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

    • 资源ID:11142160       资源大小:27.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 提案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三农”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常州的现代化。在常 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我市也同时致力于 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连年增产且单 产连续多年为省内第一;建成了现代农业“双百万亩”工 程;拥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XX 年已经超过了 1.3 万元,达到了常 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求等等。但 是应当看到,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 任务依然繁重,进程依然艰巨。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许多耕地仍然处于旱涝威 胁之下。有的耕地缺乏有效的水源和高效的水利设施保障, 一方面农田灌溉靠天吃饭,一方面又水资源浪费严重;有 的地方圩堤隐患重重,稍遇强雨就险情不断。缺乏旱涝保 收的保障能力。 第二,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偏小。以 XX 年到 XX 年五年 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我市总体上以农业为 代表的第一产业投入强度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 份额小得可怜,分别为 0.56%、0.74%、0.23%、0.64%和 0.43%;辖市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溧阳市从 XX 年到 XX 年则 分别为 0.03%、1.17%、1%和 0.5%。投入力度偏小且无有效 的增长机制。 第三,农村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农民消费负担偏重。 就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结构状况分析,农村市场 的消费份额不到城市市场消费份额的十分之一,到 XX 年则 进一步降低到不到十五分之一,在县域农村市场的消费份 额则在三分之一左右。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大城市的消费市 场和消费能力比农村大,但也不能忽视大量的农村消费资 金被吸入了大城市的消费市场,削弱了县域和农村的市场 活力和发展能力,同时也意味着加重了农民的消费负担。 从 XX 年到 XX 年全市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与收 入的比例来看,城镇居民分别为 72.23%、69.31%、67.2%、65.18%和 63.33%,农民分别为 81.92%、79.91%、78.89%、78.53%和 75.53%,虽然人均消 费支出比例在逐年下降,但农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比例普遍 要比城镇居民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意味着农民的生活消 费负担较重,而城镇居民则比农民更容易积累家庭财富。 对于辖市区的农民而言,其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则没有 明显的下降,有的地区甚至在逐年加重,如金坛市从 XX 年 到 XX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分别为 84.9%、77.78%、76.47%、76.03%和 81.59%,而溧阳市从 XX 年到 XX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则在上升,从 77.26%、80.9%、82.38%上升到 103.11%。也许其中另有原 因,但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居高不下、消费负担偏 重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这些现象,说明农村的小康建设水平依然参差不 齐且比较脆弱;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富裕农民的任务非常艰 巨。现在我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应该是处于 “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时期,应当聚多方之力共 同努力,特别是应当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现代化建设 的扶持力度。因此建议; 一、完善公共财政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稳定投入 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统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的力度,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投入建设成果转化为农村集 体资产积累的制度,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自 身发展机制。同时公共财政应当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 培训资源和机会。 二、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应当组织和引导大力发展相 应的农村消费市场,组织更多的“三农”消费品下乡,以 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财富积累能力和培育农村消 费市场。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认真调研、科学分析,以常 州现有的优势产业为基础,研究建立城乡产业联动发展机 制,扶持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制订财政鼓励政 策,鼓励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对在“家门口”新创业 的农民,参照有关的招商引资政策,实行营业税和所得税 “三免三减半”甚至更长时间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同 时,对在一定生产规模以下无污染的农民家庭作坊式小企 业,可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在居住地择址生产经营。对农 民自己进行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提供代开税票服务。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 社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农村社区的公共设 施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同时要 减轻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规费负担。 提案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 第 79 号的答复 xx 委员: 您提出的公共财政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现代 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围绕我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 业强市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市财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 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积极加大对 “三农”的投入,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XX 年市 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 4.72 亿元,比上年增加 5437.57 万元,增长 13.01%;连续多年达到省财政厅“两高于一确 保”的政策要求,建立了稳定的增长机制。 二、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调整优化财政支农 资金结构,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 系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及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等六大 类财政支农资金平台。支农资金积极向农业现代化建设倾 斜,确保市委、市政府农业、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圆满 完成。 三、积极支持各项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XX 年市级财 政支农资金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专项资金达 3.55 亿 元,比上年增加 5100 万元,增幅达 14.4%。重点用于三个 方面:一是安排资金 1.08 亿元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 持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高标准农田、农产品质量建设和开展政策农业保险等。二 是安排资金 1.58 亿元用于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支持城市防 洪工程和农村水利建设。三是安排资金 6000 万元用于城乡 一体化建设,支持中心镇建设、农村教育培训、农村环境 整治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 市财政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三农”投入政 策,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现代化 建设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 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支 持农业科技创新。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为本站会员(huan****nac)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