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双关、反复……。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Tag内容描述:<p>1、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 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 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 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语言表达生动形 象具体,富有感染力。)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其形式特点是:事 物“人化”,或人“物化”。其作用:。</p><p>2、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 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 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 力。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 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设问:为了。</p><p>3、小学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 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 对比,反语,对偶。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 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 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好像、似乎、 好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 “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p><p>4、常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借代、 引用、双关、反语、顶针、通感和呼告等。 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 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 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 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 明深刻的印象. (2)借代。 不直接。</p><p>5、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 (2011-02-05 08:38:38) 转载 标签: 小学 语文 教学 修辞手法 成语 分类: 教育教学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高 考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复喻(又名博喻)、倒喻(又名逆喻) 、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 (分正衬、反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 对比,对仗(又名对偶、。</p><p>6、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考点精析考点精析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引用、反语、设问、反问、 对比、对偶、排比、反复。敬畏自然课文涉及到比喻、拟人、反问三种修 辞。 1比喻: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 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 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p><p>7、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p><p>8、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p><p>9、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07年考试说明要求考查的9种修辞: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一、考试要求 二、考查方式 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 一是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 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 运用修辞方法。 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结合扩 展语句,选用、仿用句式,语言表达简 明得体等考查。 三、一般的考查题型 (一)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 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 (二)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 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p><p>10、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专项练习题1.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 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犹豫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景色简直就是一幅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p><p>11、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 仿佛 像似的 如同 成了 宛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p><p>12、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之一:比喻、比拟考查内容及要求:考试大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并且,明确了“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E级。其中“反复”是新课改后(2007年)增加的考查内容,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它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考查方式: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考查手法讲。</p><p>1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借代、对偶 2008年8月18日 一、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2.种类: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A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B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D、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p><p>14、df,2012年 高考总复习语文,df,第10讲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知识梳理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一、比喻,1、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1)就。</p><p>15、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关键词:明喻 借喻 暗喻 修辞 浅显 手法 夸张 事物 特征 性质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如:。</p><p>16、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复习讲座:高考常见的古诗词修辞方法2008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卷,有13套试卷的古诗鉴赏题涉及修辞格。有的试题是直接,设问方式为: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四川卷)。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辽宁卷)。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广东卷)?“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江苏卷)?有的试题是修辞格出现于选择题的选项中,如“B颔联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有的试题是需了解句中的修辞格才能准确理解诗意,。</p><p>17、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点阐释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修辞知识介绍】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