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 10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m 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1)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Tag内容描述:<p>1、1 / 5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文自习】 【思维能力提高】 1、什么是内阁?内阁的职能在明朝有过哪些变化? 2、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3、清朝前期是怎样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的?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色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 / 5 【课堂巩固训练】 1、内阁制正式确立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明宣宗时 D明宪宗 2、 “ 。</p><p>2、1 / 10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m 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1)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 2)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 3)掌握军机处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它对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影响。 ( 4)理解中西君主制度不同的实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 1)联系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明清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必然性。 ( 2)通过辩论赛,比较 内阁制与宰相制之间的异同点。 。</p><p>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p><p>4、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8大同高一联考)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C )A秦始皇创立皇帝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解析从材料“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可知该学者评价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故选C项。2(2018南京高一检测)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下列关于明初六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六部分理全国政务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C六部的设置削弱了皇权D。</p><p>5、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基础巩固1.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的是( )A. 七国之乱 B. 安史之乱 C. 杯酒释兵权 D. 胡惟庸案2.明朝初年,在中央机构的设置问题上进行了自秦汉以来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那就是废除了丞相一职。当时的办事机构六部的运行方式是()A.直接向皇帝负责B.受命于内阁C.隶属于军机大臣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3.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A.御史大夫B.中书省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处4.内阁制度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标志着内阁制度发展到全。</p><p>6、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背景: 元朝丞相权势过重,朱元璋怀有戒心。 明初丞相胡惟庸擅权 。,2.措施:,1380年,诛杀胡惟庸; 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的同时,在地方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废行省,设“三司”,(行政),(监察),(军政),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二、内阁的出现,1.创立原因,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3.内阁的性质及作用,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议一议,内阁首辅=宰相,?,。</p><p>7、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高一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 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废行省 设三司 废丞相 权分六部 2 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 军机处的设置 3 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 理解。</p><p>8、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习目标 1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预习。</p><p>9、有人说 中国到目前为止 一共失去了三次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 第一次 是明清时期 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 第二次是19世纪末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 中国以改革和革命的失败而错失良机 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中国的内。</p><p>10、海门实验学校高一历史活动单 编制 刘正银 编号 02 时间 姓名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习目标 1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宰相制度的废。</p><p>1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黄宗羲,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活动一:明清时期皇帝为什么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明清两朝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原因和目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相权威胁皇权。,原因:,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一)中央:1.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p><p>12、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背景和目的 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统治阶级更加腐朽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 为稳定 巩固封建统治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地方设三司 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丞相胡惟。</p><p>1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1 背景 元朝丞相权势过重 朱元璋怀有戒心明初丞相胡惟庸擅权 2 措施 1380年 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 权分六部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的同时 在地方还采。</p><p>14、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坐落在江苏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 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 一是神道 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2003年 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一起被联。</p><p>15、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对明初设三司 废丞相史实的学习 理解这些措施使我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通过学习明朝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培养区分内阁制与宰相制的能力 2 通过对努尔哈赤 皇太极 康熙 雍正几朝政治制度的学习 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发展到了极端 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2 过程与方法 1 展示 明史职官志 等史料上关于明太祖设三司 废丞。</p><p>16、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该制度经过秦汉 隋唐 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 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代罢中书省 废丞相 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 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 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 明清两代 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 分理国政 直属皇帝 皇权兼并了相权 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教学目标。</p><p>17、秦朝(形成),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朝(加强),明清(顶峰),温故知新,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黄宗羲,(情景创设),明朝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第一。</p><p>18、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课重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本课难点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预习案 掌握子目题目 宏观把握教材 子目1 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子目2 内阁的出现 明朝皇权加强的产物 子目3 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雍正时期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梳理知识要点 微观把握教材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 原因 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 明太祖认为丞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