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Tag内容描述:<p>1、新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复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清单】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评价(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元朝的中央机构 (5)秦汉、唐、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6)行省制度及其影响(7)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2)内阁制的确立及演变 (3)军机处的设立及其评价 (4。</p><p>2、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 北师大版必修1一、选择题1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宗法制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语“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可见汉高祖采用郡国并行制。汉高祖认为秦朝“前。</p><p>3、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昆明质检)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推行中外朝制度C地方。</p><p>4、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1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代(1)问题:汉初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造成王国与中央对抗。(2)解决: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2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了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措施影响军事把主要将领。</p><p>5、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尊重传统与寻求革新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 http:/www.zzone.cn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课标 内容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 要求 列举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 制度演变的特点; 列举郡国并行制和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 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考试 说明 汉初郡国并行制;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元朝的行省制度; 【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 http:/www.zzone.cn 中。</p><p>6、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 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 作了这样的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 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p><p>7、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的两对矛盾:,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郡县制,材料1:汉初,接秦之弊,丈夫从军。</p><p>8、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铜鼓中学历史教研组(一)教学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二)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三)知识结构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措施a.汉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影响: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易错点】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存制,但封国制的存在不利于加强中央集。</p><p>9、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三司、元朝中书省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之、州县两机制、节度使、行省和宣慰司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p><p>10、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忠奸难辨,君权与相权,官吏难选,选官制度,腐败难治,监察制度,地方难管,地方制度,皇帝的烦恼,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p><p>11、学习目标,1.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认识古代政治制度建设和创新对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性。,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中的重要矛盾之一,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一矛。</p><p>12、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备课资料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此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这三条线索来演变的。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1、汉代:背景:(1)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国两制:郡县制、封国制)秦:郡县制,完全中央集权汉: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2)王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