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
凡能被动物用以维第一章动物营养概述第一节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比较二、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三、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四、动物体和植物性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已知的化学元素中。第一节动植物元素组成比较。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消化利用过程中的损失形式。
动物营养Tag内容描述:<p>1、维生素与动物营养,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1.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2.抗应激作用 3.激发和强化机体的免疫机能4.提高动物繁殖性能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6.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疫病 7.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特点: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吸收:需要脂肪存在 肠道不断随水吸入贮存:可贮存于体内 没有贮存排泄:通过胆汁从粪中排出 随尿排出生理作用:有特定的作用 主要与能量传递有关毒性:过量会中毒 相对毒性较小,维生素的分类1.脂溶性维生素(4种):VA (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 VD (抗佝。</p><p>2、动物营养遐想四则 张子仪 2012年1月5日 SKLAN 提要 一、微观与宇观耗散结构的精准预测 二、基础与应用同步距离的逼近 三、测不准相对参数的时效趋零 四、动态数学模型的与时俱进 一、微观与宇观耗散结构的精准预测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度关注点 623讲话 基础学科与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科学与技术;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 微观与宇观的统一;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 摘自胡锦涛2008.6.23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之间的交 叉融合 科学时报2009.1.2 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战略思维 n20-30亿人从小康现代化 n资源消耗型循环型再。</p><p>3、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第一节 饲料的营养物质及消化吸收一、饲料与动物体的组成1饲料中营养物质分类:按照常规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CP)、粗脂肪或乙醚浸出物(EE)、粗纤维(CF)和无氮浸出物(NFE)六种成分。六种成分间相互关系如下:,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2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1)植物性饲料都含粗纤维,而动物没有。(2)植物性饲料中的粗蛋白质中包括氨化物,而畜体组成中除体蛋白外,只含有游离氨基酸和某些激素。此外,动、植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不同。(3)绝大多。</p><p>4、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自学考试题(考题 1)选择题1Van Soest(1976)建议用 ND、ADF、ADL 作为测定饲料中纤维性物质的指标,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什么的计算误差( 2 )粗蛋白质 无氮浸出物 粗灰分 粗脂肪2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4 )钙 磷 钾 硒3某 饲粮中蛋氨酸含量为 0.75%,仔猪对蛋氨酸的需要量为 1.0%,则该饲粮中蛋氨酸的化学评分为( 3 )25 50 75 2004能量饲 料的特点 ( 2 )粗纤维大于 20%,粗蛋白小于 20% 粗纤维小于 18%,粗蛋白小于 20%粗纤维小于 18%,粗蛋白大于 20% 粗纤维大于 18%,粗蛋白小于 20%5饲 料按国 际分 类法可分为多。</p><p>5、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ADF: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NDF: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可溶物)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法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法)由德国Hanneberg 1864年提出,即水分(或干物质)、。</p><p>6、第一章动物营养概述,第一节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比较二、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三、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四、动物体和植物性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已知的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有60多种,其中以C、H、O、N含量最多,占动植物体元素总重量的95%以上,矿物元素约占5%。动植物体的元素组成比例差异大。,一、动植物体的元素组成,必需化学元素:约20种,其中:,非矿物元素(有机元素。</p><p>7、第五章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 食品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价值 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 一 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 接近人体需要 价值越高 二 营养素的质量 优劣体现在营养素可被消化利用的程度上 三 营养素在加工烹调过程中的变化 一 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 二 了解在加工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 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三 指导选购食品和合。</p><p>8、第六章能量与动物营养,重点掌握饲料总能、可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的概念。掌握动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消化利用过程中的损失形式,能量利用效率的表达方式以及日粮水平在动物饲养上的意义。,1,特选课件,第六章能量与动物营养,第一节能量来源及能量单位第二节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第三节饲料能量的效率,2,特选课件,第一节能量来源及能量单位,一、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与衡量单位(一)能量。</p><p>9、动物营养学 主讲 徐奇友东北农业大学 第十八章繁殖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营养与动物繁殖第二节繁殖中母畜和胎儿生理规律第三节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第四节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营养与动物繁殖 营养对初情的影响营养对排卵的影响营养对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的影响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营养对产后发情间隔的影响营养对中长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一 营养对初情的影响 动物初性期的出现时间与动物种类和品种有关 猪 影响猪的初。</p><p>10、维生素与动物营养,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1.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2.抗应激作用3.激发和强化机体的免疫机能4.提高动物繁殖性能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6.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疫病7.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特点: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吸收:需要脂肪存在肠道不断随水吸入贮存:可贮存于体内没有贮存排泄:通过胆汁从粪中排出随尿排出生理作用:有特定的作用主要与能。</p><p>11、2019/12/7,1,第一章动物营养原理,畜牧学概论,第一节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2019/12/7,2,主要内容:、基本概念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瘤胃氮素循环、过瘤胃蛋白、蛋白质降解率、VFA。</p><p>12、水产动物营养 填空题 1 哪种动物中有胃 对虾 2 小 肠 是消化道中最重要的消化部位 3 蛋白质一般可分为 纤维蛋白 球状蛋白和结合蛋白 三大类 4 鱼类的必须氨基酸有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色。</p><p>13、第十章动物营养研究方法 内容 第一节化学分析法第二节消化实验第三节代谢试验第四节平衡实验第五节饲养实验第六节化学预测法 第一节化学分析法 一 营养物质的分析 三 动物组织和血液理化成分分析 二 抗营养因子分析 作用 为判定动物营养状况 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 分类 营养物质的分析 抗营养因子分析及动物组织和血液理化成分分析 一 营养物质的分析 概念 应用物理 化学原理和方法对饲料。</p><p>14、实用文档 动物营养学 1 营养 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 修补体组织 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 养分 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 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p><p>15、动物营养复习题2008一、填空题: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 )( )( );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作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 )可能引起硫缺乏;引起动物贫血症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 )、( )等和维生素( )、( )等;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 )或维生素( );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 ),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或微量元素( );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是人的( )、禽类的( )和狐狸的( );饲料中核黄素大多以( )和( )形式存在;烟酸(尼克酸)主要以辅酶( )和( )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