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本规范包括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筛查(策略及方法)、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脂蛋白a增高对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断意义的探究 戴碧云。探讨脂蛋白a(Lpa)增高对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断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 一、病史 病史对诊断冠心病相当重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Tag内容描述:<p>1、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 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 脂质沉着 纤维组织增生 形成脂质条纹及斑块而导致管腔狭窄乃至阻塞 使所支配的器官发生缺血性病变 动脉壁弹性减弱易于破裂 在我国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近年也明显增加 因而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病理复杂 本类药物涉及面较广 血脂 血浆脂质 包括 以胆固醇酯 C。</p><p>2、第一章 前 言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外周血管病、它具有发病率高 (老年人发病率接近 45%),死亡威胁大(死亡率 40%) 的特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超过肿瘤跃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饮食结构和 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目前已 经 占 到 全国总死亡人数的 1/2。如果不提高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的话 ,长此以往 , 到 2020 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 人数 将再增加 50%。有研究预测,到 2020 年全球范围内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数有 可。</p><p>3、心通口服液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药效学研究心通口服液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药效学研究更新日期:2011-01-24 点击: 张玉芝 摘要:心通口服液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软坚化痰之功能,多年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动物试验表明:心通口服液高剂量组、维生素E组、脉安冲剂组,均能使高脂大鼠的CH,TG值降低(P0.01),心通口服液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还。</p><p>4、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及中医临床路径探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刘中勇,病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的经典论著中,脉属“奇恒之腑”,为气血之通道,附属于心,无独立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也无“动脉粥样硬化”之称,但是以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和临床体征,在中医文献中早有阐述,涉及“眩晕”、“头痛”、“中风”、“胸痹”、“真心痛”、“痰浊”、“脉痹。</p><p>5、Atherosclerosis一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ndAtherosclerosis(AS)AS:指动脉某些部位的内膜下有脂质沉积,同时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硬化性斑块(atheroscleroticplaque),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故称粥样硬化。病理学术语。</p><p>6、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周洁,CaseReport,朱某,男,57岁。半年前,提水时突感胸骨后疼痛,同时伴左肩、左上臂疼痛,并有气急、肢体冷、面色苍白,出冷汗,经休息后缓解。以后,每当劳累后,上述症状时有发生并有加重。在医院检查时发现,血总胆固醇、脂蛋白。数周前上楼后,胸骨后剧痛,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泡沫痰,今晨解大便时,突然昏倒。</p><p>7、1,泛指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的一类疾病。,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有粥样斑块形成(多见)。细动脉硬化: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见于高血压病。动脉中层钙化(Monckeberg动脉硬化):是一种以肌型动脉中层钙盐沉着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动脉硬化。(少见),动脉硬化分类,3,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4,动脉粥样硬化A。</p><p>8、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09版),1、前言,我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不利。2002年公布的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表明,我国烟民达3.5亿,被动吸烟5.4亿,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4000万,肥胖6000万,超重2亿。1992年至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40.7和97.2。</p><p>9、项目名称: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其诊治与干预的基础研究 首席科学家: 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起止年限: 托部门: 卫生部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本项目旨在从我国 合系统生物医学观念和手段 ,针对在 述 展和转归的规律 ,揭示血管重塑和 结合临床研究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 策略及防治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积极推进临床转化。 五年预期目标: 阐明能量限制和特殊饮食,脂质代谢紊乱和含硫氨基酸家族等因素影响 步阐明血管重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分子机制。 寻找出 1建立其检测方法和预。</p><p>10、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防治方法 (2012-07-05 20:59:19)转载标签: 杂谈王坦 摘要关键词本文所用英文词汇译义一. 斑块形成原因二. 影响斑块病理变化的因素三. 对斑块治疗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四. 斑块是可修复、可逆转,高龄老人斑块更易稳定五 斑块。</p><p>11、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治疗方法,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伴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冠状动脉下肢血管颅外颈动脉,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1),糖尿病使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非糖尿病患者7年发生首次心梗发生率3.5%糖尿病患者为20%非糖尿病患者再梗或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18.8%糖尿病患者为45%,冠心病(2),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心梗和死亡率增高。7年内第一。</p><p>12、第二十七章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Lipid-modulatingandAntiatheroscleroticDrugs,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由于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官腔狭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高血糖等,内皮损伤,Pt聚集。</p><p>13、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 ( 2017 年 县 医院 适用 版) 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诊断依据。 1 临床发作特点:通常无症状。 2心电图表现:静息心电图通常正常。 3心肌损伤标记物 /辅助检查: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 4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静脉推注或滴注药物行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无心室壁节段活动异常(超声心动图)或无心肌放射性核素摄取减低。 5. 影和磁共振显像,尤其应用 64 排或以上 ,能较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近段的解剖,可以作为。</p><p>14、动脉粥样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门诊患者。 一、动脉粥样硬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诊断: 第一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 码: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中的诊断标准(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年)及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血管早期病变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草案( 2006 年)。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动脉粥样硬化协作组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常见证候: 痰瘀痹阻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p><p>15、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 13版)中的诊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及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血管早期病变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草案( 2006年),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查,进行诊断。 ( 1)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多与受累器官有关。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患者多形体肥胖,饮食肥甘厚味,嗜烟酒。 中年以上渐出现脑力体力减退,头晕或头痛,胸闷胸痛,或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应考虑有发生本病可能。 ( 2)辅助检查 血脂异。</p><p>16、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 浅析从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辉,郭利平,姜民,周王谊,李晶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毒贯穿 发病、病理变化以及并发症全过程当中。清热解毒类中药通过降血脂拮抗内皮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消炎的目的。认为辨证与方药方面应考虑到毒邪的作用,以解毒为大法,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关键词】 毒邪 动脉粥样硬化 清热解毒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因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 为, 血。</p><p>17、血脂调节与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 北京国健药物研究院 2 心脑血管 疾病已经成为 我国人群的 第 1位死亡 原因 ,占总死亡原因的 41%,我国每年约有 350万人 死亍心脑血管 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 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 3 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通过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产生巨大影响 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 控制血压 高血脂 调节血脂 高血糖 控制血糖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冠心病、脑卒中 5 大量的研究证实血清 总。</p><p>18、1 / 7 探讨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组织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 (Res)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组织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 70只,随机分为 5 组:正常组、病理对照组、病理 +低剂量 Res组 (4 mgkg -1d -1) ,病理 + 中 剂 量 Res 组 (8 mgkg -1d -1)、病理 +高剂量 Res 组 (16 mgkg -1d -1)。分笼饲养 12 周后,取左心室尖部心肌组织。 H-E 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尖部细胞凋亡率,半定量 RT-PCR 检测 bax、 bcl-2 的 mRNA 变化。 结果 H-E染色下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不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