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显著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我国冬 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
季风气候显著Tag内容描述:<p>1、季风气候显著教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二章二节季风气候显著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冬、夏季风的性质和差异及季风气候的特征2.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锋面雨的形成和雨带的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关于降水的填空题和填图题: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 向 递减,这与各地 位置有关;2、 根据 和 的对比,我国分为4类干湿地区,分别是 、 、 和 ;3、 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一线分布,这也是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 等温线,温度带中。</p><p>2、汤姆的旅游 美国人汤姆先生7月到中国旅游,在北京一下飞机就淋了一场大雨,感冒了一场,病好后接着去乌鲁木齐玩,随身带上了雨伞,结果乌鲁木齐总是晴空万里,一场雨也没下,汤姆先生生气地把伞扔了。9月初,汤姆先生坐飞机去广州,结果一下飞机又淋了一场大雨。汤姆先生很懊丧。汤姆先生为什么很懊丧呢?,第一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识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了解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影响。 2、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熟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理。</p><p>3、新人教地理8年级上 第2章:达标训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达标训练基础巩固达标 1.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解析:我国地处世界上亚欧大陆的东部,同时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季风导致我国的气温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较寒冷,夏季较炎热。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加剧了寒冷和干燥,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候给我国多数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因此产生我国北方气候的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答案: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我国冬季最热的地方是 ,夏季最冷的地方是 。解析:我国冬季由于纬度位置的因。</p><p>4、中国的气候课 题中国的气候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使用者主备课时序数总第 14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通过让学生了解气候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重 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难 点分析、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法指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教具准备多媒体学 习 过 程旁注与补充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温度带、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这。</p><p>5、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学习目标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依据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状况3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础知识梳理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__________________,陆上南北两端相差近________;1月0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________一线分布;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南北________位置不同,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夏季:除______________等地区外,南北_______________,南北温差_______,最热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2我国温度带的。</p><p>6、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一课时),小屯中学 常煜峰,祖国各地的春节,漠河边境线,哈尔滨,北京,海南岛,南宁,广州,你知道吗?,当北国的哈尔滨还处于冰天雪地之时,南国的广州却早已鲜花盛开。所以我国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所以不难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那么,在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也可以分析得到同样的结论,、在图中找出一月等温线,指出东段大致经过哪条山脉?哪条河流?,结合课本第页,阅读“我国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我国冬季气温的。</p><p>7、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1月的黑龙江漠河,1月的海南岛,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南北气温的差异,你知道吗?,当北国的哈尔滨还处于冰天雪地之时,南国的广州却早已鲜花盛开。所以我国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所以不难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那么,在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得到同样的结论呢?,、在图中找出一月等温线,指出东段大致经过哪条山脉?哪条河流?,结合课本第3页,阅读“我国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p><p>8、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一课时),尤溪六中 林芳程,中雨,冰雹,雷雨,大雪,你知道吗?,当北国的哈尔滨还处于冰天雪地之时,南国的广州却早已鲜花盛开。所以我国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所以不难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那么,在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得到同样的结论呢?,、在图中找出一月等温线,指出东段大致经过哪条山脉?哪条河流?,结合课本第页,阅读“我国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想一想:,、找出。</p><p>9、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二教时) 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思考: 同处于北纬30度附近的非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观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季风气候显著,想一想,学校所在的地区冬季和夏季分别刮什么方向的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 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 气候。,冬夏季风的差异,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东部南部的海洋,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强,弱,全国大部分地区(除1、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2、云南、广东、台湾南部和海南),季风区,二、锋面雨,注意观察。</p><p>10、季风气候显著 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气候曲线 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带来的利弊及对。</p><p>11、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谢 剑 锋,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根据下列提示阅读课文和地图册,1、我国东西方干湿差异很大,主要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为何这样说? 2、我国降水空间总的分布规律是怎么样的? 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干湿地区如何分布? 4、我国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在哪里?不同的干湿地区植被种类有什么不同?,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地形、地势对降水的影响,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湿润气流的进入受到阻碍,造成我国降水东南多西北少。,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因海陆位置的关系,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p><p>12、第二节 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气温的南北差异,学习目标:,1.说出影响气温的因素; 2.运用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名称; 3.运用等温线图,分析说明我国冬夏季南北两侧气温分布特点; 4.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了解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南,北,-80,53N,40N,23N,20N,816,-32C以下,16C 以上,读图填表,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漠河,海口,广州,北京,冬季南北景观,北方,南方,1月份的黑龙江漠河,1月份的海南岛,一月0等温线,秦 岭,淮河流域,找出零度等温线,一月0C等温线 经过 秦岭淮河一线。,请找出一月。</p><p>13、中国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太原成成中学 周峰,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 中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气候,一、影响我国的季风环流 二、季风区 三、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一、影响我国的季风,西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西伯利亚,太平洋,印度洋,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等)、 西南地区,二、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 受夏季风。</p><p>14、季风气候显著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p><p>15、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气候的两大要素是什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学习目标:,1、读等温线分布图,说明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能简单分析我国气温特点。 2、知道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并读图说明我国温度带的。</p><p>16、三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教学目标 1 掌握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成因及影响 提高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能力 2 通过独立思考 图文结合 探究我国气候分布规律 3 培养主动探究 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材助读 我国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