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
1 第第2 2课时课时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 1.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第1课时 全面调查。第1课时 全面调查。B.调查某班学生对。第1课时 全面调查。A.对重庆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时间的调查。2.(山西中考)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C)。A.调查某班学生。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Tag内容描述:<p>1、1 第第2 2课时课时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 1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会对具体问题选用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2 2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并能正确地指出抽样调查中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 量 【学习重点】 抽样、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 【学习难点】 随机抽样的应用 行为提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解题思路:由于抽样调查的结果没有全面调查的结果精确,因此为了获得较为精确的调查结果,抽样。</p><p>2、10.2.1直方图一、夯实基础1、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的个数为该组的_________,每一组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_______2、把15个数据进行分组,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_____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计算______________的差(极差);(2)决定______________与组数;(3)列______________; (4)画出______________4、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81,若取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应是__________5、18名同学在一次数学知识竞赛中成绩分别如下(单位:分)89,82,93,95,93,95,85,88,83,98,96,94,86,97,97,95,96,86根据这些数据设计。</p><p>3、图形的平移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2、会找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3、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学习重点理解平移是由移动方向和距离所决定。学习难点找到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知识链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运动是平行移动的?下列图中哪些是平行移动的现象?学习内容学法指导学习反思平移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找对应点巩固提高阅读教材1、 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为平移。它是由移动的 和 所决定。2、有些平面图形可以看成是某一 的平面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而产生的。3、请同学们尽可能。</p><p>4、七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如图所示的是某中学七、八、九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图,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观察思考,(教材P135问题1)如果要了解全 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 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学 习 新 知,1.收集数据,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2.数据整理,3.描述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用一个圆代表总体,然后用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个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p><p>5、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学练优七年级数学下(JJ) 教学课件,10.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及利用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1.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以及解不等式这些概念的 含义. 2.能用数轴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重、难点) 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并能利用不等式 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重点),导入新课,问题引入,80x,天平左边质量为60(x+1),天平右边质量为80x,你能判断哪边的质量大,并列出不等式吗?,60(x+1),80x60(x+1),讲授新课,问题1:对于给定的x值,完成下表:,是,x,210,否。</p><p>6、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 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并能区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 查;(重点) 2.理解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及简单的抽样调查的 方法(难点),如何知道一锅汤的味道?,你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根据这个道理,小华买火柴时怎么做才合理?,问题发现 感受新知,问题 某中学共有2 000名学生,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调查,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你能找出既省时省力又。</p><p>7、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 全面调查,1. 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 2.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重点) 3.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难点),学习目标,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题目,老师提问全体同学, 学生们纷纷举手.,问题发现 感受新知,C. 动 画,E. 戏 曲,A 新 闻,B.体育,D 娱 乐,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如何调查?,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问卷中应该增加性别项.,设计问卷调查,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利用调查问。</p><p>8、统计调查第2课时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A.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B.调查某班学生对“神十飞天”的知晓率C.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D.调查广州亚运会100米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2.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则所抽查的这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A.总体B.个体C.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3.下列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A.了解全校同学对课程的喜欢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p><p>9、直方图第2课时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统计图2.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50名学生测试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次数),进行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注:1520包括15,不包括20,以下同),请根据统计图计算成绩在2030次的百分比是()A.40%B.50%C.60%D.70%3.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面积和的四分之一,且样本数据有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A.0.。</p><p>10、10.2直方图第1课时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七(1)班共50名同学,下图是该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9分的成绩评为优秀,则该班此次成绩优秀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七(1)班50名同学体育模拟测试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A.20%B.44%C.58%D.72%2.现有一组数据,最大值为93,最小值为22,若要把它分成6组,则下列组距中合适的为()A.9B.12C.15D.183.已知数据:10,8,6,10,8,13,11,10,12,7,9,8,12,9,11,12,9,10,11,10,则频数为4的一组是()A.5.57.5B.7.59.5C.9.511.5D.11.513.54.小贝借用谐音用阿拉伯数。</p><p>11、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2018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A.对我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B.对我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C.对我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D.对我国首艘国产航母002型各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2.如果要在某班推选一位元旦晚会节目主持人,那么相对较好的方法是()A.全班同学不记名投票B.问卷调查C.随机产生一个D.文艺委员委托一个3.老师对全班50名同学最感兴趣的课外活动项目进行了调查,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p><p>12、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全面调查基础题知识点1全面调查1(重庆中考B卷)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C)A对重庆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时间的调查B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C对某班学生进行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的调查D对重庆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2(山西中考)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C)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D调查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3关于“记录收集数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只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B只能用统计图记录C只能。</p><p>13、第2课时抽样调查基础题知识点1抽样调查1(淄博中考)下列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D)A了解全校同学对课程的喜欢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同学进行调查C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D了解观众对所看电影的评价情况,对座号是奇数号的观众进行调查2(湘西中考)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B)A500名学生B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C50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p><p>14、第1课时 全面调查【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投影1(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投影2(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投影3(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要解决这些。</p><p>15、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2 抽样调查12018重庆A卷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A企业男员工B企业年满50岁及以上的员工C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D企业新进员工22018呼和浩特随着“三农”问题的解决,某农民近两年的年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知前年和去年的年收入分别是60 000元和80 000元,下面是依据三种农作物每种作物每年的收入占该年年收入的比例绘制的扇形统计图(如图1017),依据统计图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图1017A的收入去年和前年相同B的收入所占比例前年的比。</p><p>16、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1全面调查1在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我省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了解九(1)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C检测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D调查台州600全民新闻栏目的收视率22018荆州荆州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五一”期间相关部门对到荆州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如图10-1-3所示的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图10-1-3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 000B扇形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 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p><p>17、第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10 2直方图第2课时 1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 2 能够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在信息时代 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数据信息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会收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