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_1_第1页
孔雀东南飞_1_第2页
孔雀东南飞_1_第3页
孔雀东南飞_1_第4页
孔雀东南飞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 “ 阅读与鉴赏 ” 中明确指出: “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的是东汉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与仲卿双双徇情的悲剧故事。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使他们认识到封建家长制违反人道,扼杀人性的本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产生刘焦爱情悲剧的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师:有人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的魅力,是永恒的魅力。伟大的爱情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人们都希望 “ 有情人终成眷属 ”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有情人并不能走在一起,甚至走在一起后又被蛮横地分开,造成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爱情悲 剧。在古代,这种悲剧尤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2 / 14 它们往往化作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以小说、戏剧等形式在人间广泛流传,如大家熟悉的陆游、唐琬、梁山伯、祝英台、贾宝玉、林黛玉等。那么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来探明一下其中的奥秘。 (由爱情这个中学生较为敏感而又喜欢的话题,用他们熟知的爱情故事来导入课文,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 要求: ()借 助工具书,对照小序及书下注释 ,读通、读懂全诗。 ()注意以下一些词的理解 偏义复词:公姥作息父兄父母弟兄 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自由可怜共事教训处分婚姻交通却要奄奄 一词多义的词:谢见举迎适 十七个 “ 相 ” 字 ()将自己不懂的字句划出来。 ()再读课文,找出本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 (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目标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3 / 14 备。) 2、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自学情况。 3、 课堂交流自学情况。 ()听录音朗读听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箜篌襦葳蕤蹑 玳瑁 誓 便言否泰鹄幡骢赍鲑 ()师生共同解决上面列出的重点词的意义。 投影 参考答案 “ 相 ” 字的用法 分类 举例 作副词译为 “ 互相、相互 ” 黄泉下相见 叶叶相交通 作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译为 “ 我 ” 久久莫相忘 及时相遣归 第二人称代词,译为 “ 你 ” 会不相从许 还必相迎娶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 “ 他(她) ” 好自相扶将 4 / 14 蹑履相逢迎 作名词译为 “ 相貌 ” 儿已薄禄相 ()同 桌互译。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不理解的字句,师生共同解决。 (以上教学环节,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的过程,既是阅读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过程。) ()请两生用一句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包括前面提到的六要素。 参考答案:东汉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与仲卿双双殉情的故事。 ()本诗共 32 个自然段,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学生一起,按照序曲、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理清全诗情节。 板书 序曲: 1 段 托物起 兴,引出故事 开端: 2 5 段 兰芝被遣 发展: 6 12 段 夫妻誓别 再发展: 13 21 段 兰芝抗婚 高潮、结局: 22 31 段 双双殉情 尾声:第 32 段 浪漫手法,告诫后人 5 / 14 (以上教学环节,为下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三、研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1、学生自学思考 ()本诗主要靠人物对话发展情节,塑造性格。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兰芝的言行描写,分析她的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来看看我们的女主人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焦仲卿与刘兰芝相比,有哪些同异处? ()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 母与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别? 2、学生讨论明确: ()刘兰芝是一位美丽、聪明、善良、贤淑、勤劳、能干的古代好媳妇的典范;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知书达礼,举止得体;在家孝敬婆婆,体贴丈夫,怜爱小姑;感情专一,坚贞不渝,有着外柔内刚的性格。 (人物是主题的载体。对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思考,准确把握,随之才能深入理解主题。把人物塑造得越美,就越能体现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也就越能引起人们对这种制度的强烈憎恨。) ()焦仲卿与刘兰芝,他们同样忠于爱情,感情专一,同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但在洞察世情上,焦不如刘聪明 ,刘对封建家长制有清醒地认识,不抱任何幻想,而焦对封建家长制抱有一定的幻想;在反抗封建礼教上,焦不如刘坚决,性格较为懦弱,不如刘刚烈。 6 / 14 ()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体现的是封建家长的冷酷自私、专制暴戾和不讲道理;刘兄粗暴贪财慕势,是一个势利小人,体现的是封建家长的庸俗和丑态。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同中有异的比较,以养成其细微之处留心的习惯。) 四、深入探究,领悟文章中心 1、刘兰芝被驱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讲解:礼记载: “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 盗去。 ” 礼记中还规定: “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 。 (这篇文言文,因时代较远,学生对封建礼教了解较少,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封建礼教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文章。) ()文中焦母遣归刘兰芝的理由是 “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 ,也就是 “ 七出 ” 中的第一条, “ 不顺父母去 ” 。但刘兰芝的表现真的如焦母所言吗?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刘兰芝被驱逐的原因是什么? 先独自思考,再同桌讨论交流。 课堂纷纷发表见解,无统一答案,言之有理皆可。 ()关于刘兰芝被驱逐的 原因,有几种说法介绍给大家。你赞同他们的说法吗?为什么? 7 / 14 投影 说法之一:刘兰芝和焦仲卿结婚几年了,没有子女,焦母以这条理由驱逐刘兰芝。在封建社会,因为医疗条件有限,男子在社会中处于中心地位,所以一旦没有子女,人们就会把这种罪过归结到妇女身上。 说法之二:刘兰芝被焦母驱逐的原因可能是 “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 用现代弗洛伊德的学说来解释就是 “ 母子情结 ” 。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来说就是 “ 集体无意识学说 ” 。从课文中来看,焦母成了寡妇后,和仲卿相依为命,在仲卿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情感。焦刘的夫妻情深引起焦母 的无意识嫉妒,而且自古以来,中外婆媳矛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钱钟书曾在围城里写道: “ 在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间的争斗是至今保持的古风,我们中国家庭里婆婆和媳妇的敌视,也不输于他们那样久远的历史。 ” 另外曹禺在原野里,针对又一个焦母和媳妇金子之间的相互敌视,曾借焦大星之口叹道: “ 怪,为什么女人跟女人总玩不到一块去呢? ” 由此看来,焦母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具有普遍性。 说法之三:刘兰芝被驱逐自己也应该有一定责任。如果刘兰芝象王熙凤那样会处理人际关系,恐怕和焦母的矛盾也不至于这样激化。从课文中来看, 兰芝请求自遣,一方面看出她有强烈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她的性格很刚烈,这8 / 14 样的性格处理人际关系是很难处理得当的。 (以上教学环节,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能更为客观地理性地理解古代不合理的伦理制度对人性的禁锢,扼杀和扭曲,从大而化之的制度上升到对人的心理的探寻。) 2、古代封建社会妇女遭休弃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视,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反而身价更高了? ( 1)分组讨论。 ( 2)教师小结归纳。 从文章的表现手法来看,这主要是衬托刘兰芝的貌美才多德高。从汉魏时期的婚俗来看,社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耻辱。如西汉卓文君新寡,好音,司马相如以琴抚之,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东汉邓元仪之妻被休后嫁给华仲,华仲做了大官,偕妻过街市,令邓元仪羡慕不已。东汉末蔡文姬博学能文,善音律,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璧赎回,改嫁官吏董祀。刘备娶了刘琮的遗孀。曹丕娶了袁术的儿媳妇甄氏等。因为封建社会禁锢妇女 的一整套礼法和道德标准,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就是妇女缠足也是南北朝以后的事。直到北宋程颐提出 “ 去人欲,存天理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才认为寡妇再嫁是大逆不9 / 14 道的。 (以上教学环节,采用 “ 提供相关知识 ” 背景,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探索相结合,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缩短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阅读文本。) 3、刘兰芝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以死殉情太过遗憾。如果不死,她又该怎么办呢? ( 1)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 ( 2)针对以下几种说法,谈谈你的见解。 跟焦仲卿远走他乡 生 :它可以跟焦仲卿一道,找一个世外桃源,过一种宁静幸福的生活。 生:他能干什么呢? “ 百无一用是书生 ” ,如果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那还有什么 “ 宁静幸福 ” 可言呢? “ 贫贱夫妻百事哀 ” 呀。 生:焦仲卿做了几年的小官吏,应该有些积蓄,而刘兰芝又是那么的勤劳能干,他们可以学司马相如卓文君,肯定不会饿死。 生:他们的性格决定他们不会 “ 私奔 ” 。对焦仲卿来说,性格中的懦弱以及对母亲的习惯性顺从,决定了他不会出走;刘兰芝呢,坚持做人的尊严是她性格中较为突出的一面,她也不会出走。 10 / 14 嫁到府君家 生:府君家条件那样好,还是他主动追求的,对刘兰芝很重视和喜爱,以府君家的权势、地位和物质条件,刘兰芝若嫁过去,不会再劳累,以府君对刘兰芝的好感,一定不会再出现 “ 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 的场面。她应该生活得很幸福。 生:但这岂不是跟刘兄一样了?兰芝的不幸只因劳累和婆婆的不喜欢吗? 生:从表面看,府君很喜欢兰芝,但兰芝要嫁的是府君的儿子。这个新郎的态度如何,课文没有写明。兰芝的嫁与不嫁,嫁谁都不由自己做主,她在焦家的情况是夫妻恩恩爱爱,却因婆婆不喜欢而被遣;现在,府君的儿子想娶谁也不由自己做主,而是 由府君的喜爱而定,但是府君的爱代替不了儿子的爱,假如兰芝嫁到府君家,丈夫并不喜欢她,但因为府君的原因必须维持这桩不幸的婚姻,那时兰芝的生活可能比在焦家更难过了。 生:就算是府君的儿子喜欢她,她也不会幸福。因为过去的生活已无法从她心头抹去,再说她又是个知书达理、有情有义的女子,改嫁后能心安理得吗? 师:兰芝的改嫁仍没改变家长制支配下的命运,摆在她面前的是,嫁也难,不嫁也难,留给这对有情人的唯一选择就是11 / 14 “ 黄泉下相见 ” 。课文也以这样的悲剧结局来有力地揭露封建家长制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罪恶。 (以上教学 环节,让学生通过假设的结果,进行讨论交流辩论,即能达成共识,认识到焦刘以死殉情,是他们爱情的唯一选择;认识到对文学作品的任何主观评价,都来源于作品;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封建家长专制违反人道,扼杀人性的本质。) 五、感受艺术美,体会艺术效果 1、这首诗如果去掉诗的开头、和诗中的铺叙描写,并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但艺术效果会不相同,请比较一下,分别说一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讨论后得出结论: 开头:既是兴,又是比,喻刘兰芝夫妇,渲染了悲剧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诗中的铺叙:即 “ 赋 ” ,增强了故事的抒情色彩和感 染力。 (以上教学环节,是要让学生明白,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文质兼美,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不必死记概念,可以通过比较阅读进行实践体验。) 2、除了本课外,请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些结尾类似的例子来,体味一下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参考: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红楼梦结尾处宝玉与宝钗的相见,白蛇传中雷峰塔倒掉后母子相见,孟姜女中哭倒长城与丈夫的尸骸相见等等; 12 / 14 见解一: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警示世人,深化主题。 见解二:符合 “ 有情人终成眷属 ” 的民族审美心理,表明人们对 “ 大团圆 ” 式结局的美好追求与向往。 见解三:西方文论认为中国的悲剧都有一个 “ 光明的尾巴 ” ,削弱了悲剧感 人肺腑的悲剧力量,因此而称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 六、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1、师:刘焦的爱情悲剧,古人吟,今人唱,唱不尽千古凄凉。在越剧里,它化作灵动飘舞的水袖在舞台上飘扬;在歌声里,它化作情深意长的旋律在心田间流淌;在箜篌里,它化作丝丝缕缕的幽怨在夜空里飘荡。不同的文学形式用它们不同的方式演绎着这一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美和悲剧美。那么,如果用话剧的形式,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传达这一主题呢?请将本诗改编为小 话剧刘兰芝与焦仲卿。 ()改编要求: 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了解文化习俗。 把剧本编为两幕四场。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 改编时要准确把握原诗的矛盾关系来构成戏剧冲突,语言要有个性化特 征,符合原诗中人物的身份。对场景的交代可用舞台说明。 13 / 14 尾声部分的处理:以二胡演奏的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由一位朗读富 有感情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