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
精品文档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课程试卷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答题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外科学 课程试卷1A 姓名 专业年级 学号 得分 一、是非题 (每题1 分。南京中医药大学合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南京中医药大学Tag内容描述:<p>1、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历年分数线06,08,09,11,122006年001经贸管理学院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复试线300分)002基础医学院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复试线300分)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复试线300分)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复试线300分)100504 方剂学(复试线300分)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复试线300。</p><p>2、1 / 16 南京中医药大学调档函寄给本人还是档案所在地 人 事调 档 函 编号: 兹有我单位 同志,因工作关系需将本人的档案调至我单位,请贵单位予以接洽配合,为盼! xxxxxxx 年 月 日 人 事调 档 函 编号: 兹有我单位 同志,因工作关系需将本人的档案调至我单位,请贵单位予以接洽配合,为盼! xxxxx 年 月日 地 址: 邮 编: 单位名称:篇二:人 事档案调档函 人 事调 档 函 局: 兹有我单位同志,因工作关系,需将本人的档案调至我单位,请贵单位予以接洽配合,为盼! 局 2 / 16 2016 年 6 月 12 日 地 址: 邮 编: 000000 单位名称: 。</p><p>3、穴位注射法 疗法,住院三区 车德文,教学目标,1、掌握穴位注射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熟悉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一、定义,【定义】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达到 1+1大于1的功效。,二、发展历史,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金针”而言。这种疗法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蓬勃的搞中医现代化。于是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p><p>4、针灸临床教研室 陈梅,头 痛,头痛(headache)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面很广。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因此,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病因病机】,病因分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头痛主要是风邪所致,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每多兼寒、夹湿、兼热,上犯清窍,经络阻遏,而致头痛。 内伤头痛可因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所致。,【辨证】,临床上分为。</p><p>5、第四节 电针法,electroacupuncture,一、 脉冲电针仪,一、概述1、定义:脉冲电针仪是用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仪器。电针法是毫针与电生理效应的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手法捻针的工作量,已经成为临床普遍使用的治疗方法。,2、电针仪器的发展,1810年,白利渥慈提出在针上通脉冲电的想法。1825年Sarlandiere首次试用电针仪治疗某些疼痛而取得疗效。建国前,国内有人试制电针仪。上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电针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电针仪的种类繁多,不仅有各种能够。</p><p>6、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目的要求】,1、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3、全面了解十四经腧穴,重点掌握常用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手太阴经穴概览,本经腧穴主要分布于胸部、上肢外侧前缘、手部。本经共有腧穴11个,重点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应掌握的解剖标志:胸骨角、锁骨、第一肋间隙、腋前皱襞,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肌腱,桡骨茎突,腕横纹,桡动脉,第一掌骨,赤白肉际,指甲角等。,手太阴经常用穴定位,胸 中府:正中线旁开6寸。</p><p>7、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目的要求】,1、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3、全面了解十四经腧穴,重点掌握常用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手太阴经穴概览,本经腧穴主要分布于胸部、上肢外侧前缘、手部。本经共有腧穴11个,重点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应掌握的解剖标志:胸骨角、锁骨、第一肋间隙、腋前皱襞,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肌腱,桡骨茎突,腕横纹,桡动脉,第一掌骨,赤白肉际,指甲角等。,手太阴经常用穴定位,胸 中府:正中线旁开6寸。</p><p>8、督脉经穴概览,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骶腰背后正中线上、头部、面部。应掌握解剖标志:尾骨、骶管裂孔、各脊椎棘突、枕骨粗隆、发际、人中沟、上唇系带及髂嵴高点、肩胛下角、肩胛冈等。本经计28穴,重点穴:长强、命门、腰阳关、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 、水沟。,督脉经穴主治表,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长强 妇科病 痔疮、癫狂痫症命门 前阴病 肾病腰阳关 肠病 腰痛、下肢痿痹至阳 黄疸、身热大椎 心肺病 热病、项强、疟疾,哑门 暴喑、舌强不语风府 头项五官 头痛、眩晕、项强。</p><p>9、第五节 头 针,scalp acupuncture,概 念,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头针简史,20世纪70年代有医者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命名了头针线,并确定了相应的主治症。中国针灸学会拟定了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简称方案),并于1984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目前对头针穴位标准线的名称和定位,以198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p><p>10、穴位注射法 疗法,住院三区 车德文,教学目标,1、掌握穴位注射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熟悉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一、定义,【定义】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达到 1+1大于1的功效。,二、发展历史,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金针”而言。这种疗法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蓬勃的搞中医现代化。于是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p><p>11、方歌150首,解表剂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桂枝汤 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桑菊饮 桑菊饮中菊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麻杏甘石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p><p>12、第三节 拔罐法,cupping therapy,拔罐的含义,拔罐法(cupping therapy)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一、罐的种类,(一)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竹罐的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价廉,不易摔碎,适于煎煮。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p><p>13、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化学试卷(函本)B姓名 专业 年级 学号 得分一、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1、一般甙键具有半缩醛结构,不易被稀酸水解,而易被稀碱催化水解。2、香豆素是具有苯骈-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总称,在结构上可看成是对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p><p>14、灸 法,XX中医院,灸法的定义,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用材料,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一、灸法的作用,(一)温经散寒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可见灸法。</p><p>15、督脉经穴概览,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骶腰背后正中线上、头部、面部。应掌握解剖标志:尾骨、骶管裂孔、各脊椎棘突、枕骨粗隆、发际、人中沟、上唇系带及髂嵴高点、肩胛下角、肩胛冈等。本经计28穴,重点穴:长强、命门、腰阳关、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 、水沟。,督脉经穴主治表,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长强 妇科病 痔疮、癫狂痫症命门 前阴病 肾病腰阳关 肠病 腰痛、下肢痿痹至阳 黄疸、身热大椎 心肺病 热病、项强、疟疾,哑门 暴喑、舌强不语风府 头项五官 头痛、眩晕、项强。</p><p>16、0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试卷A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而成。2、使药即指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3、保和丸中配用连翘的意义是疏散风热。4、杏苏散是治疗外感温燥证的代表方。()5、天台乌药散的功用是温中行气,散寒止痛。()6、苏子降气汤主治上实下虚之喘咳。7、半夏泻心汤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的功用。8、防己黄芪汤是由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组成。9、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养阴透热,主治风劳骨蒸。10、六一散主治外感暑湿证,症见身热烦渴,1小便不利。二、单项选择。</p><p>17、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目的要求】,1、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2、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3、全面了解十四经腧穴,重点掌握常用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手太阴经穴概览,本经腧穴主要分布于胸部、上肢外侧前缘、手部。本经共有腧穴11个,重点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应掌握的解剖标志:胸骨角、锁骨、第一肋间隙、腋前皱襞,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肌腱,桡骨茎突,腕横纹,桡动脉,第一掌骨,赤白肉际,指甲角等。,手太阴经常用穴定位,胸 中府:正中线旁开6寸。</p><p>18、南京中医药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与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 一步加 强 各 类 因公出国(境)的管理,使其更加 规 范化、制度 化,根据上 级 部 门 的有关 规 定,并 结 合我校的 实际 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我校正式在 编 教 职 工 应 邀出国(境) 讲 学、医 疗 、合作研究、出 席学 术 会 议 及交流 访问 等,均 纳 入本条例管理。 审 批 办 法 第三条 因公出国(境)申 请 者 应 填写 南京中医 药 大学因公出国(境)申 报 表 ,经 所在部 门签 署意 见 后交由国 际 合作与交流 处 (港澳台 办 公室)送主管外事 。</p><p>19、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初试 复试 限考、学位类型 001 经贸管理学院 30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30 01 医药国际贸易 西方经济学 02 医药企业管理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611 管 理学原理811 医药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 03 卫生经济与医药政策 卫生经济学 04 医院管理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611 管 理学原理812 卫生 事业管理 医院管理 05 卫生法律与医药知识产权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612 民 商法基础815 卫生 法 医药知识产权 06 药事管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