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用瞬间快速反应测定气膜和液膜传质系数_第1页
实验1-用瞬间快速反应测定气膜和液膜传质系数_第2页
实验1-用瞬间快速反应测定气膜和液膜传质系数_第3页
实验1-用瞬间快速反应测定气膜和液膜传质系数_第4页
实验1-用瞬间快速反应测定气膜和液膜传质系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化工1003 李文博实验一 用瞬间快速反应测定气膜和液膜的传质系数一、实验目的1.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气液相反应的总传质系数KGa及气膜和液膜传质系数kGa,kLa。2. 了解传质和反应对吸收过程控制步骤的影响,并加深对气液相反应过程的认识。二、实验原理气液相反应过程是气相反应物进入到液相中进行的反应过程,整个过程是反应和传质相结合的复杂过程,研究气液相反应首先必须了解两相间的传质问题。 本实验选用NaOH溶液吸收CO2的瞬间快反应体系,就是要通过简单的实验及理论分析获得有关传质问题的必要信息。 在分批式的搅拌鼓泡釜中,该物系进行反应吸收时,化学计量式为: CO22NaOH-Na2

2、CO3H2O (A) (B) (C) (D)yGyLyR0z反应面相界面液相本体气相本体CBPAPAiCAiB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此反应过程可以近似为瞬间快速反应,气液界面附近的浓度分布如图1所示,由于A与B一旦接触就立即完成上述反应,使得液侧任一处上A与B都不能同时存在。于是在离界面某一深度YR处形成一个反应面R;若CB增加,B的扩散推动力加大,扩散速度也增大,结果使YR减少,当CB增加到某一临界浓度CBC时,反应面将和相界面重合,扩散到界面的A瞬间反应掉了,此时CAiPAi0,反应吸收过程为气膜传质控制,注意,反应的进行将不影响气相传质系数。为什么?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NaOH(B)最后完全

3、耗尽,此时成为对CO2的纯物理吸收过程。图1 瞬间反应气液相界面附近的浓度分布根据双膜理论可以写出传质方程:气相: (1)液相: (2)以气相分压为推动力的总传质方程: (3)式中 PAi=HACAi; PA*=HACA因此有 (4)当过程为瞬时反应吸收时,反应面上CA=PA*=0,kLa随NaOH的浓度而变化,当CB=CBC时,为气膜传质控制,即有 (5)当CB-0时,成为纯物理吸收过程,则有 (6)现对CO2作物料衡算,得到: (7)式中;VL釜内液体体积 VG通入气体的流量,假定为常数 设釜内气液为全混,则CO2分压PA=PA出,CO2的吸收速率可以通过进出口CO2的含量改变来求得,也可

4、以由NaOH的浓度变化求得,本实验采用后一种方法,用电导法测得NaOH溶液的电导随时间的变化,由下式可以求得转化率X时间t的曲线。 (8)式中:L0: 起始电导L: 终止时的电导L:t时刻的电导由NaO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求得: 由(3)式可求得某一时刻的KG a,(PA*0),然后作KG aCB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意。CBCCB0(KG a)2(KG a)1KG a图2 KG a随CB的变化根据上述分析,有图2可求得 kG a=(KG a)1 即得kG a和 kLa值,考虑溶液中电解质的影响,CO2在溶液中的亨利常数取HA=32.25atm*l/gmol三、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1 实验流程图:

5、1 CO2钢瓶 2转子流量计 3压缩机 4气体混合器 5搅拌鼓泡釜6电导率仪 7记录仪 8搅拌马达 9马达调速器 10差压计2 实验步骤:(1) 投放2L浓度0.1N的NaOH溶液入搅拌釜内,开动马达,待混合均匀后,即可开启电导率仪和记录仪,记下初始电导值L0。(2) 调节流量计,开始通气(先调好空气流量,再开CO2钢瓶,缓慢打开CO2流量计)。(3) 待记录仪上指示浓度(电导率)不下降时,可以停止实验。(4) 关闭电导仪和记录仪,切断电源,然后放掉液体,用水清洗搅拌釜。(5) 整理实验数据。四、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1. 原始数据P大气压= 1 atmT室= 20 Lo(mm)L(mm)P(mm

6、Hg)气体流量NaOH溶液备注Vair(l/min)VCO2(l/min)V(l)CBO(moll-1)0.43470.2714770.297.01.3320.12. 数据处理LLoLXCBCBmin(mm)mmmol/lmol/l00.4324000.100.10.42780.00460.02860.0971-0.00290.20.42090.01150.07140.0929-0.00420.30.41630.01610.10.09-0.00290.40.41170.02070.12860.0871-0.00290.50.40480.02760.17140.0829-0.00420.60.4

7、0020.03220.20.08-0.00290.70.39330.03910.24290.0757-0.00430.80.38870.04370.27140.0729-0.00280.90.38180.05060.31430.0686-0.004310.37490.05750.35710.0643-0.00431.10.37030.06210.38570.0614-0.00291.20.36110.07130.44290.0557-0.00571.30.35190.08050.50.05-0.00571.40.34270.08970.55710.0443-0.00571.50.33350.0

8、9890.61430.0386-0.00571.60.32660.10580.65710.0343-0.00431.70.31740.1150.71430.0286-0.00571.80.30820.12420.77140.0229-0.00571.90.2990.13340.82860.0171-0.005820.29210.14030.87140.0129-0.00422.10.28520.14720.91430.0086-0.00432.20.28060.15180.94290.0057-0.00292.30.2760.15640.97140.0029-0.00282.50.27370.

9、15870.98570.0014-0.00152.60.27140.16110-0.00142.70.27140.1611002.80.27140.1611002.90.27140.161100XPA出NAaKGaminPamol/ lminmol/lminatm000.116397000.10.00460.116388.520.00230.014220.20.00690.116384.720.00350.0.30.00460.116388.520.00230.014220.40.00460.116388.520.00230.014220.50.00690.116384.720.00350.0

10、.60.00460.116388.520.00230.014220.70.00690.116384.430.00350.0.80.00460.116388.810.00230.014220.90.00690.116384.430.00350.10.00690.116384.430.00340.1.10.00460.116388.520.00230.014221.20.00920.116380.330.00460.1.30.00920.116380.330.00460.1.40.00920.116380.330.00460.1.50.00920.116380.330.00460.1.60.006

11、90.116384.430.00350.1.70.00920.116380.330.00460.1.80.00920.116380.330.00460.1.90.00920.116380.040.00460.20.00690.116384.720.00340.2.10.00690.116384.430.00350.2.20.00460.116388.520.00230.014222.30.00460.116388.810.00230.014222.50.00230.116392.610.00120.2.60.00230.116392.910.00120.2.700.116397002.800.116397002.900.11639700五、计算与讨论由以上数据作图得到只看前半段,因为后半段即实验的前半段,应该是因为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导致吸收状态不太稳定,所以可以得到所以,六、思考题1. 什么是瞬间气液反应的临界浓度CBC?为什么在CB=CBC时KG a=kG a?答:当CB到达CBC时,反应面将和相界面重合,即扩散到界面的A瞬间就被反映掉了。 因为此时反应面即是相界面,所以此时已经是气模控制了。2. 当CBCBC,CB=0时,其吸收速率式分别为什么形式?答:当CBCBC ,其中当CB=0,3. 为什么可以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