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A、树冠 B、树干 C、树叶 D、树根。A、都生长在土壤中 B、都有绿色的叶 C、都会开花结果 D。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2019-2020年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测试卷B卷。2019-2020年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测试卷A卷。A.食盐和水。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ag内容描述:<p>1、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测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水在( )情况下更容易蒸发成水蒸气。A受冷B受热C任何2 . 在做水能溶解食盐的实验中,搅拌棒的作用是(。</p><p>2、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如果烧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盐就会( )。A随水一起蒸发B形成盐的结晶留在烧杯中2 . 下列各种措施中,不能增加物质溶解量的。</p><p>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测试卷(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一杯热水放在室内,温度会不断下降,下降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下降2 . 英国医生(______)通过数据计算。</p><p>4、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学习评价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混合物是( )。A食盐和水B面粉和水C沙和水2 . 下列物体不能够溶解在水里的是( )。A。</p><p>5、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植物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油菜花各部分中数量最多的是( )A花瓣B雄蕊C雌蕊2 . 观察香樟树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记录的是( )。A香樟树的形状和。</p><p>6、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 测试卷(1)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 )放入水中后,会沉到水底。A胶水B酒精C食用油2 .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食盐的量为( )。A10克B。</p><p>7、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2、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用眼-看,手-摸,鼻-闻、耳-听,还可以借助工具,例如卷尺、放大镜。 3、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2、校园的树木1、在观察大树时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远-近,由整体-局部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p><p>8、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多项选择题。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 )组成的。A、树冠 B、树干 C、树叶 D、树根2、树的器官一般包括(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植株的高矮 B、所处位置 C、茎的粗细 D、质地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之处有( )。A、都生长在土壤中 B、都有绿色的叶 C、都会开花结果 D、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5、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D、空气6、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等。</p><p>9、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多项选择题。(7分)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ABD)组成的。 A、树冠 B、树干 C、树叶 D、树根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CD)。A、植株的高矮 B、所处位置 C、茎的粗细 D、质地3、大树和小草的共同之处有( ABCD )。A、都生长在土壤中 B、都有绿色的叶 C、都会开花结果 D、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4、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BCD)。A、土壤 B、水分 C、阳光 D、空气5、植物的生存需要(ABCD)。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营养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p><p>10、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人们常常根据(______)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2 . 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______)和(_____)两个特征。3。</p><p>11、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观察水生植物,海菜花,黑藻,苦草,水车前,红菱,白睡莲,荸荠(b q),芡实(qin),菖蒲,荷花,千屈菜,水仙,水葫芦和金鱼藻,水生植物分类,沉水植物:全株沉没于水中 浮水植物:植株的叶片漂浮于水面 挺水植物:植株的一部分挺出水面,观察要求,(1)先放入水槽中进行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2)接着近距离(水槽外)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3)在观察中遇到任何问题记录下来; (4)观察注意安静不要交流。,剖开水葫芦观察,剖开水葫芦: 1、把水葫芦用刀切开; 2、注意使用刀子的安全; 3。</p><p>12、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使用酒精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BC2 . 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p><p>13、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学习评价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在-10的环境中,冰块在慢慢变小,这是因为( )。A冰块在凝固B冰块直接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C冰块在慢慢融化2 . 下列选项。</p><p>1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测试卷(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关于白糖在水中溶解后,正确的说法是( )A中间最甜B底部最甜C各个地方一样甜2 . 首位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的科学家是(。</p><p>15、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植物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A根B茎C叶D种子2 . ( )是白杨的树干。AB。</p><p>16、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风是我们周围(______)的空气。风向是指(_____)的方向,通常用(_____)个方位来描述。北风是由(_____)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_____。</p><p>17、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 测试卷(1)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克小苏打A1B4C102 . 能溶解于水的液体(如酒精、醋)在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后会分布在水的(。</p><p>18、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易错题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在-10的环境中,冰块在慢慢变小,这是因为( )。A冰块在凝固B冰块直接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C冰块在慢慢融化2 . 冰在融化成。</p><p>19、课堂教学评估科学试卷(一单元)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12分)1 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2 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3。</p><p>20、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判定。(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为了观察树叶,我们可以在树上任意采摘我们需要的叶子。( )3、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4、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看看花木知识。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5、新鲜的叶与落叶相比,除了色彩不同,花木知识。其它都相通。( )6、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树叶都是绿色的。( )8、一片完善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 ( )9、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和空气,不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