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树状图求概率
25 2 用树状图求概率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 且可能出现的结果较多时 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通常用列表法 什么时候用 列表法 方便 用列举法求概率 例 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 它们分别写有字母。实验的结果是有限个(n个)各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公式P(A)=。
画树状图求概率Tag内容描述:<p>1、用列举法求概率-画树状图,东侯坊乡初级中学王红欣,复习导入引出目标,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3个小球,其中一个红色球、两个黄色球。如果第一次先从袋中摸出一个球后不放回,第二次再从袋中摸出一个,那么两次都摸到黄色球的概率是多少?(用不同方法求),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是黄球的有2种可能,所以P(都是黄球)=1/3,解:用直接列举法求概率,两次摸到的两个球。</p><p>2、25.2.用列举法求概率-树状图,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树状图的应用方法及条件,用树状图的方法求概率。难点:用树状图列举各种可能的结果,求实际问题中的概率。,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复习: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用列举法求概率,思考:将一个均匀的硬币上抛三次,结果为三个正面的概率____.,解:,开始,反。</p><p>3、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2课时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2.学习运用树状图计算事件的概率.3.进一步学习分类思想方法,掌握有关数学技能.,问题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用什么方法求概率?,2.刚才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有很多同学举手想来回答.如果老师就从甲、乙、丙三位同学中随机地选择一位来回答,那么选中丙同学的概率是多少?,直接列举法、列表法.,如果。</p><p>4、复习,例题5,中考点击,课堂小结,思考一,例题6,思考二,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三课时),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用列举法求概率,(记录在P134页上),练习:口袋中一红三黑共4个小球,第一次从中取出一个小球后放回,再取第二次,求“两次取出的小球都是黑球”的概率.一次取出两个小球,求“两个小。</p><p>5、25.2.用列举法求概率-树状图,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树状图的应用方法及条件,用树状图的方法求概率。难点:用树状图列举各种可能的结果,求实际问题中的概率。,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复习: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用列举法求概率,思考:将一个均匀的硬币上抛三次,结果为三个正面的概率____.,解:,开始,反。</p><p>6、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第2课时 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 2.学习运用树形图计算事件的概率. 3.进一。</p><p>7、25.2.2用列举法求概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练习题: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地抽取一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二,一,解: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P(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复习,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p><p>8、25 1 随机事件 作课教师 罗山县朱堂初级中学 罗光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 理解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 试验 收集 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p><p>9、25 2 用树状图求概率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 且可能出现的结果较多时 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通常用列表法 什么时候用 列表法 方便 用列举法求概率 例 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 它们分别写有字母。</p><p>10、25 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用树状图求概率的方法 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 2 正确认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列表法 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树状图法 重点 理解树状图的应用方法及条件 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概率 难。</p><p>11、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第2课时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意义.2.学习运用树状图计算事件的概率.3.进一步学习分类思想方法,掌握有关数学技能.,导入新课,问题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用什么方法求概率?,2.刚才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有很多同学举手想来回答.如果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