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总论周光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传染病学第一节感染与免疫感染(infecti...传染病学总论周光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
传染病学Tag内容描述:<p>1、传染病学总论 周光耀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科,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传染病学,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感染(infection)共生状态 (commensalism)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重复感染(re-infection)混合感染(Co-infection)重叠感染 (superinfection)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n),感染(传染),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p><p>2、传染病学总论 周光耀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科,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 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传染病学,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感染(infection) 共生状态 (commensalism) 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重叠感染 (superinfection) 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n),感染(传染),保护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p><p>3、2019年5月4日,1,主讲:吴兴柳 江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联系电话:0750-3165929 E-Mail:wuxl123981sohu.com,传染病学总论 Introduction of lemology,2019年5月4日,2,2019年5月4日,3,2019年5月4日,4,2019年5月4日,5,2019年5月4日,6,2019年5月4日,7,一、传染病与传染病学的定义 二、传染病与感染病的异同 三、传染病学与其它各科的联系 四、学习总论的目的 五、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 六、传染病防治方面的重大成就 七、传染病学面临的挑战,由病原体(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大流行的历史回顾)。,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p><p>4、传染病学总论周光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 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 学习意义及重要性 传染病学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感染 infection 共。</p><p>5、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陈 良,出疹性疾病,定义,皮疹即皮肤损害,指客观存于人体皮肤的病变,物理因素:压力、磨擦、温度异常、放射线、日光 -烫伤、冻伤、日光性皮炎化学因素:接触一些化学物质:化工原料等-过敏性皮炎生物因素: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及动物叮咬-猩红热、水痘、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外因,饮食: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维生素缺乏性皮疹-VitA缺乏症代谢障碍:皮肤黄色瘤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引起的痤疮神经精神因素:慢性荨麻疹与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遗传:不少皮肤病与遗传因素有关-鱼鳞。</p><p>6、传染病学总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 吴诗品 E-mail: wupoem126.com,2,教学大纲,了解: 传染病学的概念和任务;传染病的现状 熟悉: 感染过程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免疫应答的作用;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常见热型和皮疹、预防原则 掌握: 感染病与传染病的关系、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疾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程发展的阶段性、诊断的基本原则、治疗原则,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人体,传染性、流行性。</p><p>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附属二院感染内科 方佩佩,1,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s)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该菌经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症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可危及生命,简称流脑,膜炎奈瑟球菌 化脓性脑脊髓膜炎鼻咽部血循环,败血症,脑膜和脊髓膜,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p><p>8、传染病学特点】 【大纲要求】 总 论 考什么? 感染的概念 感染过程的表现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征 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重点内容 传染病感染过程: 5 种表现及含义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 3 个基本条件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传染病感染过程的 5 种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有特异性免 疫反应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携带状态 排出病原体,有传染性,携带病原体超过 3。</p><p>9、1,细菌性痢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赫伟丽,2,概论,简称“菌痢”(bacillary dysentery)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在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重要法定传染病,3,概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4,病原学,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有菌毛、无鞭毛、无荚膜,5,病原学,4群A 痢疾志贺菌12个血清型有神经毒素(外毒素)最严重 B 福氏志贺菌最常见6个血清型和10个亚型C 鲍氏志贺菌18 个血清型D 宋氏志贺菌1 个血清型,。</p><p>10、传染病学,传染病的概念,各种病原体(pathogen)(各种病原微生物,各种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infectivity)的疾病病原微生物:病毒(virus)、细菌(bacteria)、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寄生。</p><p>11、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 传染病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 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 感染 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斗争的结果 3 共生状态 有些微生物 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p><p>12、疟疾malaria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原虫病 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 常有复发 三日疟每三日发作一次 恶性疟发热不规则 常无复发 严重者可导致脑型疟疾 概述 疟原虫 人。</p><p>13、中山三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高志良教授 1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 鼠疫(甲类): 14世纪欧洲,死亡2000万人,占欧洲人口总数的1/4;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亚欧美三大洲流行的鼠疫,导 致1000万以上的人死亡; 天花(甲类) :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造成1.5亿 人死亡; 1918年全世界大流行的流感,使4000万人死于非命。 2 1674年荷兰人Leeuwenhoek用自制的显微镜观 察到了微生物。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微生物。 1796年,英国的一位乡村医生Jenner 为一8岁男 孩接种了牛痘,从此发明了牛痘疫苗,使人类免于天 花的侵害。今天,天花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p><p>14、传染病学总论Introduction of Lemology,浙江大学 李兰娟,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认识突发或新发传染病,概 念,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感染:病原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感染病:感染后的临床或亚临床表现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条件致病菌 conditional (E. coli, Pseudomonas, Fungi)共生状态 commensalism,二、感染过程的表现,1.清除病原体 elimination of pathogen2.隐性感染 covert i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