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理和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理和复习 1.回忆一下这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7节 整理和复习。分数乘法 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乘法及整理与复习。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三年级数学教案《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过程。《单元整理和复习》 目的要求。
单元整理和复习Tag内容描述:<p>1、课题 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 学教时间 2016 年 4 月 4 日 预期课时 1 学情 及教 学内 容分 析 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计算方法。培养 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 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 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3、提高计 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正确率。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p><p>2、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2 重点知识归纳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基本知识点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两个内项的积 2、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 比例 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 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做比例. 0.90.6 1.5 前项后项比值 5 6 2024 内项 外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比值不变 . 0.90.69( ) 3( ) 6 2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 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 积. 56 2024 ( )( )。</p><p>3、芙蓉学校芙蓉学校 梁拱铭梁拱铭 人教版(新课标)五 年级数学下册P101及 练习二十 看见这两个分数你想起了什么?我们这个单元都学 习了一些什么内容?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小数化成分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大小比较 分 数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分子、分母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 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 性质 约分 通分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 同分子分数 分子、分母都 不同的分数 分数和小数 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 分数化成小数 1 4 240.5 1 2 真 分 数。</p><p>4、整理和复习,P35 1.,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18,3,6,18,6,3,6,3,18,( )三得六。,2.,二,( )三得六。,P35 2,=2,=4,=4,=5,=3,=4,=6,=5,=6,(1)可以几次运完?,244 = 6 (次),(2)桃和梨一共有多少筐?,8 + 8 = 16 (筐),先提出问题,再解答。,P35 3.,P36 1. 看谁算得都对。,62 186 305 45,123 17 - 9 33 244,366 164 25 + 5 205,71 - 50 30 + 6 82 183,= 12,= 3,= 6,= 20,= 4,= 8,= 1,= 6,= 6,= 4,= 30,= 4,= 21,= 36。</p><p>5、学校(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检查时间: 验印 执教时间: 教学单元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总(15)课时课 题整理和复习第(15)课时教材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相应题目。教学准备、资源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基本环节一、谈话导入。上节课小朋友自己对这个单元。</p><p>6、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整理与复习导学内容:教科书P7879的内容导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导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导学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二、复。</p><p>7、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33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p><p>8、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理和复习 1.回忆一下这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和你 的同桌说一说。 2.自己动手整理这单元的内容。 一、知识梳理一、知识梳理 一、知识梳理一、知识梳理 思考: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是怎样 的?在笔算的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 中间或者末尾有0怎么办? 二、专项训练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要走8分钟。他家 距学校大约有多远?(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算的?) 2.每套桌椅坐2人,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做多 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算的?) 3.阳光小学每个年级。</p><p>9、第四课时】 整理和复习1、把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72389368510788477549288962、在里填上“”、“”或“”。9314 8715 6611884 9917 59143、看图列算式。答案:8715 78154、把得数填在花瓣上。14151617131416151312151413。</p><p>10、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7节 整理和复习,分数乘法 整理和复习,回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先将学过的知识呈现出来,再不断地补充完善,进而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求:,分数乘法,意 义,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分数,小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混合运算顺序: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一样。,乘法交换律,乘法结换律,乘法分配律,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比“。</p><p>11、整理与复习,笔 算 加 法,笔 算 减 法,连 加、连 减、加 减 混 合,知识点,笔算46与32的和、差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8,7,4,1,笔算加法和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比较“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找一找不同点,3,8,5,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笔算54与29的和、差,笔 算 加 法,8,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3,8,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7,笔 算 减 法,4,1,5,2,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比较加法和减法,4,1,5,2,3,8,8,7,相同数位对齐 从。</p><p>12、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复习,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P56 及练习十,长方体 正方体,本单元知识梳理,6,完全相同,12,长度相等,8,6,都相同,12,都相等,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6 个,12 条,8 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2、分别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S长=2ab+2ah+2bh =(ab+ah。</p><p>13、第三单元:乘法及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p><p>14、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三、统计与概率第2课时 统计与概率(二)【学习目标】 1. 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3.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4.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游戏公平方案。【学习过程】一、 知识梳理1.我们学过的统计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想一想,填一填,完成下表。统计量定义相同点不同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我们学过的关于可能性的知识有:____________________。</p><p>15、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三、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 统计与概率(一)【学习目标】 1. 能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习过程】一、 知识梳理1.我们学过的统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想一想,填一填,完成下表。名称特点及作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上面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写一写。二、专项训练1.完成课本 P109-110例1。2. 完成下面统计图。 通过以上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p><p>16、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第6课时 常见的量【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2. 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 、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自主完成下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相邻两个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____ __。2质量单位。(1)常见单位: 、 (2)。</p><p>17、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四、数学思考第3课时 数学思考(三)【学习目标】1利用等量代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相等的量可以用一个量来代替”的问题,培养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推理方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正确解决等量代换问题。【学习过程】1、 知识铺垫1.探索点数与连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3个点连成几条线段?5个点、6个点呢? 探索、整理后得出: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你有什么发现?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p><p>18、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第9课时 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能够系统清晰地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正确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吧!你可以采用画图,列表格等不同方法哦!整理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记录下来吧!我的问题: 。二、专项训练1.计算下面个图形的体积。2.解决问题。计算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说说你的思路!三、课堂达标1填空。(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 ),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