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件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工作和能量的关系。1、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变化。某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对物体工作。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判断方向 2、理解滑动摩擦定律和求解公式。知道静摩擦力的方向。1、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高中物理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2章 习题课 圆周运动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圆周运动各物理量的关系以及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 2.会分析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来源. 3.会分析圆锥摆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4.会分析汽车过拱(凹)形桥问题. 内容索引 重点知识探究 当堂达标检测 重点知识探究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半径逐渐减 小的螺旋形光滑水平轨道,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 线方向进入轨道,下列物理量中数值将减小的是 A.周期 B.线速度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图1 解析 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与速度方向垂直,。</p><p>2、第 十 一 章 第 1 节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创新演练 大冲关 随堂检测 归纳小结 课下作业 综合提升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返回 返回 返回 1.知道什么是弹簧振子,理解振动的 平衡位置和位移。 2.知道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 知道简谐运动的过程及其图象。 3.通过对简谐运动图象的绘制,认识 简谐运动的特点。 返回 1弹簧振子 (1)平衡位置:振子原来 时的位置。 (2)机械振动: 振子在 附近所做的 运动,简称 。 静止 平衡位置 往复振动 返回 (3)振子模型: 图1111 如图1111所示,如果球与杆之间的摩擦可以 ,且弹簧的质量与小。</p><p>3、第4课时 力的合成 1. 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 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 2. 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和,方向沿这两个力的方向;方向 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差,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 方向相同. 1. 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这几个力的 相同,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 ,合力 与分力是一种 的关系. (2)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p><p>4、专题一热敏电阻制作的温度传感器的应用问题 热敏电阻的导电性能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的阻值 变小,可以利用这种导电功能制作温度传感器,在实际问题中 进行应用(主要用于自动控制) 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自动控制的一般思路 图 31 【例题】在自动恒温装置中,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与 温度的关系如图 32 所示,这种材料具有发热和控温双重功 ) 图 32 能通电后,其电功率( A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无法确定 解析:第一,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度 t1 是一个特殊温度, 该自动恒温装置的温度应在温度 t1 附近变化,也就是说,。</p><p>5、追追 及及 问问 题题 知识回顾 匀速直线运动: S=vt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t=v0+at 位移公式: 例题1 卡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卡 车经过路旁的一辆小轿车时 ,小轿车正以2 m/s2 的加速度 匀加速起动. 问:(1)小轿车何时能追上卡车 ? (2)小轿车与卡车间的距离 何时最远?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 问题1 小轿车追上卡车以什么物 理量衡量?满足什么关系? 问题2 满足什么关系时,小轿车 与卡车间的距离最远? 分析 当V轿V卡时,两车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所以,当V1=V2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分析 当V车V人时,两车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所以,当V1=V2时,两车。</p><p>6、第三节 摩擦力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向 右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 2、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 推,保持静止; 谈谈自己的感受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 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 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 力 一 静摩擦力 比较以上情况,思考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1定义:两个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 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接触面粗糙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 推。</p><p>7、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物理物理 必必修修1 1 ( (配配人教版人教版) 第三课时课时 摩擦力 相互作用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物理物理 必必修修1 1 ( (配配人教版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物理物理 必必修修1 1 ( (配配人教版人教版) 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现象随处可见擦黑板的时候 ,你感觉到摩擦力的存在了吗?行走的时候你体会到摩擦 力的作用了吗?在柏油路上行走与在冰面上行走的感觉是 不是大不相同?在体育运动中我们靠摩擦控制乒乓球、排 球等球类的旋转和运动,滑冰时也会受到摩擦力,其实。</p><p>8、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中学物理中的“运动”和“静止”都 是指的“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我们应该如何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 一、物体和质点: 1、质点的概念: 2、实际物体哪些情况下都可简化为质点? 3、你是如何理解质点模型的? 结论:实际物体在下列三种情况下都可简化为 质点: (1)物体的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此物 体一般可当作质点。 (2)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远小于所研究的距离 ,此物可当作质点。 (3)物体的自身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不起 主要作用。 物理学中,常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和要,抓住。</p><p>9、3.3传感器的应用,1 生活中的传感器,电饭锅,居里点:,思考与讨论,温度传感器测温仪,光传感器的应用,1.火灾报警器,2.机械鼠标,机械鼠标的内部结构,2 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 3 工业生产中的传感器 4 飞向太空中的传感器,1 图是测量 的电容式传感器。,位移x,由于C 随着电介质进入极板间的长度发生变化,通过测出C的变化,测量位移x的变化。,其它传感器,2 图是测量 的电容式传感器,压力F,由于C1/d,压力F 作用在可动电极上,引起极板间距d 的变化,通过测出C的变化,测量压力F的变化。,3 图是测量 的电容式传感器。,液面高度h,由于CS,h发生变化,。</p><p>10、第十二章 固体和液体,五、 液晶,一、液晶态、液晶,1液晶态:物质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分子排列整齐,各向异性的状态,叫做物质的液晶态 2液晶:处于液晶状态的物质叫做液晶 3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现已发现几千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液晶态,自然状态下,液晶分子也会整齐的排成一行,二、液晶的性质和特点,1液晶态的分子排列,点击下图了解固态、液晶态、液态的分子排列,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有序排列,构成空间点阵,所以表现为各向异性而液体分子表现为排列无序性和流动性 液晶态是介于。</p><p>11、第2课时 本课栏目开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本课栏目开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2课时 答案 B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本课栏目开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2课时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本课栏目开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2课时 大 不变 增加 增大 减少 它能达到的整个空间 忽略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本课栏目开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2课时 p1V1p2V2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本课栏目开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2课时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本课。</p><p>12、一、控制变量法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 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记录。 次数接触面材料压力/N滑动摩擦力/N 1木块与木板40.8 2木块与木板61.2 3木块与毛巾62.5 (1)比较1与2,可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 ,可得出: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初中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用到的研究 问题的方法有 (与出两种方法)。 二、类比法 电压一节中的抽水机使水轮转动和电路中电 荷移动使灯泡发光的对比图,进行比较并找出相 似的规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 中。</p><p>13、第4课时 生 活 中 的 圆圆 周 运 动动 轨轨迹向心力来源实实例 火车车 转转弯 水平面 内圆圆周 内外轨轨有高度差,由 重力和弹弹力在水平方 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汽车车在弯曲的 公路上转转弯等 汽车车 过桥过桥 竖竖直平面 内圆圆周 由汽车车本身重力和桥桥 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向心力 水流星、绳绳与小球 、绳绳与杆模型等 离心 运动动 条件:能够够提供的向心力不 足以满满足需求的向心力 洗衣机的脱水筒、 离心分离机等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4课时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4课时 图1 C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4课时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4课时 课。</p><p>14、第 七 章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要点一 要点二第 1、2 节 创新演练 大冲关 随堂检测归纳小结 课下作业综合提升 要点三 1了解自然界中存在的守恒量能量,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理解功的概念,会利用功的公式进行 有关计算。 3理解正功与负功的意义,并会解释生 活中有关做功与否的实例。 读教材填要点 1追寻守恒量 (1)伽利略的实验探究: 如图711所示 图711 过程: 让小球从斜面A滚落,它会继续滚上斜面B。 现象: 无论斜面B比斜面A陡些或缓些,小球的速度最后总会 在斜面上的某点变为O,这一点距斜面底端的高度与它出发 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