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案
1、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计划及反思 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千米的认识教案Tag内容描述:<p>1、第四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第四册教材4446页,练一练1、2、3题。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能力: 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能估计1千米是多远。3、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测量、体验、联想,建立空间观念。4、德育: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需要与乐趣。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在知识结构上,是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p><p>2、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和练习十八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结合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00米。教学步骤一、通过观察等实践活动为新授知识作好准备。教学前可利用课外活动、队活动等时间进行一些观察度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知识。A参观车丫和码头,看看汽车、火车和轮船的航运里程票价表。B观察公路的里程碑,并从这块里程碑直到下块里和碑,实地观看100米-5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体会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C测量操场四周的长度(或跑道的长度),算一算要绕几圈(或直几个来回)才是1000米。这样使学生。</p><p>3、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p><p>4、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千米和毫米的相关知识,包括理解千米、了解毫米、简单的单位换算。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通过认一认、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认识、了解毫米;能结合实际,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注重实践和探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感受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了米和厘米的相关知识,认。</p><p>5、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p><p>6、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2. 运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推算和分析能力3.初步学会用千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4.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感知和认识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出千米:1.同学们!在长度单位家族中,你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呀。</p><p>7、第四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第四册教材4446页,练一练1、2、3题。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能力: 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能估计1千米是多远。3、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测量、体验、联想,建立空间观念。4、德育: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需要与乐趣。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在知识结构上,是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p><p>8、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p><p>9、千米 的 认 识课时编号课 题千米 的 认 识课 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3) 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 难 点教学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准 备课件、尺子教学过程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p><p>10、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重点】1、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千米、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千米的认识1、(出示高速公路的路程指示牌)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出示数射线)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3、小结:1千米就是1000米。1千米也可以表示10个100米。表示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km作单位。3、运动场的标准环行跑道是400m,1km有几圈?4、学校环行跑道一圈是几米?1km有几圈。</p><p>11、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 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一共有学生52人。学生虽说在前面已经认识了米、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但是“千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建立1千米的表象难度很大。所以,在教学时,我要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p><p>12、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千米的认识2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p><p>13、(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一)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教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让学生用手势具体表示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情景导入新知 媒体播放:小明一家人坐车从重庆站出发上高速。</p><p>1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2. 运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推算和分。</p><p>15、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千米的认识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长度位的简单化聚。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p><p>16、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千米的认识教案 沪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方案的穷尽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逻辑思维,对组合问题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2能力目标: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练习以米作单位的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