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及健康
于洪超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一、学科定义1.什么是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于洪超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一、学科定义1.什么是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及健康Tag内容描述:<p>1、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知识,王 宝 安 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宝鸡市心理咨询中心,2017/12/26,2,王宝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常委,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 理事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国际早期精神疾病干预协会(IEPA)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2017/12/26,3,简历: 1978年进入延安大学医学系学习,1983年开始从事精神卫生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84年参加全国首届心理治疗骨干培训班,先后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北。</p><p>2、关于考试的复习,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E言语F想象G意识H注意I需要J动机K情绪L情感M意志N能力O气质P性格R人格1、以上属于认知部分的是:2、属于人格部分的是:3、属于心理过程的是:4、属于人格的倾向性的是:5、属于。</p><p>3、变态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知识,王 宝 安 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 宝鸡市心理咨询中心,2019/4/5,2,王宝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常委, 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 理事 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国际早期精神疾病干预协会(IEPA)成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2019/4/5,3,简历: 1978年进入延安大学医学系学习,1983年开始从事精神卫生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84年参加全国首届心理治疗骨干培训班,先后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p><p>4、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之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李明睿2009年10月,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1、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有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2、在我们生存的人群中,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1993年,17地区)。3、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4、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异常心理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环境对异常心理 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p><p>5、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主讲:于洪超,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一、学科定义,1.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2. 研究对象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变态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侧重于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二、发展历史,1. 发源时期: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学说,他认为,人 “疯狂”的原因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这个推论。</p><p>6、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2019/12/11,2,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内容概要,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状态。</p><p>7、健康与变态心理学 复习总结,沈艳英,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区分三原则(郭念锋),一、主观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 判断指标:有无幻觉妄想、有无自知力。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协调一致。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过去与现在是否一致。 违背其中一条则视为异常心理。,正常心理,心理不健康分类(从刺激性质、持续时间、反应强度、是否泛化四维度区分鉴别),异常心理,变态人格,神经症,各类精神障碍,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定向力障碍,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p><p>8、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周永红 博士,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早期的认识纵观人类的历史,对于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定义为变态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在一个时期或地方受人敬畏的行为,在另一个时期或地方可能会被定义为疯狂的病例。关于变态成因的解释很少,即使是可供解释的线索也很少。1、超自然的解释在史前社会,万物有灵论的信仰被广泛传播,心里障碍常常被归因为万物有。</p><p>9、1,1,变态心理与心理健康,2,三级曾考 配分比重 二级曾考 配分比重(题次) (题次)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421 60% 479 60%基础心理学 106 12% 109 12%社会心理学 113 12% 116 12%发展心理学 93 10% 93 10%变态心理学 90 10% 90 10%心理测量学 90 10% 88 10%咨询心理学 49 6% 46。</p><p>10、健康与变态心理学复习总结,沈艳英,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区分三原则(郭念锋),一、主观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判断指标:有无幻觉妄想、有无自知力。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协调。</p><p>11、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主讲:于洪超,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一、学科定义,1.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 研究对象 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二、发展历史,1. 发源时期: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学说,他认为,人 “疯狂”的原因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 这个推论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的雏形。 2. 残害时期:公元5世纪到17世纪,欧洲宗教。 3. 复兴时期:17世纪中叶,神经科学的发展,三、各学派的解释,1. 精神分析学派 1两个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p><p>12、变态心理学 与 健康心理学知识(第四章),山东省安康医院心理咨询中心 杨冬林主任 200803,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3),2,教学内容,(1)变态心理学(识记)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重点掌握) (3)常见异常心理症状(重点掌握) (4)常见精神障碍(掌握) (5)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重点掌握) (6)健康心理学(识记) (7)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重点掌握) (8)压力与健康(掌握),3,心理健康与不健康:谱系观点,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个连续谱系:当前的诊断系统以症状学量别取向为主,病因学为辅,故在精神疾病中总有一。</p><p>13、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学习指南,学习要求,把握特征:熟记异常心理与行为的典型特征; 用心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看看自己周围生动的例子; 快乐学习:要有兴趣,不能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怎样理解心理变态?,心理变态是一个没有贬义的统计学概念,泛指人们低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尽管人们通常把它视为贬义。其实,从统计学的角度而言,低于正常值的可以称为变态,高于正常值的极端心理健康者也可以称为变态。 在我们生存的人群中,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1993年,17地区)。,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