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病理试卷_第1页
南中医病理试卷_第2页
南中医病理试卷_第3页
南中医病理试卷_第4页
南中医病理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 试卷 B 一、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 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树胶样肿的形成机制与下列哪种反应有关 ( ) A.细胞毒性抗体反应 B.自身免疫反应 C.依赖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D.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E.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 2.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 A.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肝、 肾 D.脑 E.心肌 3.较大面积坏死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称( ) A.坏死 B.坏疽 C.凝固性坏死 D.液化性坏死 E.梗死 4.槟榔肝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A.细胞广泛萎缩 B.肝细胞广泛脂变 C.肝内广泛瘀血、水肿 D.肝内瘀血、肝细胞脂变及萎 缩 E.肝细胞广泛脂变及萎缩 5.乳腺纤维腺瘤的特点是( ) A. 呈分叶状外观 B.易发生恶变 C. 瘤实质的腺腔形成不明显 D. 包膜不完整 E.由腺上皮及纤维组织构成 6.原位癌是指( ) A. 未突破粘膜下层的癌 B. 未突破基底膜仅限于上皮 层的癌 C. 未发 生转移的癌 D. 未突破肌层的癌 E. 原发部位的癌 7.大肠癌最常发生于( ) A.乙状结肠 B.升结肠 C.直肠 D.盲肠 E.横结肠 8. 一患者,男性, 岁,有 长期大量吸烟史,体格 检查时线显示右肺门区有一 不规则阴影,下列疾病中哪种可能性较大( ) A.肺炎性假瘤 B.肺脓肿 C.肺门淋巴结结核 D.肺癌 E.浸润性肺结核 9. 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是( ) A.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性 B.风湿小体(Aschoff 小体) C.心肌 变性、坏死 D.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E.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10.下列关于高血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常引起左心室肥大 B.脑出血是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C.常引起下肢坏疽 D.晚期引起颗粒性固 缩肾 E.恶性高血压时可见细动脉纤维素坏死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动脉分支是( ) A.左冠状动脉主干 B.右冠状动脉主干 C.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D.右冠状动脉回旋支 E.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12. 下列哪种肺部疾病可能与 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关 ? A.间质性肺气肿 B.支气管扩张症 C.慢性支气管炎 D.全小叶型肺气肿 E.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13 下列哪种病变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 ) A.急性出血性炎 B.肺泡纤维素性炎 C.细支气管为中心化脓性炎 D.小支气管卡他性炎 E.肺泡浆液性炎 14.原发性肺结核病变侵蚀破坏下列哪种血管引起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 A.无名静脉 B.颈内静脉 C.上腔静脉 D.肺静脉分支 E.支气管静脉 15.结核杆菌的致病力主要依赖于细菌的 ( ) A.内毒素 B. 外毒素 C.菌体化学成分 D.侵袭力 E.代谢产物 16. 下列哪项病损属第二期梅毒( ) A.硬性下疳 B.树胶肿 C.主动脉炎 D.皮肤粘膜梅毒疹 E.马鞍鼻 17 急性普通型肝炎肝细胞坏死的特点( ) A.点状坏死 B.大块坏死 C.带状坏死 D.碎屑样坏死 E.桥接样坏死 18.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B.经血传染 C.经消化道传染 D.昆虫媒介传染 E.经呼吸道传染 19. 门脉性肝硬变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腹水压迫使脾静脉回流障碍 B.脾脏内单核巨噬 细胞增生 C.门静脉 压力增高 D.脾静脉血栓形成 E.脾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20.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 A.系膜硬化 B.单核细胞浸润 C.中性白细胞浸润 D.系膜基质增生 E.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 21. 电镜或光镜下脂性肾病最常见的变化是肾小球( ) A.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B.脏层上皮细胞内见 大量脂滴 C.内皮 细胞增生 D.系膜细胞增生 E.基质增生 22.细菌性痢疾的病变性质是( ) A.脓肿 B.蜂窝组织炎 C.假膜性炎 D.卡他性炎 E.出血性炎 23.阿米巴病的病变特点是( ) A.浆液性炎 B.坏死性炎 C.增生性炎 D.出血性炎 E.纤维 素性炎 24. 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菌是( ) A.衣原体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病毒 25. 引起日本血吸虫病最严重病变的是( ) A.毛蚴 B.成虫 C.虫卵 D.童虫 E.尾蚴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每小 题 2 分,共 10 分。 ) 1.肉芽组织变为瘢痕组织时( ) 复习资料之病理 白白 第 3 页 共 5 页 A. 胶原纤维数量增加 B. 组织内水分减少 C. 毛 细血管数量减少 D. 炎细胞数量增加 E. 炎细胞数量减少 2梗死与坏死的关系是( ) A.梗死就是坏死 B.梗死是缺血引起的坏死 C.坏死包括梗死 D.坏死与梗死发病机理一样 E.坏死比梗死严重 3细菌性痢疾、白喉、 结核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共同的病 变特点是( ) A.都是细菌感染引起 B.都可见到假膜形成 C.都是 纤维素性炎症 D.都是增生性炎 E.都是化脓性炎症 4肿瘤命名的一般原则( ) A. 表明肿瘤的良性或恶性 B. 表明肿瘤的形状 C. 表明 肿瘤的部位 D.表明肿瘤的大小 E. 表明肿瘤的组织发生来源 5肠伤寒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 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均有增生 B.病变主要累及回 肠末端淋巴组织 C.溃疡长轴 与肠长轴垂直 D.愈合后虽能形成瘢痕 ,但不易造成肠狭窄 E.溃疡深度可达浆膜层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纤维素坏死 2 肥大 3.肿瘤的异型性 4.粥样斑块 5.钩端螺旋体病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比较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列表)。 2.简述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3.简述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 4.简述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 5.简述急性和慢性虫卵结节。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述三种化脓性疾病的病变特点。 2.患者,男,25 岁, 连续加班 3 天后突发高热、胸痛、咳嗽、咳痰, X 线见左肺下 叶大片淡薄阴影,请作出(1)诊断,(2)诊断依据, (3)病理变化及结局。 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试卷 B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E 6B 7D 8D 9B 10C 11C 12D 13C 14D 15C 16D 17A 18C 19C 20E 21A 22C 23B 24E 2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BC 3AC 4AE 5ABD 三、名词 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纤维素坏死是间质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病 变局部组织结构消失,形成一堆境界不甚清楚的 颗 粒状、小条或小块 状无结构物质,呈强嗜酸性红染,其形态和染色特点都很像纤维素,故名。 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因适 应环境改变而体积增大时,称 为肥大。可分为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肥大两 类。 3.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4.表层为纤维结缔组织,深层粥样 坏死组织,内有胆固醇 结晶和钙化,底部有肉芽组织,外周有少量泡沫细 胞。 5.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的损害,引起受累 组织器官出 血、器官实质变性、坏死及轻度炎症反 应。 四、简 答 题( 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比较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 类别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部位 多发生在四肢,特 别在下肢远端。 多发生于与体表相通的内脏,也见 于淤血的四肢。 原因 动脉阻塞 既有动脉阻塞又有静脉淤血 形态特 点 干躁、黑褐色,与健康组织有明显分界线。 肿胀明显,污黑发 臭,与健康 组织 无明显分界线。 后果 腐败菌感染轻,病变发展慢,全身中毒轻。 腐败菌感染重,病 变发展快,全身严重中毒。 2. 简述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答:血栓的结局有:()软化、溶解、吸收;()脱落形成栓子;()机化、再通;()钙化。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有:()有利的方面:当血管有损伤或破裂时,在血管损伤处血栓形成有助于伤口的止血。 在炎症病灶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可以防止致病因素经血管内蔓延扩散。 ()不利的方面:阻塞血管、阻断血 流;造成血栓栓塞;造成心瓣膜病;出血与休克。 3.简述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 答:(1)原发性肺结核多发生在儿童, 为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有原发综合征:在肺内引起原发病灶,部 位在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约 1cm 大小,以渗出及坏死病变为主,继尔引起肺内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 结核。 X 线为哑铃 状阴影。 98%病人可痊愈,及少数可经淋巴道和血道播散。 (2)继发性多见于成人,肺结核早期病 变多发生在肺尖部,以增生病变为主,病变复杂, 时好时坏,病程长, 新旧病变混杂,临 床类型多,如病变恶化,多经支气管播散。 4.简述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 答:病变部位以大脑皮质、基底核、间脑、中 脑等处最为严重。病变特点 为(1)神经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在其周 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即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小胶 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侵入神经细胞内,即噬神 经细胞现象。(2)软化灶形成,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及其轴突、髓鞘、胶质细胞和胶质纤维)的局灶性坏死 液化,形成染色较 淡, 质地疏松的 筛网状病灶,主要见于灰质、神经 核或灰白质交界处。 (3)胶质细胞增生, 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布。如果增生的胶质细胞聚积成群,则形成胶质小结。 (4)血管充 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袖套状浸润。 5.简述急性和慢性虫卵结节。 答:(1)血吸虫病急性虫卵结节时,结节中央有一至数个成熟虫卵,虫卵外 围可见一层嗜酸性火焰状物质,为抗 复习资料之病理 白白 第 5 页 共 5 页 原抗体复合物。虫卵周围是一片无 结构的颗粒状坏死物和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最外 为少量新生的肉芽 组织。由于其结构 类似脓肿,故称为 嗜酸性脓肿。 (2)血吸虫病慢性虫卵结节时,虫卵内毛蚴死亡或钙化, 虫卵周围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 异物性巨细 胞和淋巴细胞,从而构成结核结节样的结构,称为假结核结节。 五、论 述 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1.试述三种化脓性疾病的病变特点。 答:(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化脓性 脑膜炎。 细菌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传播。 细菌侵入上呼吸道后,仅部分人因侵入 细菌数量多、毒力 强或当机体抵抗力低下 时才会发病。首先在鼻咽部 引起轻度炎症,出 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上呼吸道炎症期)。其后 细菌从上呼吸道粘膜侵入血流,轻者引起暂 时菌血症,重者细 菌在血液中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短期的败血症。如进一步突破血脑屏障, 细菌侵入脑 脊髓膜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期)。病变特点是软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内大量中性白 细 胞及少量纤维蛋白渗出。 (2)小叶性肺炎为化脓性炎症。肉眼 观察:两肺各叶可见散在多发性灰黄色实变病灶,以下叶及背侧最严重。 病灶大小不一,小的如粟粒大,多数直径为 1cm,相当于一个小叶范围。有 时小病灶融合,形成融合性小叶 性肺炎。切面灰黄色,质较实,边缘不规则,病灶中常见细支气管断面。镜下:病变的特点是以小叶为单位,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病灶中央或周 边常有病变的细支气管,管壁充血、水肿并有大量中 性白细胞浸润,管腔内充 满中性白 细胞及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病 变 区肺泡腔内充满浆液、中性白细胞和少 量红细胞、纤维素及脱落肺泡上皮细胞,肺泡壁充血、水 肿。病灶周 围肺组织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和充血、 水肿。 (3)急性肾盂肾炎是肾间质和肾盂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病 变累及一侧或双侧肾脏,肾脏肿大、充血,表面可 见多个大小不等黄色或黄白色的脓肿。切面可见肾盂粘膜充血、水 肿 , 并有脓性渗出物。肾实质内可见多数 条索状之大小不等的脓肿。镜下可 见肾间质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并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化肿,灶内肾小管被 破坏,腔内充满脓细 胞和细菌。早期肾小球一般不受累。 (4)如回答淋病亦为化脓性炎。 2.患者,男,25 岁,连续加班 3 天后突发高热、胸痛、咳嗽、咳痰,X 线见左肺下叶大片淡薄阴影,请作出 答:(1)诊断:患者发生了大叶性肺炎。 (2)大叶性肺炎多发生在青年人, 发 病急骤,常于劳累后发生,症状和 X 线亦符合诊断。 (3)病理变化及结局:大叶性肺炎按其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肺泡腔内有较多浆液渗出及少量 红细胞,中性白 细胞和巨噬细 胞。渗出液中可检出细菌。红色肝样 变期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 满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