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林场异地安置户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 资源ID:1286030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林场异地安置户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1 / 5 林场异地安置户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林场异地安置户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场异地安置户是九十代初期我县根据全区扶贫攻坚异地安置工作,为了解决大石山区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而开展的一项工作。 场作为当年异地安置工作重要的一个林场,前后共安置 365 户共 1750 人到场进行开发造林,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林场的安置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我县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一、安置工作取得成效 1993 年,根据全区异地安置工作要求,县人民政府分派给 场 350 户 1750 人的安置任务,实际与林场签 订合同的有 168 户,迁入林场户口的有 119 户 388 人,常住安置点有 100 户 449 人。百河异地安置分场设置 8 个站点安置,全部修建有砖瓦结构住房,进场的安置户共管护杉木人工用材林 6286 亩,板栗等经济林 3526 亩,开发农用地 608 亩,户均有林面积近 60 亩,农用地 6 亩多。经过各级政府的帮助和安置户的努力,安置户们摆脱了生活困境。 1997 年 11 月经自治区实地验收达标。 二、安置工作措施 区、市、县各级政府对当时的异地安置工作高度重视,林场也把异地安置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来部署和落实。多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 扶贫攻坚工作成效的取得2 / 5 做了积极努力工作。 建立管理机构,配置管理干部 为了完成做好林场异地安置工作,根据工作要求,林场成立了百河异地安置分场,配备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该分场4 万亩,设置安置站 8 个站。各站按自然屯生产队设置正副职站长。使安置分场和安置站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组织化,安置户生产开发得到有效开展和组织保障。 落实承包管护林地,并给予资金扶持 安置户进场后,根据各户人口情况,将林场营造的杉木人工用材林和板栗经济林等幼林转包给安置户,签订开发管理合同,待有收益时,安置户占 70%,林场占 30%。与林场签订合同 的安置户共有 168 户,共承包杉木人工用材林 6286亩,经济林 3526 亩,户均有林面积近 60 亩。在林木中幼龄林管护抚育期间,对于管护资金有困难安置户,林场给予借款帮助。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按户数、人口情况帮助安置户建设住房,架设管引水、电网工程,并争取项目、吸引资金开通各站公路。切实改善各站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创办学校、医疗卫生所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解决安置群众的子女就学、群众就医 在政府无资金投资,林场建设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3 / 5 再穷也要办教育和解决群众就医问题。通过借贷等多方筹措资金,在异地安置分场兴建了一所完小和一个卫生所,解决安置群众子女就学和群众就医问题,同时也惠顾了广大林区周边群众。 三、安置工作存在问题困难 1997 年林场异地安置工作验收合格后, 2003 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全部移交林场管理,由于林场体制性质和定位影响,加上时间形势变化,异地安置群众很多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安置户户籍管理问题 安置工作全部移交林场管理后,安置户户籍在更新乡,甚至部分安置户户籍还在原籍,居住却在纳直乡行政区域内。居住地和户籍属地分离,给安置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困难,也给社会 治安带来隐患。 安置户行政隶属问题 林场属事业编企业管理,没有政府行政的管理职能,因此在诸多问题上也没办法对异地安置户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解决,特别在是国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良好形势下,国家对涉农方面给予了很多惠民政策和项目扶持,但林场安置户由于隶属问题,这些都得不到享受,有失于社会公平。现在安置站的水、电、路以及住房条件远远滞后于周边行政乡管辖的自然村屯,以至处于脱贫又返贫的迹象。 4 / 5 安置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安置户进场安置已将近 30 年,第一代用材林近几年来已陆续采伐完毕,经济林由于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限制,也已进入衰 产期。林场与安置户的管理关系,目前仅凭当初进场签订的一份开发管理合同,现在随着第一代林的采伐和绝收,合同也就自然而然失效,那安置户下一步的生产生活怎么解决? 四、安置工作对策建议 九十年代林场的异地安置工作实施后,成绩得到了自治区、市、县的肯定。为了解决好安置户稳定长久的安居乐业问题,借助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的改革契机,为做好安置户后续稳定发展和确保异地安置扶贫攻坚成果,试提出以下建议。 明确安置户的行政隶属地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的精神,要加快剥离各类国有林场的办社会职 能,移交属地管理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方案将林场安置户交由当地政府管理,设置为独立行政村屯或并入就近自然行政村管理,使安置户在政治上、经济社会建设上拥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发展机会,平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公平。 规范户籍管理 在明确了行政属地管理后或者同步开展工作同时,对在5 / 5 林场异地安置站长期稳定居住的安置户,将户籍落到行政属地派出所,使居住地与户籍属地相对应,对存在分离、多重管理等现象,要求清理、整顿、整改清楚,对不愿在林场安置站居住而回原籍生活的群众,视为自愿主动放弃安置,户籍归原籍管理。通 过规范户籍管理,将安置户纳入正常行政村屯管理,与当地村民享受同等地惠民扶持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 划拨土地,稳权发证 通过规范户籍管理后,对自愿留在安置站的安置户,政府根据户数、人口多少,对安置站进行整合或就近归于当地自然村屯,给予安排宅基地和生产用地,对于安排的宅基地和生产用地按有关政策给予稳权发证,在法律上有保障,让安置户吃下定心丸,安心于生产生活,有利于扶贫攻坚成果保证。对于土地来源,县人民政府根据职能,可以从林场划拨。安置户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土地,与林场解除一纸合同管理的关系,真正成为安置地新主人,安 居乐业,有利于社会共同稳定发展。 <

    注意事项

    本文(林场异地安置户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为本站会员(漫****)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