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_第1页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_第2页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_第3页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_第4页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提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加大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的 提案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三农”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常州的现代化。在常 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我市也同时致力于 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连年增产且单 产连续多年为省内第一;建成了现代农业“双百万亩”工 程;拥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XX 年已经超过了 1.3 万元,达到了常 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求等等。但 是应当看到,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 任务依然繁重,进程依然艰巨。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许多耕地仍然处于旱涝威 胁之下。有的耕地缺乏有效的水源和高效的水利设施保障, 一方面农田灌溉靠天吃饭,一方面又水资源浪费严重;有 的地方圩堤隐患重重,稍遇强雨就险情不断。缺乏旱涝保 收的保障能力。 第二,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偏小。以 XX 年到 XX 年五年 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我市总体上以农业为 代表的第一产业投入强度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 份额小得可怜,分别为 0.56%、0.74%、0.23%、0.64%和 0.43%;辖市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溧阳市从 XX 年到 XX 年则 分别为 0.03%、1.17%、1%和 0.5%。投入力度偏小且无有效 的增长机制。 第三,农村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农民消费负担偏重。 就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结构状况分析,农村市场 的消费份额不到城市市场消费份额的十分之一,到 XX 年则 进一步降低到不到十五分之一,在县域农村市场的消费份 额则在三分之一左右。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大城市的消费市 场和消费能力比农村大,但也不能忽视大量的农村消费资 金被吸入了大城市的消费市场,削弱了县域和农村的市场 活力和发展能力,同时也意味着加重了农民的消费负担。 从 XX 年到 XX 年全市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与收 入的比例来看,城镇居民分别为 72.23%、69.31%、67.2%、65.18%和 63.33%,农民分别为 81.92%、79.91%、78.89%、78.53%和 75.53%,虽然人均消 费支出比例在逐年下降,但农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比例普遍 要比城镇居民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意味着农民的生活消 费负担较重,而城镇居民则比农民更容易积累家庭财富。 对于辖市区的农民而言,其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则没有 明显的下降,有的地区甚至在逐年加重,如金坛市从 XX 年 到 XX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分别为 84.9%、77.78%、76.47%、76.03%和 81.59%,而溧阳市从 XX 年到 XX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则在上升,从 77.26%、80.9%、82.38%上升到 103.11%。也许其中另有原 因,但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居高不下、消费负担偏 重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这些现象,说明农村的小康建设水平依然参差不 齐且比较脆弱;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富裕农民的任务非常艰 巨。现在我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应该是处于 “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时期,应当聚多方之力共 同努力,特别是应当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现代化建设 的扶持力度。因此建议; 一、完善公共财政对“三农”现代化建设的稳定投入 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统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的力度,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投入建设成果转化为农村集 体资产积累的制度,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自 身发展机制。同时公共财政应当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 培训资源和机会。 二、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应当组织和引导大力发展相 应的农村消费市场,组织更多的“三农”消费品下乡,以 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财富积累能力和培育农村消 费市场。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认真调研、科学分析,以常 州现有的优势产业为基础,研究建立城乡产业联动发展机 制,扶持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制订财政鼓励政 策,鼓励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对在“家门口”新创业 的农民,参照有关的招商引资政策,实行营业税和所得税 “三免三减半”甚至更长时间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同 时,对在一定生产规模以下无污染的农民家庭作坊式小企 业,可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在居住地择址生产经营。对农 民自己进行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提供代开税票服务。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 社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农村社区的公共设 施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同时要 减轻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规费负担。 提案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 第 79 号的答复 xx 委员: 您提出的公共财政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现代 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围绕我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 业强市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市财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 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积极加大对 “三农”的投入,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XX 年市 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 4.72 亿元,比上年增加 5437.57 万元,增长 13.01%;连续多年达到省财政厅“两高于一确 保”的政策要求,建立了稳定的增长机制。 二、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调整优化财政支农 资金结构,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 系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及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等六大 类财政支农资金平台。支农资金积极向农业现代化建设倾 斜,确保市委、市政府农业、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圆满 完成。 三、积极支持各项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XX 年市级财 政支农资金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专项资金达 3.55 亿 元,比上年增加 5100 万元,增幅达 14.4%。重点用于三个 方面:一是安排资金 1.08 亿元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 持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高标准农田、农产品质量建设和开展政策农业保险等。二 是安排资金 1.58 亿元用于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支持城市防 洪工程和农村水利建设。三是安排资金 6000 万元用于城乡 一体化建设,支持中心镇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