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理论
数学与应用数学毛靖阳1122010123偏好相似理论1.简介2.基本观点3.假设条件4.实证结果5.相关性6.意义简介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similaritytheory...传统经济学偏好理论VS行为经济学偏好理论A1偏好外生性尽管有一些限制经济理论基本上将欲望偏好看
偏好理论Tag内容描述:<p>1、数学与应用数学毛靖阳1122010123,偏好相似理论,1.简介2.基本观点3.假设条件4.实证结果5.相关性6.意义,简介,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similaritytheory)或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demandtheory),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B.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林德认为国际。</p><p>2、传统经济学偏好理论VS行为经济学偏好理论 A1偏好外生性 尽管有一些限制 经济理论基本上将欲望 偏好 看做是固定的 这是分工的一个例子 经济学家不讨论欲望的形成 这是心理学家的领域 经济学家的任务是探寻给定的一组欲望所导致的后果 MiltonFriedman 个人的嗜好或偏好 均被当成是外生的或既定的 即外在于该系统的 尽管正统理论对个体主义和它的主观主义观点极尽推崇 但它却把个人嗜好和偏好的形成。</p><p>3、传统经济学偏好理论VS行为经济学偏好理论 A1偏好外生性 尽管有一些限制 经济理论基本上将欲望 偏好 看做是固定的 这是分工的一个例子 经济学家不讨论欲望的形成 这是心理学家的领域 经济学家的任务是探寻给定的一组欲望所导致的后果 MiltonFriedman 个人的嗜好或偏好 均被当成是外生的或既定的 即外在于该系统的 尽管正统理论对个体主义和它的主观主义观点极尽推崇 但它却把个人嗜好和偏好的形成。</p><p>4、数学与应用数学 毛靖阳 1122010123,偏好相似理论,1.简介 2.基本观点 3.假设条件 4.实证结果 5.相关性 6.意义,简介,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或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 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 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p><p>5、1 第第1部分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1偏好理论 2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 3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4. 消费理论中的一些其他问题 2/29 第第1 1章章 偏好理论偏好理论 消费者行为的基本问。</p><p>6、 教材原文 #! 货币金融学导论 刘明第2节 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凯恩斯在早期是剑桥学派货币数量论的追随者和倡导者,他在数量论传统思想框架下深入探讨了货币存量变化的影响,这体现在他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中。通论(1936)的出版表明凯恩斯实现了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扬弃。即一方面继承剑桥学派经济学(隐含的)对持有货币余额的“目的”的区分,并引入利率因素讨论货币需求;另一。</p><p>7、3、Arrow-Debreu经济,Idea,该方法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Arrow(1964)、Debreu(1959)提出,其目的是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分析资产定价问题,得出了一些普适性的结论.该方法或模型虽然简单,但得出的结论非常具有代表性。 考虑一种有限状态、有限证券情形,在此情形下从市场交易证券中抽象出几个基本证券,从而对其它证券进行定价。,1、不确定性和若干状态,在该模型中,一个证券就是各种可能的收益集合,每种可能都发生在互斥的自然状态之下。一旦不确定状态得到确定,证券的收益也就确定下来。 原则上,存在无限多种自然状态,从而与之相应的风险性。</p><p>8、显示性偏好理论 理论产生背景 之前的思路是 偏好关系 效用函数 无差异曲线 需求函数问题是 偏好是主观的 不可观察的 显示偏好理论 萨缪尔森提出 消费者的选择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如果是理性的 就可以推断出消费者的偏好情况 显示偏好Revealedpreference 几个假定 1 偏好稳定2 偏好具有传递性3 偏好凸性4 理性 追求效用最大 直接显示偏好 如果消费者在现行价格下用既定的收入既可以买得。</p><p>9、1 第第1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偏好理论 1 1 偏好理论 2 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 3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4 消费理论中的一些其他问题 第1章 偏好理论第1章 偏好理论 消费者行为的基本问题。</p><p>10、微观经济学:对偶与显示偏好(Consumers Theory ),版权所有,仅供复旦大学学生学习使用,未经允许请勿擅自引用或传播,幅辣训朝懈唬卿皑缴临衅前煞加妮枣苹舀罢脏事刺颧近辕穴粉蚂痉咆哉杀03消费者理论:对偶与显示偏好03消费者理论:对偶与显示偏好,2,What have we learned?,马歇尔需求函数与间接效用函数 希克斯需求函数与支出函数 几个重要的恒等式 需求函数的性质与禀赋。</p><p>11、第四章 偏好理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若无差异曲线上一点的斜率dy dx 2 这意味着 消费者放弃一单位X商品能获得 单位Y商品 A 2 B 1 2 C 1 4 D 4 2 当雇用第7个工人时 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 当雇用第8个工人时。</p><p>12、偏好理论 董志勇 博士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行为经济学第三讲行为经济学第三讲 一、启发诱因(一、启发诱因(Elicitation EffectElicitation Effect) 专业技能人际关系 应聘者x8676 应聘者y7891 由由6565的被试验参与者选择录用应聘者的被试验参与者选择录用应聘者x x,只有只有3535 的人愿意选择应聘者的人愿意选择应聘者y y,这里我们定义这里我们定义C C值为值为6565 。这一结果表明,尽管两个应聘者在专业技能。这一结果表明,尽管两个应聘者在专业技能 和人际关系方面各有千秋,甚至应聘者和人际关系方面各有千秋,甚至应聘者y y在人际。</p><p>13、微观经济学:对偶与显示偏好(Consumers Theory ),版权所有,仅供复旦大学学生学习使用,未经允许请勿擅自引用或传播,2,What have we learned?,马歇尔需求函数与间接效用函数 希克斯需求函数与支出函数 几个重要的恒等式 需求函数的性质与禀赋,3,补充:Hicks补偿与Slutsky补偿,两种补偿概念: Hicks补偿:在新价格水平下,保持原来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发生的变化 m=e(p+p, u)-e(p, u) x(p+p, m+m)=x(p+p, e(p+p, u) Slutsky补偿:在新价格水平下,保持原来的购买力,收入必须发生的变化 m= p.x(p, m) 等价性,4,x0,x1,xh,Hicks补偿,x0=x(p。</p><p>14、偏好理论,董志勇 博士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行为经济学第三讲,一、启发诱因(Elicitation Effect),由65的被试验参与者选择录用应聘者x,只有35的人愿意选择应聘者y,这里我们定义C值为65。这一结果表明,尽管两个应聘者在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方面各有千秋,甚至应聘者y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势要比应聘者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但是在决策过程中,试验者明显更看重专业技能这一对于一个合格的。</p><p>15、,第七节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师洁20134160143,.,需求偏好相似理论(overlappingdemandtheory),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于1961年提出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理论适合用于解释初级产品,不适合解释制成品,特别是资源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需求偏好不同:假设在一国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有效需求重叠:假设。</p><p>16、第二章显示偏好理论 选择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定的规则 使之能用以预测选择结果 方法 研究选择所依据的标准 偏好或效用函数 研究选择行为本身 选择规则 主要研究如何从需求信息得到偏好信息 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 这是一种不基于 偏好关系 效用函数 消费者选择 的逻辑思路 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即 消费者选择。</p><p>17、B,1,第七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师洁 20134160143,B,2,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 Linder)于1961年提出 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H-O理论适合用于解释初级产品,不适合解释制成品,特别是资源密集型产品),B,3,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需求偏好不同:假设在一国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