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控制系统
7.1 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离散信号的形成与复现 7.3 Z变换 7.4 线性离散系统模型 7.5 离散系统性能分析 7.6 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7.7 本章小结。第12章 离散控制系统的经典法设计。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把握线性连续系统与线性离散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离散控制系统Tag内容描述:<p>1、1,7.1 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离散信号的形成与复现 7.3 Z变换 7.4 线性离散系统模型 7.5 离散系统性能分析 7.6 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7.7 本章小结,2,7.1 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值上都连 续的信号 离散的模拟信号:时间离散、 幅值连续的信号 数字信号:时间离散、数字上 整量化信号 采样:将模拟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采样成离散的模拟信号 量化: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7.1.1 有关概念,3,采样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7.1.2 离散控制系统主要类型,4,采样系统,5,7.2 离散信号的形成与复现,将模拟信号按。</p><p>2、控制与接口技术,主讲教师:叶春生,csyemail.hust.edu.cn Tel:027-87558370,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控制与接口技术,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第四章 STM32处理器及其应用 第五章 数控(CNC)系统及其插补原理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第七章 SIMULINK交互式仿真集成环境,内容提要,引言 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 信号恢复 Z变换理论 采样系统的数学模型 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Matlab在离散系统中应用,2.1 概述,控制系统中的所有信号都是时间变量的连续函数,则这样的。</p><p>3、第8章 离散控制系统,主要内容: 8.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8.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8.3 z变换理论 8.4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8.5 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 8.6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字校正 8.7 应用MATLAB分析离散控制系统,8.1 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在控制系统中,如果所有信号都是时间变量的连续函数,换句话说,这些信号在全部时间上是已知的,则这样的系统称为连续系统;如果控制系统中有一处或几处信号是一串脉冲或数码,即这些信号仅定义在离散时间上,则这样的系统称为离散系统。 一般来讲,把系统中的离散信号是脉冲序列形式的离散系统,称。</p><p>4、,第7章离散控制系统,.,教学重点,了解线性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把握线性连续系统与线性离散系统的区别与联系;熟练掌握Z变换的方法、Z变换的性质和Z反变换;了解差分方程的定义,掌握差分方程的解法;了解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开环与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与线性连续系统相对应,掌握线性离散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和原则。,.,教学难点,离散时间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及采样定理,线性常。</p><p>5、第7章 离散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7/12,2,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相比,既有本质上的不同,又有分析和研究方法的相似性。利用Z变换法研究离散系统,可以将连续系统中的许多概念和方法,推广至离散系统中。本章主要讨论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信号采样和保持的数学描述,然后介绍Z变换理论与性质,以及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最后研究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最少拍系统设计方法。,第7章 离散控制系统,7.1概述 7.2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 7.3 Z变换理论 7.4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p><p>6、离散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basic theory) Z变换及Z反变换(Z transform & Z inverse transform) 差分方程(difference equation) 脉冲传递函数(pulse transfer function) 离散系统稳定性判据(stability criterion),第四章 离散控制系统及Z变换 discrete control system and Z transform),4.1 离散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一、 信号的基本形式(basic form of signal) 1)连续信号 (continuous ) 2)采样信号sampling,3)采样保持信号(sampling holding),因此,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四种信号:连续信号、采样信号、采样保持信号、数字信号。,4)。</p><p>7、第12章 离散控制系统的经典法设计,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随阳轶,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主要内容,概述 控制系统的离散化方法 PID控制器及其算法,12.1概述,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大体上分成两大类:经典法设计和状态空间法。经典法设计可分两种方法:离散化法和直接法。离散化法则是先设计连续系统的控制器,然后通过某种离散化方法转化成数字控制器,这种方法仅能逼近连续系统的性能,不会优于连续系统的性能。直接法为Z平面的根轨迹法、W平面的伯德图法等等。,12.2控制系统的离散化方法,前向差分法; 后向差分法; 双线性变换法; 脉冲。</p><p>8、第7章线性离散控制系统 内容提要 采样 离散 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采样系统中既包含有连续信号 又包含有离散信号 是一个混和信号系统 分析和设计采样系统的数学工具是Z变换 采用的数学模型是差分方程。</p><p>9、第八章 离散控制系统 8 1 引言 A D 计算机 D A 控制 对象 测量 元件 数字 控制器 控制 对象 测量 元件 保持器 图8 1 计算机控制系统 图8 2 离散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发展至今 数字计算机作为补偿装置或控制装置越来。</p><p>10、第7章 离散控制系统,教学重点,了解线性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把握线性连续系统与线性离散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熟练掌握Z变换的方法、Z变换的性质和Z反变换; 了解差分方程的定义,掌握差分方程的解法; 了解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开环与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 与线性连续系统相对应,掌握线性离散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和原则。,教学难点,离散时间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及采样定理,线性常系。</p><p>11、第8章 离散控制系统,本章重点内容: 离散控制系统概念 Z变换及其应用 离散控制系统数学描述 离散控制系统性能分析,8.1 引 言,含有在时间上离散的信号的控制系统就是离散系统。例如图8-1所示成分控制系统,由于色谱分析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色谱只能每隔一定时间采 样一次,控制器得 到的不是关于受控 对象的连续信息, 而是在时间上的离 散信息。,图8-1 色谱采样的成分控制系统,图8-2 计算机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