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与基本定律 第1节节 电路及电路模型 电路即电流的通路。电路分析基础。能用以求解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的习题。1、本课程(电工学)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1、本课程(电工学)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课程大作业10%。课程大作业10%。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Tag内容描述:<p>1、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与基本定律 第1节节 电路及电路模型 电路即电流的通路。 电路的结构形式和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 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的电路,比如夜景照 明电路;另一类是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的电路,比如手机。 *激励和响应 无论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的电路,还是实现信号 的传递和处理的电路,其中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和电流 称为激励,推动电路工作;激励在电路各部分所产生的 电压和电流则称为响应。所谓电路分析即分析激励与响 应之间的关系。 电路分析首先要建立电路模型。 I U E + - R0 R。</p><p>2、教育部制定的“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 了解一种电路分析软件 ,能用以求解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的习题。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习题 1-16习题 1- 22c习题 1- 29习题 1- 37b 习题 1-17习题 1- 22d习题 1- 30习题 1- 38 习题 1- 18习题 1- 22e习题 1- 31a习题 1- 39 习题 1- 19习题 1- 22f习题 1- 31b习题 1- 40 习题 1- 20习题 1- 23习题 1- 32习题 1- 41a 习题 1- 21a习题 1- 24习题 1- 33习题 1- 41b 习题 1- 21b习题 1- 25习题 1- 34习题 1- 42 习题 1- 21c习题 1- 26习题 1- 35 习题 1- 22a习题 1- 27习题 1- 3。</p><p>3、电路基础 总学时:64综合训练:12 讲课:48 课程设计:4 快速拉通全书知识点 囊括了多个知识点的综 合型题目的训练,穿插 在一些重要章节后面 课外完成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20 半期20 期末60 半期考试时间:第8周末 半期考试范围:8-4 一阶电路分析/三要素法 电路基础 答疑QQ:1009820577 姓名:刘娟秀 13551026540 实验室:现代光电测控及仪器实验室 在研项目:高速扫描仪、多轴工业机器人、 三维光学自动检测系统、大幅面扫描仪、 PCB外观机、PCB检孔机 地点:沙河校区 逸夫楼506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1.1电。</p><p>4、电工学 参考教材:电工学(秦曾煌) 电工学(唐介) 52学时理论教学12学时实验 直流电路:ch1 交流电路:ch2 动态电路:ch3 电动机: ch5 半导体:ch7 基本放大电路: ch8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ch9 直流稳压电源: ch10 组合逻辑电路 : ch11 时序逻辑电路: ch12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6464学时)学时) 学习方法 1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 方法 2 通过习题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 、培 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3 在实验中体会电学现象 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占30% 考试成绩占70% 六、作业 1、作业写在活页纸上,不用作业本 2、作业请学习。</p><p>5、电 工 技 术 一、电能的应用 电能应用在工业、农业及国民经济 各部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绪论 1. 电能的优越性 (1)便于转换 (2)便于传输 (3)便于控制 2. 不足之处 难于储存 二 、课程的目的和学习方法 目的获得电的基本理论知识,为 今后的学习和工程技术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掌握好物理概念(多看参考 书);多做习题。 三 、使用教材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五版 上册电工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 基本定律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电流流经的闭合路径(由电工设备和元件 组成)。 一. 电。</p><p>6、制作人:李明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集中培训课件-装备专业 钻井提速与工程质量控制 & 目 录 p电路中的物理量 p电路元件 p欧姆定律 p克希荷夫定律 p 。 讨论题 求:I1、I2 、I3 能否很快说出结果 ? 1 + + - - 3V 4V 1 1 + - 5V I1 I2 I3 电路的物理量 电池 灯泡 电流、电压、电动势 E I R U + _ 负载 电源 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 物理量的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假设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物理量的实际正方向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电池 灯泡 I RUab。</p><p>7、电工与电子技术C,主讲:赵艾萍,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高教出版社,1、本课程(电工学)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2、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结合作业、自学、撰写大作业等形式,3、成绩如何算?,平时作业20, 课程大作业10, 期末考试70。,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 电路模型,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 欧姆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6 基尔霍夫定律,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2) 实现信。</p><p>8、电工学(上册),电 工 技 术,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绪 论,一、课程的地位和主要内容,电工电子技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 的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电工技术 (上册),电子技术 (下册),电路分析基础,磁路与电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二、电工技术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教学内容:,电路分析基础:直流电流、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电机与继电控制系统:磁路、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内容特点:,电路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电机与继电控制系统:是一门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一系列。</p><p>9、电工与电子技术C,主讲:赵艾萍,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高教出版社,1、本课程(电工学)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2、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结合作业、自学、撰写大作业等形式,3、成绩如何算?,平时作业20, 课程大作业10, 期末考试70。,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 电路模型,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 欧姆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6 基尔霍夫定律,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2) 实现信。</p><p>10、1 1 1 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与电路模型 1 2 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 1 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重点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重点 1 4 受控源受控源 1 5 电路中的基本连接方式 电路中的。</p><p>11、1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返回 1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 3电功率 1 4电 阻 元 件 1 5 电压源和电流源 1 6基 尔 霍 夫 定 律 1 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p><p>12、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第一节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电阻元件和电源元件的伏安特性 第三节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 第四节电路的工作状态 本章要求 1 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p><p>13、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返回 2 学习目标 l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 电压定律 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电路的分析计算 l深刻理解支路上电流 电压参考方向及电流 电压间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 l理解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以及它们与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区别 l正确运用等效概念和方法来化简和求解电路 l了解受控源的特性 会求解含受控源的电路 3 1 1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 1电路及其功能 实际电。</p><p>14、电路分析,主编 吴安岚副主编 智贵连 编写组 : 吴安岚 智贵连 姬昌利 李博森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9、版,内容简介 本教材理论推导从简,计算思路交待详细,概念述明来龙去脉,增加例题数量和难度档次,章节分 “重计算”及“重概念”两类区别对待,编排讲究逐步引深的递进关系,联系工程实际,训练动手能力,尽力为后续课程铺垫。借助类比及对偶手法,语言朴实简练,图文印刷结合紧密,便于自学与记忆。</p><p>15、1,电路分析基础,讲授教师:于鹏,2,绪论,课程简介,重要意义 专业基础课 从通识知识到专业知识的跨越 前导学科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 后继学科 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学 多数电类专业课程,3,主要内容 研究电路理论的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为学习电气工程技术建立理论基础 课本:电路 邱关源 任务: 保证出勤 课后作业(每人两册作业本,全班统一格式,写好姓名学号。作业抄题写清序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