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三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测第三单元。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160。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学案。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导学案 北师大版。
历史第三单元Tag内容描述:<p>1、稻地中学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 审批人: 编号: 执教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班级:七年级 课题:秦朝的统一 ;秦的暴政与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 重点难点: 重点: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 难点: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认识秦统一的意义;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事实, (3)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稠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4)评价秦始皇; 独立自学: 一、秦朝的统一 1、从。</p><p>2、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明朝建立是在( ) A13 世纪 60 年代 B13 世纪 80 年代 C14 世纪 60 年代 D14 世纪 80 年代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p><p>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 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 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右图是人民永雄纪念碑的一块浮雕,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所以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A、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3、“1921 年它诞生于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p><p>4、八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测试(100 分) 一、选择题() (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 A、1918 年 B、1919 年 C、1920 年 D、1921 年 (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 、签定“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 )3在五四运动的后期运动的主力是 A、 青年学生 B、知识分子 C、无产阶级 D、市民商人 ( )4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 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 )5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A 、 1920 年夏 B、1921 年 7 月 C、1922 年冬 D、192。</p><p>5、1 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 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 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 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收集与郑和、戚继光。</p><p>6、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训练(十四) 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基础夯实练|12017东营“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2改编题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运。</p><p>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共75分。) 1.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 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 君权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单项选择题 D 首页末页 序号加强君权的措施 1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 2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3设锦 衣卫特务机构 2.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 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 行( ) A.举孝廉制 B.官位沿袭制 C.八股取士 D.九品中正制 单项选择题 C 3.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 、八股取士、大。</p><p>8、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任务】教学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反专制的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认识到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难点袁世凯窃取革。</p><p>9、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近代科学理性时代从人文精神之源到近代科学理性时代 必修三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 世界报道世界报道 古代西方人文起源、近代科学勃兴古代西方人文起源、近代科学勃兴 FOR HISTORYFOR HISTORY 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由产生、复兴到发展、 成熟的演变历程; 线索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对世界 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 两条线索 认识: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 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 NEWSNEWS 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由产生、复兴到发展、 成熟的演变历程; NEWSNEWS 智者。</p><p>10、高中同步测试卷(六)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评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 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的标志性理论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2.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 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 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这。</p><p>11、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2、“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塔哥拉 C、泰勒斯 D、亚里士多德3.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p><p>12、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汉朝开国的基本情况。2知道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础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2通过阅读史记中有关“文景之治”繁荣景象的描写,将设想的当时情景与汉初呈现的残破景象作一番比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认识到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带来。</p><p>13、专题三封建时代的欧洲(上)思维导图知识点1: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要点回顾】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2.法兰克王国(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3.封君。</p><p>14、八年级历史上测第三单元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4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心工作是()A确定党的名称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C制定党的革命纲领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5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D创立黄埔军校6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A蒋介石B。</p><p>15、专题三封建时代的欧洲(上)一、选择题1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什一税”“罗马人的皇帝”相关的国王是A 屋大维B 克洛维C 查理大帝D 查士丁尼2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对灾区实施救助。“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A 伊斯兰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佛教3843年凡尔登条约的签订,由此奠定了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请选出与此无关的国家A 德意志B 法兰西C 西班牙D 意大利4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p><p>16、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学案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师寄语: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关知识。熟记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学会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课,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英明的理解。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的理解。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一、五四运动导火线:时。</p><p>17、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如果用一种水果形容中华民族,民族知识竞赛,猜民族,品民俗,话历史,规则:抢答,每人挑选一个问题回答。,1,2,3,4,5,6,7,8,9,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多元一体格局。 习近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含义,前提,民族立法权、财政经济自主权、文化、语言文字。</p><p>18、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导学案 北师大版学习目标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学法提示:列举法、归纳分析法。一、导入示标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