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鲍照 拟行路难 其四 赏析一 新人教版选修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拟行路难 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Tag内容描述:<p>1、拟行路难(其四)鲍照阅读答案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阅读答案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4.起笔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本诗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6.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7.对“举杯断绝歌路难”一句,有两种理解:一说“断绝”指歌断绝,一说“断绝”之断绝愁思。你 认为哪种理解更合理?为什么? 8.“安能。</p><p>2、语文备课大师 www.xiexingcun.com【全免费】第3课拟行路难(其四)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所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无法尘封的诗人“俊逸鲍参军”鲍照生前的遭遇让人扼腕叹息,过人才华给他带来的却是苦难,他只有在诗里和血呐喊。鲍照死后的冷寂更让人不胜感慨,他的诗文当时已与谢灵。</p><p>3、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知识 与能 力 了解鲍照及其作品,了解乐 府诗歌常见的特点 过程 与方 法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 味诗歌的意境,并运用其 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学习比兴手法的运用 情感 态 度 价 值 观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 的深层意蕴 王昭君 鲍 照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赏析 昭君死后,消息传开。“怜其远嫁” 竟成为后代多数诗人咏唱昭君出塞的主题思想 。该诗就流露出这种伤感之情。诗中描述了昭 君在边塞的悲凄生活:“绝”“惊”“咽”形 象逼真地描写出冷霜之中、月光之下昭君思。</p><p>4、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渚(zh)眇眇(mio)骋望(chng)停杯投箸(zh)B.水裔(y)偕逝(xi)修葺(q)玉盘珍馐(xi)C.骤得(zhu)薜荔(p)千载(zi)塞上长城(si)D.柏树(bi)寤寐(mi)潺湲(yun)两朝开济(j)解析A项,“渚”应读“zh”。C项,“薜”应读“b”。D项,“济”应读“j”。答案B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将以遗兮远者遗:赠送。与佳期兮夕张佳期:美好的时光。B.搴汀洲兮杜若搴:采摘。聊逍遥兮容与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C.玉盘珍馐直万钱直:只。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p><p>5、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设计开课地点:晋江平山中学高二三班 开课人:易晓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能力目标: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教学方法】。</p><p>6、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以意逆志让我们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读秀出你的声音,请好好读13遍给自己听,看看自己哪些读得还行,哪些还需要改进。请把你最好的朗读奉献给你的同桌,并且让他/她给你评一评,出出主意,改进一下。最后再读一遍给自己听。,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p><p>7、嵩县五高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写人:高二年级组 审核人: 编写时间: 一 、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内容。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3、理解文中大幅渲染愁绪的用意。二、问题导学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 明远 。本籍东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 拟行路难 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p><p>8、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教 师:胡晓杰单 位:芦台一中联系方式:022-69116939电子信箱:cfwdhxj1982163.com通讯地址: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中邮政编码:301500拟行路难(其四)教材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我们选修课程的第一个脚印。对于诗歌欣赏部分的学习我们先从书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入手,使学生在大致了解古代诗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能够贯串起学过的作家作品及其风格流派,再从探究诗旨、把握诗境、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去鉴赏诗歌,这样有助于初学者对诗歌地学习和掌握。“诗歌之部”的第一单元“赏析指导”中介绍了探究诗。</p><p>9、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名句赏读 (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赏读: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赏读: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不要太执着眼前一切好坏,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希望。,(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赏读:要想把事情做好,而且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和目的,就必须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行动准备。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赏读:以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p><p>10、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基础积累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zhn)密商榷(qu) 和(hu)稀泥 揆情度(du)理B取缔(t) 木讷(n) 档(dng)案袋 疾风劲(jn)草C栖(q)息 挟(xi)持 白炽(ch)灯 戎马倥偬(zng)D葳蕤(ru) 豢(hun)养 软着(zhu)陆 扣人心弦(xun)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城阙萧索娥嵋连理B修葺芳馨逍遥装饰C慷概黄鹂频繁链接D瓜州时事阮籍变换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p><p>11、第03课 拟行路难(其四)1作家作品鲍照(约415470),字 ,南朝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南朝 时的重要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称为“ ”。他家世贫贱,曾任前军参军,后为乱兵所杀。他诗文俱佳,以乐府诗成就最高,内容上多以咏叹仕途失意和描写 为创作题材,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 。2创作背景在中国历史上,南朝是一个门阀制度最盛行的时代。鲍照生活在这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黑暗社会,虽然胸怀大志,但却终因“身地孤贱”,一生沉郁下僚,报国无门,受尽了歧视和打击。世道的不。</p><p>12、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学习目标】1、了解创作背景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3、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4、比较行路难和拟行路难的异同。5、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解题“行路难”字面意思是什么?行路难又有什么深沉的象征意味?“拟”是什么意思?诗歌可能表达什么主旨?,道路难行。汉乐府旧题,人生之路(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有些学习汉。</p><p>13、自主学习 初体验,第 一 单 元,自主赏析,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大意,名师课堂 一点通,知能提升巧应用,篇 目 二 拟 行 路 难 (其四),n zhu zhzh zn xi zh xi q j,倾,倒,向,命运,命数,怎么,停止,徘徊不前,三、佳句诵读 1 ,各自东西南北流。 2人生亦有命, ? 3酌酒以自宽, 。 4心非木石岂无感? 。,泻水置平地,安能行叹复坐愁,举杯断绝歌路难,吞声踯躅不敢言,http:/www.kmyks.com 科目一考试 http:/www.km1ks.com 科目1考试 2016年驾考科目一模拟考试题 http:/www.km4ks.com 科目四考试 http:/www.jxedt365.com 驾校一点。</p><p>14、悲歌一曲诉愁肠,拟行路难 (其四),南朝宋 鲍照,作者简介:,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但空有一腔才华,不被朝廷重用,一辈子愤愤不得志,至多只做过一些小官,最后死在战乱中。,作者简介:,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诗风雄健奔放,俊逸潇洒,其诗文与谢灵运一样有影响,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唐代诗人。</p><p>15、悲歌一曲诉愁肠,拟行路难 (其四),南朝宋 鲍照,作者简介:,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但空有一腔才华,不被朝廷重用,一辈子愤愤不得志,至多只做过一些小官,最后死在战乱中。,作者简介:,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诗风雄健奔放,俊逸潇洒,其诗文与谢灵运一样有影响,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唐代诗人。</p><p>16、,1,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现代双语高二语文组,.,2,拟行路难,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自由朗读诗歌,.,3,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p><p>1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1.理解诗歌意象,感受作者暗含的情感。 2.了解“比兴”的用法和作用。,汉乐府杂曲,原为民间歌谣,其辞不存。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续晋阳秋说:“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表模拟的意思。,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南朝宋文学家。“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中的“鲍参军”即鲍照。他有非凡的才华,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由。</p><p>18、拟行路难,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3、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导入: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p><p>19、二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一、古诗文阅读(2019安徽A10联盟开学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次韵陈履常雪中苏 轼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储肉巧谋身。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贫。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注】本诗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赈济颍州雪灾百姓之后。强项:形容性格刚强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