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则A∩B=(  )。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A.若a≤2。B.若a≥2。选B.因为集合A和集合B有共同元素2。所以A∩B={2。集合A={x|x&。【课时训练】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A.a+b&lt。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n B.∃n∈N。解析 将命题p的量词。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Tag内容描述:<p>1、课时分层训练(一)集合A组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6全国卷)已知集合A1,2,3,Bx|x29,则AB()A2,1,0,1,2,3B2,1,0,1,2C1,2,3D1,2Dx29,3x3,Bx|3x3又A1,2,3,AB1,2,3x|3x31,22(2015全国卷)已知集合A1,2,3,B2,3,则()AABBABCABDBADA1,2,3,B2,3,2,3A且2,3B,1A但1B,BA.3(2017潍坊模拟)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为() 【导学号:31222002】A1B2C3D4D由。</p><p>2、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基础题组练1(2019山西45校联考)“若a2或a2,则a24”的否命题是()A若a2,则a24B若a2,则a24C若2<a<2,则a2<4D若a2,则a2<4解析:选C.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之后可得否命题,故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2<a<2,则a2<4”故选C.2(2019湖北五校联考)已知直线l1:mx2y10,l2:x(m1)y10,则“m2”是“l1平行于l2”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由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得m(m1)1(2),得m2或m1,经验证,当m1时,直线l1与l2重合,舍去,所以“m2”是“l1平行。</p><p>3、课时作业 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在ABC中,“AB”是“sinAsin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正弦定理知2R(R为ABC外接圆半径)若sinAsinB,则,即ab,所以AB;若AB,则ab,所以2RsinA2RsinB,即sinAsinB,所以“AB”是“sinAsinB”成立的充要条件答案:C22019成都诊断命题“若ab,则acbc”的否命题是()A若ab,则acbcB若acbc,则abC若acbc,则abD若ab,则acbc解析:命题的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均否定,所以题中命题的否命题为“若ab,则acbc”,故选A.。</p><p>4、第1讲 集合及其运算1(2017高考全国卷)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1B2C3 D4解析:选B因为集合A和集合B有共同元素2,4,所以AB2,4,所以AB中元素的个数为2.2(2017高考北京卷)已知全集UR,集合Ax|x2,则UA()A(2,2) B(,2)(2,)C2,2 D(,22,)解析:选C根据补集的定义可知,UAx|2x22,2,故选C3(2017高考天津卷)设集合A1,2,6,B2,4,CxR|1x5,则(AB)C()A2 B1,2,4C1,2,4,6 DxR|1x5解析:选B因为A1,2,6,B2,4,所以AB1,2,4,6,又CxR|1x5,所。</p><p>5、课时训练】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选择题1(2018云南曲靖一中月考)“a0C1D<1【答案】A【解析】若a<0,b<0,则一定有ab<0.故选A.2(2018福建龙岩五校联考)已知命题p:“若xa2b2,则x2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a2b2,则x<2ab”B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2ab,则x<a2b2”C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D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答案】C【解析】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2ab,则xa2b2”,故A,B都错误;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故C正确,D错误3(2018山东陵县一中月考)若f(。</p><p>6、第2讲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相关概念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pq,但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如果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如果qp,且pq,则p是q。</p><p>7、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知识点考纲下载集 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理解命题的概念.了。</p><p>8、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1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3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高考AB卷 理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2015全国,3)设命题p:nN,n22n,则綈p为()A.nN,n22n B.nN,n22nC.nN,n22n D.nN,n22n解析将命题p的量词“”改为“”,“n22n”改为“n22n”.答案C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2014湖南,5)已知命题p:若xy,则xy,则x2y2.在命题pq;pq;p(綈q);(綈p)q中,真命题是()A. B. C. D.解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命题p是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故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綈q为真命题,则p(綈q)为真命题,綈p为。</p><p>9、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 与必要条件,-2-,-3-,-4-,知识梳理,双击自测,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 ,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 .,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真命题,假命题,-5-,知识梳理,双击自测,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的表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 ( 或 ). 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 . 在四种形式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 个.,等价,同真,同假,不等价,偶数,-6-,知识梳理,双击自测,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q,那么p是q的 ,q是p的 . (2)如果pq,qp,那么p是q。</p><p>10、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考纲传真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命题中的或、且、非叫做逻辑联结词(2)命题p且q、p或q、非p的真假判断pqp且qp或q非p真真真真假真假假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真2.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3全称命题、特称命。</p><p>11、第三节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逻辑联结词考纲传真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1)常见的全称量词有:“任意一个”“一切”“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2)常见的存在量词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一个”“某个”“有的”等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1)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 3命题的否定(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2)p或q的否定为:綈p且綈q。</p><p>12、第 1 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1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 教师 1 第第 1 章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考导航高考导航 江苏考纲解读江苏考纲解读 1 了解集合的含义 理解子集 交集 并集 补集的概念 2 了解。</p><p>13、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练习 理 A组基础达标练 1 2015福建高考 若集合A i i2 i3 i4 i是虚数单位 B 1 1 则A B等于 A 1 B 1 C 1 1 D 答案 C 解析 A i 1 i 1 B 1 1 所以A B 1 1 故选C 2 2016。</p>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相关PPT文档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相关DOC文档
全国高考数学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节集合课时分层训练文新人教A版.docx
2020版高考数学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分层演练.docx
2019版高考数学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教案理.doc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练习 理.DOC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相关PDF文档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教师版2012-10-21完成.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