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89 排列组合 二项式定理 一 内容归纳1 知识精讲 1 二项式定理 特别地 2 二项展开式系数的性质 对称性 在二项展开式中 与首末两端 等距离 的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其中 是二项式。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Tag内容描述:<p>1、1. 3 二项式定理(1)班级 .姓名 1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14 B.14 C.42 D.422若则A.7 B.8 C.9 D.103的展开式中,无理数项的个数是( )A84 B85 C86D874. 的值为 ( )A1025 B1024 C1023 D10225展开式中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与第12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展开式共有 ( )A.15项 B.16项 C.17项 D.18项6.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 ( )A4 B5。</p><p>2、最新2013届天津高三数学理科试题精选分类汇编9: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天津市新华中学2013届高三寒假复习质量反馈数学(理)试题)如图,用四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五个点涂色,要求每个点涂一种颜色,且图中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涂不同的颜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 )种()A72B86C106D120(天津市新华中学2013届高三寒假复习质量反馈数学(理)试题)现安排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p><p>3、概率统计与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安徽理(12)设,则 .(1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难度中等.【解析】,所以.(20)(本小题满分13分)工作人员需进入核电站完成某项具有高辐射危险的任务,每次只派一个人进去,且每个人只派一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有一个人10分钟内不能完成任务则撤出,再派下一个人。现在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派,他们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假设互不相等,且假定各人能否完成任务的事件相互独立.()如果按甲在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求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若改变三个人被派出的先。</p><p>4、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之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1.排列数中、组合数中。(1)排列数公式 ;。如(1)1!+2!+3!+n!()的个位数字为 (答:3);(2)满足的 (答:8)(2)组合数公式;规定,。如已知,求 n,m的值(答:mn2)(3)排列数、组合数的性质:;。2.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每类方法都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它是相互独立的,一次的且每次得出的是最后的结果,只需一种方法就能完成这件事),分步相乘(一步得出的结果都不是最后的结果,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p><p>5、2011高考数学分类汇编概率统计与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安徽理(12)设,则 .(1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难度中等.【解析】,所以.(20)(本小题满分13分)工作人员需进入核电站完成某项具有高辐射危险的任务,每次只派一个人进去,且每个人只派一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有一个人10分钟内不能完成任务则撤出,再派下一个人。现在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派,他们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假设互不相等,且假定各人能否完成任务的事件相互独立.()如果按甲在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求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若。</p><p>6、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一、本章知识结构:排列概念两个计数原理排列数公式排列应用组合概念组合组合数公式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组合数性质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应用二项式系数性质二、重点知识回顾1.排列与组合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关于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分步计数原理和分步有关,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 排列与组合主要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部分或全部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求共有多少种方法的问题.区别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要看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属于排列问题。</p><p>7、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一、二项式定理1、(2016年北京高考)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2、(2015年北京高考)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3、(2016年上海高考)在的二项式中,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56,则常数项等于_________4、(海淀区2016届高三二模)在(其中)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与的系数相同,则的值为A. B. C. D.5、(西城区2016届高三二模) 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等于____. 6、(昌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用数。</p><p>8、1掌握分类计 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 的应用 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 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 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 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 简单 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并能用它们计 算和证明一些简单 的问 题 1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分数大约在 3%6%之间 2本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分类与分 步计数原理,排列与组合及二项式定理的 有关内容 3命题规 律:此部分在命题时 ,题目类 型一般为选择 或填空题,高考对本部。</p><p>9、专题10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部分一基础题组1.【2005天津,理6】从集合1,2,3,11中的任意取两个元素作为椭圆方程中的和,则能组成落在矩形区域内的椭圆的个数是A、43 B、72 C、86 D、90【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是不大于10的正整数、是不大于8的正整数。但是当时是圆而不是椭圆。先确定,有8种可能,对每一个确定的,有种可能。故满足条件的椭圆有个。本题答案选B2.【2005天津,理11】设,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所求为:本题答案填写:3.【2006天津,理5】将4个颜色互不相同的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和2的两个盒子里,使得。</p><p>10、2011高考数学分类汇编概率统计与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安徽理(12)设,则 .(1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难度中等.【解析】,所以.(20)(本小题满分13分)工作人员需进入核电站完成某项具有高辐射危险的任务,每次只派一个人进去,且每个人只派一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有一个人10分钟内不能完成任务则撤出,再派下一个人。现在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派,他们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假设互不相等,且假定各人能否完成任务的事件相互独立.()如果按甲在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求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若。</p><p>11、高三数学随堂测试(11)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90分) 1用5个人安排一个5天的值日表,每天排一人值日,每人可以排多天或不排,但相邻两天不能排同一人,值日表排法的总数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表上) A120B324C720D12802一次考试中,要求考生从试卷上的9个题目中选6个进行答题,要求至少包含前5个题目中的3个,则考生答题的不同选法的种数是A40B74C84D2003以三棱柱的六个顶点中的四个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有A18个B15个C12个D9个4从一架钢琴挑出的十个音键中,分别选择3个,4个,5个,10个键同时按下,可发出和弦,若。</p><p>12、知识聚焦:1解排列组合题中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两个原理、元素位置分析法、捆绑法、插空法、 枚举法、隔板法、对称法;常用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对应思想.2解排列组合综合题一般要遵循以下的两个原则(1)按元素性质进行分类(2)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3处理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时一般方法是先取(选)后排,但有时也可以边取(选)边排.4对于有多个约束条件的问题,先应该深入分析每个约束条件,再综合考虑如何分类或分步,但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则需要交叉使用两个原理来解决问题.5(ab)n (nN),这个公式。</p><p>13、20122012 年高考数学热点知识突破(年高考数学热点知识突破(2 2) 热点二热点二 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和概率 经典习题精讲经典习题精讲 【2011新课标全国】有 3 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 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 A 1 3 B 1 2 C 2 3 D 3 4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播种了 1000 粒,没有发芽的种子数服从二项分布,即 (1000,0.1)B ,而 2X ,则 22 1000 0.1200EXE .应选 B. 【2010 年高考课标全国文】设函数yf(x)在区间0,1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p><p>14、数列及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知识点总结1.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3)2. 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例如:(1)求差(商)法解:练习(2)叠乘法解:(3)等差型递推公式练习(4)等比型递推公式练习(5)倒数法3. 你熟悉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吗?例如:(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解。</p><p>15、专题六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考点聚焦】考点1:排列、组合的概念,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考点2: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及利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问题;考点3:利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利用互拆事件的加法公式一些事件的概率,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会计算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自我检测】1、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排列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p><p>16、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一、 选择题:1.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新增了2个节目.若将这两个新节目插入原节目单则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A42 B48 C 96 D 1242.从正方体的6个面中选取3个面,其中有2个面不相邻的选法共有A.20种 B.16种 C.12种 D.8种3. 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4人参加某个座谈会,若这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34种 B35种 C120种 D140 种4.设集合A=-1、0、1,B=2、3、4、5、6,映射:AB,对任意,都有是奇数,这样的映射的个数是A.12 B.50 C.15。</p><p>17、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总结复习1,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几类方法,各类办法相互独立每类办法又有多种不同的办法(每一种都可以独立的完成这个事情)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几个步骤,每一步的完成有多种不同的方法2,排列 排列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排列数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公式 = 规定0!=13,组合组合定义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p><p>18、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3)正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哪一个原理与分类有关,哪一个原理与分步有关; (4)能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两个原理的能力;(5)通过对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周密思考、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难点是准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本身是容易理解的,甚至。</p><p>19、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考点聚焦】考点1:排列、组合的概念,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考点2: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及利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问题;考点3:利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利用互拆事件的加法公式一些事件的概率,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会计算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自我检测】1、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排列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元素。</p><p>20、期末复习(8)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解法突破:1、解排列组合问题的“16字方针”: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2、牢记典型题目与常规题目的解法.典型题目分析例一、(1)有5本不同的书,从中选出3本送给甲,有_______种不同的送法;(2)有5本不同的书,从中选出3本送给甲、乙、丙三人,每人一本有_______种不同的送法;(3)有5种不同的书,从中选出3本送给甲、乙、丙三人,每人一本有_______种不同的送法;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