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1、进一步了解线段与角的度量、表示、比较。第一节 线段、射线和直线。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2.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策略。4.1 线段、射线、直线。1.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体会角的大小比较和线段长短比较方法的一致性。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Tag内容描述:<p>1、本章归纳总结,基本概念:,1.直线:,A,B,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a,表示为:直线a.,2.射线:,O,M,表示为:射线OM,注意端点字母一定要写在前边.,表示为:射线m,m,3.线段:,AB,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A.,m,表示为:线段m,4.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5.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p><p>2、教学重点: 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角平分线的概念 。 教学难点: 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大小关系。 情境导入: 思考问题? 还记得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吗? 类似地,你能比较角的的大小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转一转:观察 思考 A OB A OB A OB O C D O A B D O C (1)(2)(3) 议一议: 角的大小比较的主要方法: 1 度量法 2 重叠法: A(C) B(D) O (2) AOB=COD A C O (1) AOBCOD B(D ) C A 议一议: 角的大小比较的主要方法: 1 度量法:是用量角器量出他们的度数,再进 行比较。 2 重叠法:是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条边重合, 另一条边放在重合边的同侧,。</p><p>3、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基本平面图形一、复习预习1、 经过一点可以画 直线,经过两点能画直线,只能画 2、 线段___可以无线延伸,射线可以向___个方向无线延伸,直线可以向___个方向无线延伸。线段有____种表示方法,射线有____种表示方法,直线有____种表示方法,其中只有________是可以度量的。 3、两点之间_______最短。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4、(1)角是由两条 组成, 顶点。两条。</p><p>4、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基本平面图形一、复习预习1、写出下列图形的名称名称顶点数对角线数内角数其中多边形的_______和对角线数相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扇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心角。3、正多边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线段与角的度量、表示、比较。2、能用数学符号表示角、线段。学习过程:一、复习(阅读教材P126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一)、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 射线和直线的比较概念图形表示方法向几个方向延伸端点数可否度量线段射线直线2、两个结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线段的中点线段。</p><p>6、数学专题之【精品导学案】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第一节 线段、射线和直线【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 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模块一 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2(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p><p>7、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1.给出下列图形,其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延长线段AB到C,使BCACB.反向延长线段AB,得到射线BAC.取直线AB的中点D.连接A,B两点,并使直线AB经过C点3.小红家分了一套住房,她想在自己房间的墙上钉一根细木条,挂上自己喜欢的装饰物,那么小红至少需要几根钉子使细木条固定()A.1根 B.2根 C.3根 D.4根4.根据图形填空:点B在直线上,图中有条线段,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条.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用数学知识解释其中。</p><p>8、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1.给出下列图形,其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延长线段AB到C,使BCACB.反向延长线段AB,得到射线BAC.取直线AB的中点D.连接A,B两点,并使直线AB经过C点3.小红家分了一套住房,她想在自己房间的墙上钉一根细木条,挂上自己喜欢的装饰物,那么小红至少需要几根钉子使细木条固定()A.1根 B.2根 C.3根 D.4根4.根据图形填空:点B在直线上,图中有条线段,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条.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用数学知识解释其中。</p><p>9、4.2 比较线段的长短课题4.2 比较线段的长短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新 授授课教师教师寄语: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有效1.能借助于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策略,学习开始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3.在探究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标要求:理解线段的性质.二、温馨提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p><p>10、4.1 线段、射线、直线课题4.1 线段、射线、直线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新 授授课教师教师寄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有效1.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2. 通过识图、辨析、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过程,发展几何意识、合情推理和探究意识;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联想、猜想等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标要求: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及表示方法二、温馨提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学习。</p><p>11、4.4 角的比较课题4.4 角的比较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新 授授课教师教师寄语: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有效1. 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过程,体会角的大小比较和线段长短比较方法的一致性;2.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大小;3.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课标要求: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了解角平分线.二、温馨提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重点:角的两种比较方法、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角的平分线定义学习难点:角平分线定义的各。</p><p>12、第四章 回顾思考课题第四章 回顾思考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复 习授课教师教师寄语: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一、学习目标:1. 构建本章的基本知识框架,从而对本章的基本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2. 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二、温馨提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进行总结,构建本章知识网络学习难点: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三、知识清单:1. 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及区别:联系:。</p><p>13、基本平面图形一、选择题1如图,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图是(B)A BC D2植树时,为了使同一行树坑在一条直线上,只需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其中的数学道理是(D)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射线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若C90,A2530,则CA的结果是(D)A7530 B7430C6530 D64304下列换算中,错误的是(A)A83.58350 B47.28471648C1652416.09 D0.259005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p><p>14、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课题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新 授授课教师教师寄语: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有效1.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3. 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 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课标要求: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二、温馨提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p><p>15、4.3 角 课题 4.3 角 主备 审阅 七年级数学组 时间 课型 新 授 授课教师 教师寄语: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有效 1. 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p><p>16、角的比较,.,教学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角平分线的概念。,教学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大小关系。,.,情境导入:,.,思考问题?,.,还记得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吗?,类似地,你能比较角的的大小吗?与同伴进行交流。,转。</p><p>17、4 3 角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际情境 理解角的有关概念 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2 会进行角的度量 以及度 分 秒的互化 来源 学科网 3 进一步认识锐角 钝角 直角 平角 周角及其大小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学会角。</p><p>18、4 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 正多边形 弧 扇形等有关概念 2 了解多边形的对角线 会利用对角线分割多边形 3 了解圆心角的概念 会借助圆心角求扇形的面积 学习重点 掌握正多边形的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