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对旅游的看法

    • 资源ID:16954709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对旅游的看法

    我对旅游的看法 1116150115 胡晨超旅游是什么?“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旅游一说。我以为古人赴远途,其一是为了生计,或贬谪,或戍边,或是为了生意。左迁的贬官有潮州韩愈之,儋州苏东坡,龙标王昌龄,浔阳江畔的白居易;戍边的将士也有蓟门关的高适,轮台的岑参,凉州的王之涣;而生意者,便有山西的乔致庸,云南的马帮,广州的十三行。古人赴远途,其二是为了理想,持节北海的汉苏武,取经天竺的唐玄奘,遍寻草药的李时珍,探遍水文的郦道元。古人赴远途,其三是为了逃罪奔命,诗仙李白在蜀中杀人,只好“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了。上述三种,概不完备。再有就是西方的传教士,马可波罗最为典型,在中国十七年,游遍我华夏大地,归国后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以飨欧洲。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明代的徐霞客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旅行家,但当时也无此说。抛开那些古人,对于我来说,我是喜欢到处走走的人,最喜欢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游山玩水,不需要多有名,不需要风景多美,能够到没去过的地方,见识见识没见过的风俗人情就足够了。但是由于时间经济等原因至今也没去多少地方,除了我上学的南京,我的家乡宁波及其周边,也就只有厦门,杭州和上海了,真是少得有点可怜,所以我这看法看起来就有一点浅薄了。说了这些,只是给我下面的话垫一垫底,免得遭纸上谈兵,空穴来风之责难。先说南京,来学校报道早了一天,就和爸妈一起在走了几个地方。首先是夫子庙,由于时间有些紧,没有走太深,风景没看到多少,入目的全是一些廉价衣服是店铺和小吃店,感觉就像是在城隍庙,真是有些失望。然后是总统府,说实话也没太多感觉,虽然学了民国历史,但是对于孙中山还是不怎么感冒,那些建筑倒倒是感觉有些特色,毕竟除了电视上是第一次见到。中山陵是和同学一起爬的,当时只顾闷头往上爬,也没有感觉有什么特殊,虽然看起来是有点雄伟大气。到后来才知道有那么多说法,有些后悔当时走的太急。大屠杀纪念馆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其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进去之后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了,毕竟那是一段血的历史,一段屈辱的历史,尤其是那些白森森的头骨,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当然还有玄武湖,和几个好友一起,迎着清风,泛舟湖上,那感觉真是舒适。再说厦门,由于是十一去的,真是不得不感叹人多,当然风景还是很不错的。第一天到厦大,那依山而建的宿舍,那布满涂鸦的隧道,那人工湖,感觉完全不是学校的样子,就是一个风景区啊,完全把我们学校给比下去了。沿海岸骑行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几个好友,租几辆自行车,慢慢绕着海岸,累了就停下来吹吹海风,那感觉别提有多惬意了。最有名的鼓浪屿倒是没觉得怎么样,当然主要是人太多,完全就是前脚接后脚,根本就没有游玩的性质了,想坐下来吃点东西都需要排队。最有感觉的要说在一片大片巷子里穿梭的感觉了,那天原来是吃小吃去的,同学说要带我们吃一家特别好吃的沙茶面,结果走着走着就迷路了,于是就漫无目的的到处走,从两家店面中间的小巷子里进去就是一大片住宅区,全部都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巷子,里面没有店铺,都是一户户的人家,那些古旧的房屋,让我们体会到了原始的厦门。最后说杭州,是今年十一去的,按理说作为一个浙江人应该就去了,但可能是听对西湖的赞美听多了反而不想去了,不过不得不说西湖真的是美如画,虽然说如织的游人有些破坏这美感。我觉得有一首歌很好的描述了游西湖的感受,“轻船入三潭 嬉戏着湖水 微风它划不过轻舟 时而又相远 时而又相恋 断桥何曾踏过残雪 再也没有留恋的斜阳 再也没有了倒映的月亮 再也没有醉人的暖风 眼消散在雨夜 单车过长堤 欢歌笑语 一路却错看了风景 望不到云河 也望不到天际 流星刹那已然掠过 再也没有留恋的斜阳 再也没有了倒映的月亮 再也没有醉人的暖风 转眼 消散在雨夜”这首歌就叫西湖,把湖上的微风,夕阳里的雷峰塔,苏堤白堤上骑车下冲的快感表述的淋漓尽致,每每听到,都会回忆起那时在西湖的惬意。我喜欢杭州这个城市,不单单是因为西湖,还有这个城市的文气,还有这个城市的艺术气韵。国美南山象山小区,那种绝然尘世之外的气度,是从别处寻不见的。虽然我没有走过太多地方,但是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旅游的特点。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现在,旅游是为了排遣苦闷,消减压力,度过假期,为经济创收。现在的“旅游”太俗了,为了旅游而旅游的人太多,相应的为了提供这项“旅游服务”的景点也太多。所以,当下的“旅游”,我们走入了一个误区。首先,很多旅游的人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看到很多人去某地旅游,看到报道或者网上说哪里哪里好就扎堆去,根本没考虑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这也造成虽然出去旅游了却完全没有体会到旅游的乐趣,尤其是节假日,有名的旅游景点真是人山人海,完全破坏了美感。在我看来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完全没有必要冲着名气去,就如我来说,去总统府就没感觉有社么特别的,反而是到玄武湖让我感觉很开心。另外,由于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前段时间经常看到报道说有游客被宰,或者导游带游客进消费陷阱,那些商家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而那些游客就是容易“上当”。有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买点东西带回去,而我看来,真是无意义、了无趣味的事情。所有的小镇的所有小店有三样是必然会卖的,万三蹄髈,蓝印花布,五香蚕豆。就这样了,还不如看看陈逸飞的油画去,一个人,坐在美术馆里冥想都比去这些镇子来的有趣。很多时候,我就搞不明白,全国的旅游景点卖的商品都几乎一个模样,完全不能代表当地的特色,这么大的一块空白竟然无人问津,真是显得有些可笑。我们有悠久的历史,随便拎出来一个古镇都比美国的历史长得多,怎么旅游都搞得这么肤浅。还有一些政府,为了经济发展旅游业,新建一些看起来像是古建筑的建筑,却把一些真正的古建筑给强拆了,所以很多古镇看起来都差不多了。像西塘、甪直、周庄、同里、乌镇这样的水乡小镇,竟然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每一个原本清丽的小镇都变的俗陋不堪,像极了一个画着浓妆的商妇,因为金钱的利益,人们都变得狡诈,原本的小桥流水人家,现在它的味道都在回忆里了。陈丹青在他的退步集续里写了自己陪女儿到日本游玩,到京都的时候,租住在一户民宅内。他说,这样的民宅像极了从前的北京,像极了从前的上海。无数黑压压的小弄堂、小街巷、小铺子,虽然全是日本风,但也给足了他“家”的感觉。虽然陈丹青在他的博文里反复强调“万恶的小日本、万恶的小日本”,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里的喜爱,这是一种戏谑方式的表达。陈丹青近年来的文章有好多提及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无不是叹息与咒骂。“旧是旧的,到处干干净净。落后是落后的,看上去自尊而自在”他这样写。而我们的城市呢?还能寻到这样像家的庭院吗?所以,他哪里也不想去,就想躲在这不是我家的家,一个人发呆,一个人抽烟。其实,如果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不那么的武断,把所有的传统的老东西都拆掉,我们还会“躲”在别人的家里感受家的感觉么?有时候,经济是发展了,而我们的心却空落落的。江西婺源的旅游广告里有这么一句话叫“梦里老家”,打的就是这张牌,城市里的人大多缺少的就是“家”的感觉,那一份黄发垂髫、鸡犬相闻的温馨之感。在巴黎,温莎墓园里埋葬了多少先哲,你就可以在巴黎找到多少纪念他们的纪念馆。在中国,不行。毕加索和张大千是同时代东西方公认的大家,而你可以在西方找到不下百处纪念毕加索的地方,在中国,却不能找到几个纪念大师的地方。是经济发展冲昏了我们的脑袋,还是我们就不尊重文化呢?或许我们没必要向西方一样非得建什么纪念馆博物馆,但没有找到自己的路的时候,也不应该让文化荒芜,这是世俗经济发展的最典型的现象。经济发展当然不是坏事,旅游业的发展还方兴未艾,有很长的路需要去走,急不得。但我们不能总是让低消费填鸭式的旅游去占领整个市场,去主导市场的开发方向,我们需要一些高端的深度的旅游项目,旅游不是快餐,更不是一次性快餐。

    注意事项

    本文(我对旅游的看法)为本站会员(T**)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