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
初三文言文 阅读复习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试说明 要求。臣本布衣 古义。今义。九年级(2010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专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学习成功的秘诀——用心。用心复习和总结。专题一 阅读 文言文阅读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Tag内容描述:<p>1、初三文言文 阅读复习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试说明 要求:理解题型 理解常见实词和虚词 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填空。 例:臣本布衣 古义: ; 今义: 。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课 文、重要句子的句意。 选择。 例: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能顺畅地朗读文言基 本课文。 简答。 例: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 为何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古人的观点,能与时 俱进,有自己的评价。 实词 虚词 句子 翻译 文章 分析 观点 评价 默写 2003年 2004年 333 7 2005年 33 38 近三年文言文中考试题分值 332 6 趋势:默写分值增加,阅读难度加大。 第一步:专攻。</p><p>2、九年级(2010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专题(一)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p><p>3、不辱使命 易安陵 其许 大王加惠 徒以有先生也 虽然 弗敢易 因使唐雎使于秦 故不错意也 故使人闻之 请广于君 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非若是也 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怫然怒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布衣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庸夫之怒 非士之怒 仓鹰 休祲 若士必怒 缟素 色挠 谢之 寡人谕矣 甚善,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易安陵 交换 其许寡人 答应 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甚善 好 虽然 虽然这样 弗敢易 不;交换 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故不错意也 所以;错通“措” 请广于君 扩充 逆寡人者 违背 轻寡人与 轻视 非若是也 像;这样 虽千里不。</p><p>4、秋水 庄子 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代表人物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