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并序 并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 多义词 偏义复词 古掌握文中的通假字 多义词 偏义复词 古 今异义词 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今异义词 把握诗歌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Tag内容描述:<p>1、孔雀东南飞原文及译文(全文)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翻译(全文) 原文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 上启阿母:“儿已薄禄。</p><p>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 18 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 使。今日还家。</p><p>3、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古今异义 .为仲卿母所遣,守节情不移便可白公姥可怜体无比汝岂得自由槌床便大怒 .本自无教训举手常劳劳 .逆以煎我怀阿母大悲摧 .便言多令才 .府吏见丁宁:恐此事非奇 .寻遣丞请还否泰如天地 .渠会永无缘便利此月内 .蹑履相逢迎逼迫兼弟兄叶叶相交通多谢后世人 二、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虽与府吏要 .蒲苇纫如丝 .府吏见丁宁摧藏马悲哀 合葬华山傍 三、词类活用 ( 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 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p><p>4、孔雀东南飞(并序),通假字,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蒲苇纫如丝谓言无誓违府吏见丁宁恐此事非奇摧藏马悲哀,通“娶”。,通“奁”。,似应作“愆”,愆违,过失。,也写做“叮咛”,嘱咐。,似应为“宜”,合适。,同“脏”,脏腑。,通“韧”,柔软而结实。,偏义复合词,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p><p>5、1 / 2 有感于孔雀东南飞 一个人需要什么?我说不出。但焦仲卿与刘兰芝会坚定的告诉你:这份爱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围绕在焦、刘身边的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无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兴风起浪,这些渗透进他们的爱情中,如不及时化解,后果是灾难性的。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极度冷眼,嫁入焦府才两年的刘兰芝无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对此,仲卿显的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选择了妥协。且不谈焦母与刘兰芝谁对谁错,单是 焦。</p><p>6、1 / 6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信( 3)(网友来稿 ) 翟玉泉 蒋晓辉 老师:您好! 很高兴见到你的文章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 2)(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xx-02-02),更高兴与您探讨这个问题。现向您推荐田宗昌 和王海军两位老师的文章,以回答您的问题,供您参考。文章如下: 最好要识“相”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解析 (教师中心稿 ) htt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xx-11-09 陕西兴平华兴中学 田宗昌 王海军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有“乐赋双璧”之称的孔2 / 6 雀东南飞一文中“相”字出现的频率极高,量化统计可知,它共出。</p><p>7、1 / 6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 (网友来稿 ) 西华师范大学遂宁初等教育学院 翟玉泉 蒋老师,您好!就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xx-01-24的文章,我想说几个问题,互相探讨吧。 一、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您能够按照相做副词用而对那些句子作出语法分析吗? 二、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您说 好像是错误的。您有根据吗?您能够也举几个专家的意见吗?要说找根据,我也可以找。</p><p>8、1 / 3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 2) (网友来稿 ) 蒋晓辉 翟老师:你好! 很高兴见到你。读了你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再跟你探讨一下: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问题,我是有困惑的,那就是相能不能直接看成代词?我也想这样理解的,但我苦于没有依据,我还不能否定前人做副词理解的老观点。读了你的文章,我很兴奋。但我的疑惑还是没有消除: 一、相由本义相木引申出互相的意义,而互相是副词,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互相指的是双方,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 (如: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错了吗?相有了指代作用,当然就翻译。</p><p>9、1 / 3 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 (网友来稿 ) 西华师范大学遂宁初等教育学院 翟玉泉 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很多,本人认为有三类用法(见拙作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xx-01-17)。近读蒋晓辉 老师的文章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是代词还是副词?(见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xx-01-17),很高兴,说明本人说的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现在再谈谈这个问题,与同仁商讨一下。 首先,我觉得查阅有关资料是一种读书 方法,但是,无论怎样权威的资料也有不正确或者疏漏之处,这一点已经是大家知道的了,我就不。</p><p>10、1 / 8 16.孔雀东南飞 16.孔雀东南飞 一、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3.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实词 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 “ 偏义复词 ” 和 “ 谢 ”“ 相 ”“ 见 ”“ 迎 ”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三、教学难。</p><p>11、1 / 21 16孔雀东南飞教案 16孔雀东南飞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品)】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合称 “ 叙事诗双璧 ” ;同时,它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 “ 乐府双璧 ” 。 【预习检测】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公姥伶俜腰襦葳蕤聘礼 磐石拊掌否泰赍钱踯躅 冥冥摧藏晻晻仕宦 【课文初探】 2、简述这首长篇叙事诗的情节,并对刘兰芝的形象作简要赏析。 3、这首诗的开头与结尾。</p><p>12、1 / 25 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文 章来源 m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 (507 583)编的玉台新咏。诗前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经过,一般认为这些说法是可靠的。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很高,历来备受人们称赞。教学时,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故事情节 全诗按故事情节发展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 (开头到 “ 会不相从许 ”) 写兰芝向仲卿倾诉,揭开她与婆婆间的尖锐矛盾,并表示自己无法忍受下去,愿意被 遣送回娘家。仲卿向母亲求情,。</p><p>13、1 / 7 7 孔雀东南飞 并序 莲山课 件 m 7 孔雀东南飞 并序 一、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3.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实词 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 掌 握 文 中 的 “ 偏 义 复 词 ” 和“ 谢 ”“ 相 ”“ 见 ”“ 迎 ” 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p><p>14、1 / 11 孔雀东南飞 文 章来源 m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 “ 相 ” 、 “ 自 ” 、“ 见 ” 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二、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诗可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三、教学时数: 2 教时(总第课时) 四、教学日期: 五、课前预习: 1、通读全诗,利用工具书 和注释,扫除诗。</p><p>15、1 / 17 孔雀东南飞学案 孔雀东南飞学案 教学指导: 一、全诗很长,可重点指导关键的或精彩的段落,如焦母回绝仲卿、兰芝辞别婆婆及小姑子,兰芝和仲卿分手时立誓、兰芝和仲卿诀别等。要让学生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体会其中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个性,推测接下来情节的发展。 二、可引导学生联系木兰辞里的铺陈排比手法,以加深对这种手法的认识。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 霍霍向。</p><p>16、1 / 18 孔雀东南飞学案 m 孔雀东南飞学案 教学指导: 一、全诗很长,可重点指导关键的或精彩的段落,如焦母回绝仲卿、兰芝辞别婆婆及小姑子,兰芝和仲卿分手时立誓、兰芝和仲卿诀别等。要让学生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体会其中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个性,推测接下来情节的发展。 二、可引导学生联系木兰辞里的铺陈排比手法,以加深对这种手法的认识。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 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p><p>17、1 / 11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 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3.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 1.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教学难点 :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教学方法 1.。</p><p>18、1 / 18 孔雀东南飞学案 孔雀东南飞学案 教学指导: 一、全诗很长,可重点指导关键的或精彩的段落,如焦母回绝仲卿、兰芝辞别婆婆及小姑子,兰芝和仲卿分手时立誓、兰芝和仲卿诀别等。要让学生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体会其中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个性,推测接下来情节的发展。 二、可引导学生联系木兰辞里的铺陈排比手法,以加深对这种手法的认识。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 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p><p>19、1 / 18 孔雀东南飞学案 孔雀东南飞学案 教学指导: 一、全诗很长,可重点指导关键的或精彩的段落,如焦母回绝仲卿、兰芝辞别婆婆及小姑子,兰芝和仲卿分手时立誓、兰芝和仲卿诀别等。要让学生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体会其中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的个性,推测接下来情节的发展。 二、可引导学生联系木兰辞里的铺陈排比手法,以加深对这种手法的认识。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 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