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号:21174080]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1 知道文景之治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 思考探究 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学会。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Tag内容描述:<p>1、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1 知道文景之治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 思考探究 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学会。</p><p>2、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 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 教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 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了解陈胜 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思考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培养初。</p><p>3、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学习目标 1 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了解秦朝疆域和秦长城 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 归纳并试评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提高初步综合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p><p>4、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学习目标 1 知道甲骨文 金文等字体 知道汉字的演变 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 战国的24节气 知道扁鹊的成就 了解屈原和编钟 2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 培养学生收集 处理 运用资料的能力 培养。</p><p>5、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掌握两汉时期水利兴修 农业生产的进步 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繁荣的表现 2 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 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认识两。</p><p>6、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孔子及其仁学说 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 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等 2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 培养学。</p><p>7、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学习目标 1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 匈奴与两汉的关系 汉武帝时期卫青 霍去病大破匈奴 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2 通。</p><p>8、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文字的演。</p><p>9、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2、通过学生的探究与思考,分析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比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p><p>10、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学习目标: 1、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归纳并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p><p>11、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1、知道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思考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汉武帝。 3、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过程。</p><p>12、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孔子和百家争鸣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生活在 晚期。 学派创始人。提出“。</p><p>13、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两汉时期水利兴修;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繁荣的表现。 2、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学习重点: 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 学。</p><p>14、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思考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p>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