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中化学[编号:20985268]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中化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1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分类 2 学会常见酸 碱 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引导 在初中化学我们初步了解到部分溶液可以导电 比如HCl因为在水中解离出了H 和Cl 而导电 NaOH因。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中化学Tag内容描述:<p>1、第二节 离子反应 2 学习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 学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引导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而导电 也就是说电。</p><p>2、第二节 离子反应 1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分类 2 学会常见酸 碱 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引导 在初中化学我们初步了解到部分溶液可以导电 比如HCl因为在水中解离出了H 和Cl 而导电 NaOH因。</p><p>3、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 学习目标 1 能够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并会分析判断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3 学会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自学引导 初中阶段我们已。</p><p>4、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学习目标 1 树立安全意识 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 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 分离 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 3 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 进行实验操作 4 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p><p>5、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 学习目标 1 学会正确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会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37 38页 填写三维设计31页知识点一 1 氧化剂 在反。</p><p>6、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1 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丁达尔效应 3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知道酸 碱 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4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p><p>7、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2 学习目标 1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 理解胶体与溶液 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离子的大小介于1nm 100nm 3 掌握区分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4 了解Fe OH 3胶体的制备方法 学习引导 初中阶段。</p><p>8、第二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 谁能数出杯子里面含有多少水分子 水分子是微观粒子 总结 1 古时有一位勇敢的小伙子 想娶国王的公主 国王出题刁难 其中有一个问题 10Kg小米有多少粒 2 如何通过试。</p><p>9、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学习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 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p><p>10、第二节 离子反应(2) 【学习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引导】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而导电,也就是说电解质溶于水电离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就是离子之间的反应。是不是所有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什么样的条件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今天。</p><p>11、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2) 【学习目标】 1. 学会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学会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3738页,填写三维设计31页知识点一。 1. 氧化剂:在反应中 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反应时本身被 ,具有 。 2. 还原剂:在反应中 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p><p>12、第二节 离子反应(1)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分类。 2. 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引导】 在初中化学我们初步了解到部分溶液可以导电,比如HCl因为在水中解离出了H+和Cl-而导电,NaOH因为在水中解离出了Na+和OH-而导电,如何将这些物质进行系统的分类,将其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来进行研究,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p><p>13、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1. 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3.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4.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5.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 【学习目标】 1. 了解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p><p>14、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1) 【学习目标】 1. 能够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分析判断。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3. 学会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自学引导】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了解到以得氧、失氧为标准来判断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叫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特征是什么,它与我们所学习的四大基。</p><p>15、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2) 【学习目标】 1.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 理解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离子的大小介于1nm100nm。 3. 掌握区分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4. 了解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学习引导】 初中阶段我们定义了溶液,也接触了浊液。我们已经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从物质的组成来看,溶液和浊液属于哪类物质,又是怎样构成的。</p><p>16、铁及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知识回顾 1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铁制品 2 这些铁制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3 归纳出铁单质的物理性质 铁 物理性质 银白色 固体 质软 比水大 良好 良好 高 高 1 与非金属反应常温下 Fe在潮湿。</p><p>17、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 石英 水晶 光纤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第 A族的二兄弟碳和硅 豪门二杰 硅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 统治无机矿物界 硅酸盐工业的陶瓷 玻璃 水泥等使人。</p><p>18、摩尔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在国际上规定以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就是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C的1 12 写出下列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CFeH2OH2SO4Na OH 12 56 18 98 23 17 1 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p><p>19、钠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1 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 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 状态 Na2O是白色固体 Na2O2是淡黄色固体 吹气生火 用脱脂棉包裹过氧化钠粉末 通过玻璃导管往脱脂棉中吹气 1 包有过氧化钠后的棉。</p>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中化学】相关PPT文档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中化学】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