(3)题,处理水资源

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1)依据表格中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是

流域,水

资源最短缺是

流域。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2/120(3)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降低浪费;②修建水库;③开发新水源(如淡化海

水);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工业;⑤加强法制规范管理,提

高全民珍惜水资源意识。【答案】

(1)珠江海河(2)天津:水资源不足(资源型缺水);上海: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3/120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4/120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5/120

考点一洋流分布规律真题1

(上海卷)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淹没,海底原油向外泄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停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右图(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是

(

)A.①B.②C.③D.④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6/120【点石成金】

此题主要是借助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来考查主要洋

流性质及名称。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环流

东部是寒流,西部是暖流,北部是由盛行西风吹拂形成暖流,南部是由东北

信风吹拂形成北赤道暖流;依据题干可知,该环流位于北大西洋,则该环流

中,①②③④对应洋流名称分别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

暖流和加那利寒流。故选B项。【答案】

B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7/120真题2

(上海卷)洋流是大规模流动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热量平

衡起着主要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8/120④四海区中,图甲表示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

风洋流流动方向。(1)读图甲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表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

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

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作用。(2)图甲虚线所表示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乙所表示①、②、③、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59/120间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伴随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

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

【答案】

(1)南;高;暖;升温增湿(2)南;①(3)因为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点石成金】

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判读、规律描述、阐释等能力,

考查学生对洋流分布、性质判断、地理影响、形成原因分析。第(1)题,

图甲中海水表层水温向北越来越高,应为南半球;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

洋流流向。第(2)题,图甲中洋流由北向南流,且为暖流,与图乙中①处

对应。第(3)题,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因为气压带、风带季节

移动造成。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0/120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主要动力,所以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亲密

相关,详细分析以下。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1/120盛行风洋流名称低纬信风东北信风(北半球)北赤道暖流东南信风(南半球)南赤道暖流中纬西风西南风(北半球)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

流西北风(南半球)西风漂流(寒流)极地东风东北风(北半球)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等东南风(南半球)南极环流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2/1202.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在气压带、风带、海陆分布及轮廓特征、地转偏向力综合影响下,世界大

洋各海区洋流分布含有规律性,见下表。名称分布组成特点反气旋型大洋环流热带、副热带海区(南

北纬5°~45°之间)

北(半球)顺(时针)南

(半球)逆(时针),东(侧)

寒西(侧)暖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北纬45°~60°之间)

逆时针环流,东(侧)暖

西(侧)寒西风漂流南纬40°~60°之间地

绕纬线圈环流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3/120季风环流北印度洋

随季节改变流向,夏

(季)顺(时针)冬(季)逆

(时针)续表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4/120【思维拓展】1.形象记忆洋流分布规律一要了解它们成因,可结合所学风带加以了解;二可采取想象法,利用一

个“无意义”分数式“8/0”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

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

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洋流)。如图所表示。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5/1202.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区分在北印度洋海区,因为受季风影响,洋流含有显著季节改变,在冬、夏两个

季节,该海区环流系统不但流向不一样,而且组成环流系统洋流也不一样。

①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

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甲)。②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

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影响,形

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

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乙)。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6/1203.洋流分类及判断(1)洋流分类洋流流向水温海水等温线示

意图及寒暖流分布对沿岸气候影响举例暖流从低纬流向高

纬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

纬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降温减湿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海岸荒漠环境形成产生影响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7/120(2)寒暖流判读①流向判断法A.从水温高海区流向水温低海区为暖流,反之为寒流;B.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流为寒流,下降流为暖流;C.普通,从低纬流向高纬海区洋流为暖流,反之为寒流。②等温线判断法暖流是比流经海区水温高洋流,寒流是比流经海区水温低洋流。因为洋

流比流经海区水温高或低,这么就造成海洋表面等温线发生弯曲,所以依据

等温线弯曲能够判断洋流流向。以下列图。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8/120等温线凸出方向,即是洋流流向。如上图中箭头代表是洋流流向,

它与等温线弯曲方向是一致。A处海水由水温高地方向水温低地方

流,则A为暖流。B处海水由水温低地方向水温高地方流,则B为寒流。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69/120

例1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回答(1)~(2)题。(1)海水等温线a、b、c大小关系是

(

)A.a>b>cB.c>b>aC.b>a>cD.a>c>b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0/120(2)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中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日本暖流【解析】

第(1)题,从等盐度线弯曲情况看,都是向盐度较低一侧弯曲,表明盐度升高,受暖流影响而形成;暖流等温线向较低一侧弯曲,所以

海水等温线大小关系是c>b>a。第(2)题,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从上题判断

中为暖流,且由南向北流,依据材料中盐度分布规律可知位于副热带海区,洋

流应该为日本暖流。【答案】

(1)B

(2)D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1/120

例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图中线段①②③④处用箭头标出洋流方向。(2)若图示海域为太平洋,则图中字母所表示洋流名称分别为①

,

,③

,④

。(3)从成因上来讲,②是受

吹拂形成,④是受

吹拂形

成。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2/120【解析】

依据图中纬度能够看出此海域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依据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在北半球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大洋环流应呈

顺时针方向流动。②洋流为受东北信风吹拂形成北赤道暖流,④是受西风

吹拂形成,在北太平洋中,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答案】

(1)(洋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2)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3)东北信风西风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3/120

考点二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真题1

(上海卷)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4月14日在海

南省三亚市举行。金砖国家包含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五个成

员国。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4/120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5/120金砖国家组员国在经贸领域有较强互补性,如巴西铁矿资源丰富,我国一

些大型钢铁企业能够从巴西进口铁矿石。一艘装载铁矿石船只由巴西驶

往我国,假如从地图标绘A、B两条航线中选择一条作为航行路线,你认为

选择哪一条航线较合理?理由是什么?(要求写出两条理由)【点石成金】

经过对海运线路选择,考查洋流影响等知识,试题含有

一定开放性,难度不大。【答案】

航线A。理由是:A航线航程较短;可顺洋流航行,节约航行时间。航线B。理由是:B航线不用支付经过巴拿马运河通行费用;船舶装载量

不受限制。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6/120真题2

(安徽卷)当前我国每年需要经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列图所表示区域是我国主要铁矿石进口地。完成下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7/120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点石成金】

依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为澳大利亚西北地域,由该地到

上海货运路线总体上沿西澳大利亚寒流和日本暖流顺水航行;7月份图示

地域盛行东南季风,赤道以北地域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所以总体顺风

航行。【答案】

A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8/120真题3

(北京卷)读表,回答下题。非洲西海岸沿19°S表层海水温度观察值该海域沿岸

(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离海岸距离/km052104208312416520624728水温/℃14.716.417.418.419.119.720.320.821.2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79/120【点石成金】

主要考查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由表格

信息可知沿岸温度较低,应该有寒流经过,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故选C

项。【答案】

C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0/120

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类型影响举例气候水热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含有主要意义—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起了巨大作用寒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热带沙漠气候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寒、暖流交汇海区鱼类饵料丰富,两种洋流汇合还可形成“水障”,妨碍鱼类游动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盐类带到表层秘鲁渔场是受秘鲁上升流影响形成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1/120续表类型影响举例海洋航运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在寒暖流交汇区域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郑和下西洋是冬季去、夏季回,原因是冬季借助冬季风和我国南下沿岸流,在北印度洋借助东北季风洋流;夏季借助北印度洋西南季风洋流,在太平洋借助夏季风和台湾暖流海洋环境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紧净化速度;但使污染范围扩大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觉农药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2/120

例1哥伦布航海期间,天天都用船上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

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象限仪图,回答

(1)~(2)题。(1)按哥伦布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

(

)A.4°34‘N航行B.28°N航行C.41°34‘N航行D.62°N航行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3/120(2)为加紧航速,以下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是

(

)A.加那利寒流B.拉布拉多寒流C.本格拉寒流D.东格陵兰寒流【解析】

第(1)题,哥伦布用船上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度数为28°,也就是相

对于北极星仰角度数,等于该地地理纬度,他一直沿28°N航行,航向没

有改变。第(2)题,依据哥伦布航海时路线,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由欧洲到

北美顺洋流运动可加紧航速,故可利用加那利寒流;从欧洲返回,能够利用北

大西洋暖流,所以选择A项。【答案】

(1)B

(2)A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4/120

例2下列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显著偏高,主要影响

原因是

(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5/120C.地形原因D.海陆位置【解析】

两个港口纬度一样,都临海,都在南非高原,但德班受莫桑比克暖

流影响,诺洛斯港受本格拉寒流影响。【答案】

BA.纬度位置B.洋流原因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6/120单元整合

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7/120

一、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判读1.流量是河流主要水文特征之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一过水断面体积,用每秒立方米来表示。

在流量过程曲线中,横坐标代表时间(月),纵坐标为流量,经过阅读分析河流

过程曲线改变规律能够分析该河水文特征、流域内气候特征、河流

水源补给类型。以下列图。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8/120经过流量过程曲线能够分析出以下水文特征。(1)河流流量。先读出各月流量,然后将各月流量相加,所得总和即为

该河整年流量。若同时给出几条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即可分析比较出它

们流量大小。(2)河流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值,以及它们出现月份。经过比较还能够

看出,河流水位差大小及冬夏季水位季节改变大小。(3)经过流量过程曲线高峰所出现月份与时间长短,能够判断河流汛

期;经过流量过程曲线低谷区,能够判断河流枯水期。汛期即指河流水

位上涨,高水位时期。枯水期即指河流水位下降,低水位时期。结合对

气候特点掌握,分析河流所在气候区。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89/120原因。在分析某水文特征和形成原因之前,需要注意:①因为不一样地域河

流流量大小悬殊,所以纵坐标相同间距表示流量值不一定一样;②河流

地理位置、河流流经地形区及气候特点(流经地域干湿情况和温度状

况),均需先作出判断。2.河流流量大小及其改变,说明了该河水源补给情况(1)若河流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节,普通多是雨水补

给,以下列图。另外,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洪水期出现在冬季,枯水期出现在

夏季。(4)若把河流汛期与其水系流经地域雨季联络起来,则可判断河流汛期

降水量主要来自降雨。依据判断水文特征及其改变,深入分析其产生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0/120

(2)若洪水期既出现在春季,又出现在夏季,除了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有积雪融

水补给。(3)若洪水期出现在春季,多是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1/120、渗透地下等原因。(5)河流流量过程曲线起伏尤其和缓河流,多是地下水补给河流。(6)河流流量过程曲线随气温升降而迟缓改变,说明河流是由高山冰雪融

水补给。实际上河流补给起源往往不是单一,而是有几个补给起源,其中有一个

起源是主要。比如长江,主要由雨水补给,但在长江源头多由冰川融水补

给,在长江中游地域湖泊水对长江及其支流洪水则起着天然调整作用。3.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绪(1)横坐标——时间改变——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改变、汛期、

冰期、断流等情况。(4)河流断流往往是河流封冻缘故。夏季,内流河断流则往往是因为蒸发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2/120量改变幅度、极值出现时间。(3)解题思绪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

流量随降水量改变而改变,径流量随气温改变而改变。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分析思绪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总来说包含以下几点:径流量、含沙量、有没有汛期(凌汛)、有没有结冰期等很多原因,而河流水系特征则普通从以下几方面来描述: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宽窄、弯曲、深浅等。(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3/120征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1)流向:由地势决定。(2)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相关。(3)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相关。(4)结冰期:长短与有没有由气温决定。(5)含沙量:与植被覆盖情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相关。(6)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流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2.分析思绪要掌握一条河流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影响,并提出合理开发和整改措

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4/120

一、选择题读天山山区夏季0℃层高度与河流径流量组合图,回答1~3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5/1201.图中天山山区夏季0℃层高度改变趋势与以下地理现象亲密相关是

(

)A.厄尔尼诺现象B.拉尼娜现象C.全球气候变暖D.热岛效应【解析】

读图可知,天山山区夏季0℃层高度大致呈上升趋势,能够反应

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答案】

C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6/1202.以下时段中,天山山区夏季0℃层高度改变与河流径流量改变最吻合

(

)A.1970~1975年B.1960~1965年C.1980~1985年D.1995~【解析】

1995~,伴随0℃层高度不停升高,河流径流量也显著增

加,展现一致同时增加趋势。【答案】

D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7/1203.由图示信息可知,天山山区河流在夏季时主要补给源是

(

)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C.积雪融水D.地下水【解析】

由图可知,天山山区夏季0℃层高度改变与河流径流量改变具

有很强相关性,由此可判断,天山山区河流在夏季时主要补给源是冰

川融水。【答案】

B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8/120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回答4~5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99/120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蒸发、降水、渗透、污水

B.渗透、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渗透、污水

D.降水、渗透、蒸发、污水【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步骤判断。依据图示内容因果联络可

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渗透、蒸发、污水。【答案】

D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0/1205.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以下办法可取是

(

)Ⅰ.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Ⅱ.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Ⅲ.加强城市绿地建设

Ⅳ.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加强城市绿地建

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

界水循环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答案】

B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1/1206.以下四幅图片,表示正确是

(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一份最新研究汇报表明,全球33个人口密集大型三角洲

地域中,有三分之二正面临“地陷海升”(地面下陷、海平面上升)双重威

胁,而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黄河三角洲,已“跻身”这一危机

榜上最严重一级,面临极为严重洪水威胁。回答6~7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2/120【答案】

C【解析】

普通情况下,陆地淡水含水层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久

大量抽取陆地淡水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造成海水(咸水)通

过透水层渗透陆地淡水含水层中,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3/1207.面对海水入侵,以下办法正确是

(

)A.人工回灌补给淡水B.修建地表防水堤C.大量抽取地下海水D.建设红树林【解析】

为了预防海水入侵,可在抽水井与海水之间打一排井,利用抽水

造成水位低槽,或用注水方法形成水力屏障;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

下防水堤。这些方法,均可起到预防海水入侵效果。【答案】

A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4/120下列图中,横线是21°纬线,a点以西、bc之间、de之间均为陆地,①②③④表示

某海区洋流分布模式。读图,回答8~10题。8.图中海区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太平洋D.南大西洋【解析】

依据图中洋流环流方向和所处纬度范围,可判断图中海区位于

南半球中低纬度。【答案】

B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5/1209.a、b、c、d、e五处气候形成都与暖流相关是

(

)A.a、c、eB.c、d、eC.a、b、cD.b、d、e【解析】

依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a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c位于澳

大利亚东北部、e位于巴西东南部,三处均属于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其形

成都与流经其东部暖流相关。【答案】

A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6/12010.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份,渔获量大量降低海域是

(

)A.①B.②C.③D.④【解析】

③处为秘鲁渔场,由上升赔偿流形成。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该处上升流减弱,甚至消失,饵料降低,造成渔业资源降低、渔获量大量减

少。【答案】

C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7/12012月,世界银行联合其它一些国际机构共同发表一份关于水资源状

况汇报指出,当前,已经有约20亿人口生活在水资源担心地域,而到2030年

全球将有1/3人口分布在水资源高度担心地域。对于缺水日益严重西

亚地域,教授构想“是否能够用南极冰山处理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回

答11~12题。11.若冰山位于南极洲印度洋沿岸,从利用洋流角度设计运输这座冰山,则

线路合理是

(

)A.7月,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季风洋流B.7月,西风漂流——沿非洲大陆东海岸北上C.1月,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季风洋流D.1月,西风漂流——沿澳大利亚东海岸——沿马六甲海峡北上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8/120【解析】

结合南极洲和西亚地理位置可知,冰山运动方向大致是自南

向北,且必须要经过印度洋,所以必须要借助由南向北流动洋流,同时要考

虑利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答案】

A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09/12012.假如大量地将南极冰山运往热带地域,以处理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冰

山运输途中可能产生问题有

(

)①运输中,冰山大量融化②运输中,改变途经海域洋流性质③运输中

会对部分远洋航线造成影响④会使途中沿线地域气候变得严寒干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

冰川不会对途经海域洋流性质产生根本性改变,而且冰川是运

动,不会对沿线地域气候产生长时间影响,只会对沿线地域天气情况

产生一定影响。【答案】

C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10/12013.读表及图,回答以下问题。非洲西海岸沿19°S表层海水温度观察值离海岸距离

(km)052104208312416520624728水温

(℃)14.716.417.418.419.119.720.320.821.2二、综合题第一节第二节单元整合111/120(1)结合上表,描述沿19°S水温分布规律。(2)该地域位于

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

,受

此风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