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阶段教学分析。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高二化学选修四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A、PH=7的溶液 B、C(H+)。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高二化学选修4Tag内容描述:<p>1、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14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反应热 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14、规定:吸热反应:H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燃料的燃烧 C+CO2 , H2+CuO酸碱中和反应 C+H2O金属与酸 Ba(OH)2.8H2O+NH4Cl大多数化合反应 CaCO3高温分解大多数分解反应小结: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2、反应。</p><p>2、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阶段教学分析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本专题的地位高中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部分,由于是学习较系统的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知识内容本身抽象复杂,知识要求高和理论性强等特点,历来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专题继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p><p>3、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已知在25 、101 kPa下,0.5 mol辛烷C8H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2 759 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18(l)O2(g)=8CO2(g)9H2O(g)H48.40 kJmol1BC8H18(l)O2(g)=8CO2(g)9H2O(l)H5 518 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p><p>4、第二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分别是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BSO2为0.25mol/LCSO2、SO3(g)均为0.15mol/LDSO3(g)为0.4mol/L2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 I2(aq)I(aq)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p><p>5、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综合练习(选择题)1、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O2(g)=SO2(g)H2O(g)H1 2H2S(g)SO2(g)=S2(g)2H2O(g)H2H2S(g)O2(g)=S(g)H2O(g)H3 2S(g)=S2(g)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H4(H1H23H3) BH4(3H3H1H2)CH4(H1H23H3) DH4(H1H23H3)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A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H2O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8 kJ/molB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890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O2(g)=CO2(g)H2O(l)H445 kJ/molC已知2C(s)O2(g。</p><p>6、化学选修4全书总复习提纲绪言1、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2、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活化能的大小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但对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并无影响。第一章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多数化合反应3、常见的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 2NH4Cl(s)B。</p><p>7、高二年级周考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1319每小题有一个或者两个选项正确,错选或多选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 B C D2.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液态水气化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p><p>8、高二理科化学选修四期末考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答案请做在卷I答题卡和第II卷上。2可能需要的原子量: H1 C12 O16 N14 S32 Cl35.5Na23 Mg24 Al27 K39 Fe56 Zn65 Cu64 Ag108第I卷(54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BCD2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p><p>9、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章节知识点梳理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2焓变(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 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H表示,单位都是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放热)H 为“+”或H 0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p><p>10、高二化学第一次质量检测题一、选择题:(45分)1.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2.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 )。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质量 D物质的量3.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p><p>11、基于培养化学学科基本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研究近况: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文献名搜索中国知网经过分析筛选有几篇文章是有关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本节的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第一种教学设计是依托教材实验为基本素材,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落实新课标的相关目标的达成。陈颖等以选修四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实验2-2为素材,引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形成对控制变量法基本概念的准确认识,把握控制变量实验的。</p><p>12、xxxXXXXX学校学校XXXX 年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年级 xx 班级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填空 题 二、选择 题 三、实验, 探究题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1、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 a;X、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 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 X、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 NaCl 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 液。 电解池中 X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p><p>1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练习一、-t图像或c-t图像1. -t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练习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 H0, 填写改变的条件及平衡移动的方向。t1时, ,平衡向 移动。t2时, ,平衡向 移动。t3时, ,平衡向 移动。t4时, ,平衡向 移动。小结:改变 条件,图像一点保持连续;改变 ,两点突变,_____________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而平衡不移动。【练习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p><p>14、高二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参考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热 B.加压 C.加负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3、下列变化的熵变大于零的是 AH2O(l) H2O(g) BCO2(g) CO2(s)CNaOH(aq)+HCl(aq) NaCl(aq。</p><p>15、新化六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理科班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 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C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p><p>16、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选修1四单元检测试卷18*测试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Al2O3B清洁能源所用光电池的生产材料主要是用高纯度的硅C在医疗上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的固定只有。</p><p>17、高二化学 第三章125时,pH值都等于10的KOH溶液与CH3COOK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较( )A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C后者比前者大 D两者都比纯水电离程度小2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使测定结果(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滴定达终点时,俯视读数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入10mL蒸馏水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D滴定振荡锥形瓶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与极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的离子方程式为:4Mg+6H+N=4Mg2+N+3H2OB.常温下,0.1 mol/L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则此溶液的pH。</p><p>18、www.gkstk.com综合能力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 D多充O2答案B解析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多充O2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2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A14CO2 B14CO2、14COC14CO2、14CO、14C D14CO。</p><p>19、高二化学选修四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2、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3、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值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教学过程:引入:水是不是电解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溶液的酸碱性,而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水是如何电离的呢?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 和OH:板。</p><p>20、高二化学期末D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计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常温下,下列变化过程不是自发的是( )A、石灰石的分解 B、原电池产生电流C、在密闭条件下体系从有序变为无序 D、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1.010-7mol/L的溶液 C、C(H+)= C(OH-) D、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气体总物质的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