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
集合A={1。集合A={1。则b∉B B.若a∈A。C.若b∈B。则a∉A D.若b∉B。全国卷Ⅲ]已知集合A={x|x-1≥0}。∵A={x|x-1≥0}={x|x≥1}。高考全国卷Ⅱ)设集合A={x|x2-5x+6&gt。B={x|x-1&lt。选A.因为A={x|x2-5x+6&gt。A.∀x∈(0。A∪B。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Tag内容描述:<p>1、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课时达标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理解密考纲本考点考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一般以不等式、函数、方程为载体),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排在靠前的位置,题目难度不大一、选择题1已知全集U1,2,3,4,5,6,7,集合A1,3,5,6,则UA(C)A1,3,5,6B2,3,7C2,4,7D2,5,7解析:由补集的定义,得UA2,4,7,故选C2设集合Mx|x2x,Nx|lg x0,则MN(A)A0,1B(0,1C0,1)D(,1解析:Mx|x2x0,1,Nx|lg x0x|0<x1,MNx|0x1,故选A3已知集合Ay|y|x|1,xR,Bx|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p><p>2、考点测试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小题1命题“若aA,则bB”的否命题是()A若aA,则bB B若aA,则bBC若bB,则aA D若bB,则aA答案B解析由原命题与否命题的定义知选B.2命题“若a2b20,a,bR,则ab0”的逆否命题是()A若ab0,a,bR,则a2b20B若ab0,a,bR,则a2b20C若a0且b0,a,bR,则a2b20D若a0或b0,a,bR,则a2b20答案D解析写逆否命题只要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并分别否定条件与结论即可3命题“若x23x40,则x4”的逆否命题及其真假性为()A“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B“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C“若x4,则x23x40”为假命。</p><p>3、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 、 .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 或 两种, 用符号 或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方法: 、 、 . (4)常见数集的记法,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属于,不属于,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N,Z,Q,R,N* (或N+),知识梳理,考点自测,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AB(或BA),AB(或BA),A=B,知识梳理,考点自测,3.集合的运算,x|xA或xB,x|xA,且xB,x|xU,且xA,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2.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3.补集的性质:A(UA)=;A(UA)=U;U(UA)=A;U。</p><p>4、课时作业 1集合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已知集合Ax|x10,B0,1,2,则AB()A0 B1C1,2 D0,1,2解析:Ax|x10x|x1,AB1,2故选C.答案:C22019合肥检测已知集合Ax|2<x<3,集合Bx|x<1,则AB()A(2,1) B(2,3)C(,1) D(,3)解析:由集合Ax|2<x<3,Bx|x<1,得ABx|x<3,选D.答案:D3已知a,bR,若a2,ab,0,则a2 019b2 019为()A1 B0C1 D1解析:由已知得a0,则0,所以b0,于是a21,即a1或a1,又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1应舍去,因此a1,故a2 019b2 019(1。</p><p>5、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教师用书 文 北师大版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常见的全称量词有“所有”“每一个”“任何”“任意一条”“一切”等(2)常见的存在量词有“有些”“至少有一个”“有一个”“存在”等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1)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3命题的否定(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2)p或q的否定:非p且非q;p且q的否定:非p或非q.4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命题中的“且”、“或”、“非”。</p><p>6、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2019常州调研测试)设集合A1,0,1,B0,1,2,3,则AB________ . 解析:由A1,0,1,B0,1,2,3,可知AB0,1答案:0,12(2019江苏省名校高三入学摸底卷)已知全集UxN|(x1)(x5)0,集合A1,3,4,则UA________解析:全集U0,1,2,3,4,5,则UA0,2,5答案:0,2,53设集合Ix|3<x<3,xZ,A1,2,B2,1,2,则A(IB)________解析:因为集合Ix|3<x<3,xZ2,1,0,1,2,A1,2,B2,1,2,所以IB0,1,则A(IB)1答案:14(2019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设集合A1,3,Ba2,5,AB3,则AB________解析。</p><p>7、考点测试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高考概览考纲研读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一、基础小题1命题“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正数”的否定为()A所有实数的平方都不是正数B有的实数的平方是正数C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是正数D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不是正数答案D解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知,把“所有”改为“至少有一个”,“是”的否定为“不是”,故命题“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正数”的否定为“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不是正数”,故选D2若命。</p><p>8、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3-,-4-,知识梳理,双击自测,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 、 .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 或 关系,用符号_______或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 、 、图示法. (4)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或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元素,集合,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属于,不属于,列举法,描述法,N,N*,N+,Z,Q,R,-5-,知识梳理,双击自测,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 (或 ). 性质:AA;A;若AB。</p><p>9、必修第一章,选修21第一章(理) 必修第一章,选修11第一章(文),第一节 集合,一、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 、 2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 和 两种,表示符号为 和 . 3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4. 集合的表示法: 、 、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属于,不属于,N,N*或N,Z,Q,R,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表示,或,非空集合,AB,AB,BA,(B),三、集合的基本运算,AB,AB, x | x A 或,x B ,且 x B , x | x A, x | x U 且 x A ,1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M1,0,1和Nx|x2x0关系的韦 恩(Venn)图是 (。</p><p>10、第1讲 集合及其运算基础题组练1(2019高考全国卷)设集合Ax|x25x60,Bx|x10x|x3或x<2,Bx|x1<0x|x<1,所以ABx|x<1,故选A.2设集合Mx|x2k1,kZ,Nx|xk2,kZ,则()AMNBMNCNMDMN解析:选B.因为集合Mx|x2k1,kZ奇数,Nx|xk2,kZ整数,所以MN.故选B.3(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已知集合Ax|x22x30,Bx|yln(2x),则AB()A(1,3)B(1,3C1,2)D(1,2)解析:选C.Ax|x22x30x|(x。</p><p>11、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课时规范练(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5页)A组基础对点练1命题“x0(0,),ln x0x01”的否定是(A)Ax(0,),ln xx1Bx(0,),ln xx1Cx0(0,),ln x0x01Dx0(0,),ln x0x012命题“xR,|x|x20”的否定是(C)AxR,|x|x20BxR,|x|x20Cx0R,|x0|x0Dx0R,|x0|x03(2018济南一模)若命题“p或q”与命题“非p”都是真命题,则(D)A命题p与命题q都是真命题B命题p与命题q都是假命题C命题p是真命题,命题q是假命题D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4已知命题p:x0,总有(x1)ex1,则p为(B)Ax00,使得(x01)ex01Bx00,使。</p><p>12、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时规范练(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3页)A组基础对点练1(2018高考天津卷)设xR,则“x38”是“|x|2”的(A)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x38,得x2,则|x|2,反之,由|x|2,得x2或x2,则x38或x38.即“x38”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2(2016高考四川卷)设p:实数x,y满足x1且y1,q:实数x,y满足xy2,则p是q的(A)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函数f(x)在xx0处导数存在若p:f(x0)0,q:xx0是f(x)的极值点,则(C。</p><p>13、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时规范练A组基础对点练1(2018北京卷)设a,b,c,d是非零实数,则“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B)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在命题p的四种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记为f(p),已知命题p:“若两条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平行,则a1b2a2b10”那么f(p)等于(B)A1B.2 C3D.43设mR,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D)A若方程x2xm0有实根,则m0B若方程x2xm0有实根,则m0C若方程x2xm0没有。</p><p>14、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课时规范练A组基础对点练1(2018威海二模)已知命题p:“ab,|a|b|”,命题q:“x00”,则下列为真命题的是(C)Apq B.pqCpq D.pq2命题“x0(0,),ln x0x01”的否定是(A)Ax(0,),ln xx1Bx(0,),ln xx1Cx0(0,),ln x0x01Dx0(0,),ln x0x013命题“xR,|x|x20”的否定是(C)AxR,|x|x20 B.xR,|x|x20Cx0R,|x0|x0 D.x0R,|x0|x04(2017高考山东卷)已知命题p:xR,x2x10;命题q:若a2<b2,则a<b.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B)Apq B.p¬。</p><p>15、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课时达标一、选择题1设集合A1,2,3,B2,3,4,则AB()A1,2,3,4 B1,2,3C2,3,4 D1,3,4答案 A解析 依题意得AB1,2,3,4故选A.2(2017全国卷)已知集合Ax|x2,Bx|32x0,则()AAB BABCAB DABR答案 A解析 因为Ax|x<2,B,所以AB,ABx|x<2故选A.3(2018全国卷)已知集合A,则RA()Ax|1x2 Bx|1x2Cx|x1x|x2 Dx|x1x|x2答案 B解析 由x2x20得Ax|1或x2,所以RAx|1x2故选B.4(2018天津卷)设全集为R,集合Ax|0x2,Bx|x1。</p><p>16、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课时达标一、选择题1设集合A1,2,3,B2,3,4,则AB()A1,2,3,4 B1,2,3C2,3,4 D1,3,4A解析 依题意得AB1,2,3,4故选A.2(2017全国卷)已知集合Ax|x2,Bx|32x0,则()AAB BABCAB DABRA解析 由Ax|x<2,B得AB,ABx|x<2故选A.3(2018全国卷)已知集合A,则RA()Ax|1x2 Bx|1x2Cx|x1x|x2 Dx|x1x|x2B解析 由x2x20得Ax|x1或x2,所以RAx|1x2故选B.4(2018天津卷)设全集为R,集合Ax|0x2,Bx|x1,则A(RB。</p><p>17、1.3 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2-,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1.命题,真假,-3-,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的表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 ( 或 ). 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 .,等价,同真,同假,不等价,-4-,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充分,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5-,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4.常用结论 (1)在四种形式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0或2或4. (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 q是 p的充分不。</p><p>18、1.2 不等关系及简单不等式 的解法,-2-,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法则,=,-3-,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2.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bbb,bc . (3)可加性:aba+c b+c;ab,cda+c b+d. (4)可乘性: ab,c0ac bc;ab,cb0,cd0ac bd. (5)可乘方:ab0an bn(nN,n1).,ac,-4-,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5-,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4.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x|xx2或xx1,x|x1xx2,-6-,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5.(x-a)(x-b)0或(x-a)(x-b)0型不等式的解法,x|xa,x|xa,x|axb,2,-7-,知识梳理,双基自测,3,4,1,5,1.下列结论。</p><p>19、第1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 集 合,栏目导航,课堂题型全突破,真题自主验效果,课前知识全通关,互异性,列举法,描述法,答案,N,答案,元素,至少,BA,答案,相同,不含,子集,AB,答案,且,且,或,不,AB,AB,或,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解析答案,解析答案,集合的基本运算,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