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第二章二次函数 函数y ax bx c的图象 二次函数y 3 x 1 2 2的图象是什么形状 它与我们已经作过的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 3x2和y 3 x 1 2的图象 比较二次函数y 3x2和y 3 x 1 2的图象 完。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永宁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导学案课题 21.1二次根式 第 1 课时 共 2 课时 修订、主编:李石所学习目标:1、经历二次根式概念的探索过程,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会求根号内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自主学习1、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6、3、0、-9的平方根分别是什么? 算术平方根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书教案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教材内容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3)掌握(a0,b0),=;=(a0,b0),=(a0,b0)(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2。</p><p>3、初三上册期末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a0的两个解,若(m1)(n1)6,则a的值为( )A10 B4 C4 D103二次函数y=(x+3)2+7的顶点坐标是()A(3,7)B(3,7)C(3,7)D(3,7)4有一种推理游戏叫做“天黑请闭眼”,9位同学参与游戏,通过抽牌决定所扮演的角色,事先做好9张卡牌(除所写文字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有法官牌1张,杀手牌2张,好人牌6张小明参与游戏,如果只随机抽取1张,那么小明抽到好人牌的概率。</p><p>4、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2011年北京四中中考模拟19)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PA8,OA6,则tanAPO的值为( )A、 B、 C、 D、2、(2011年北京四中模拟26)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那么它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 )A3 B C D答案:B3.(2011.河北廊坊安次区一模)一个钢管放在V形架内,图3是其截面图,O为钢管的圆心如果钢管的半径为25 Cm,MPN = 60,则OP 的长为A50 Cm B25Cm CCmD50Cm答案:A4.(2011湖北省天门市一模)如图,在中,经过点且与边相切的动圆 与分别相交于点,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 )A B C。</p><p>5、圆锥的侧面积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后,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让学生先观察实物,再想象结果,最后经过实践得出结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成功的体验2通过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懂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p><p>6、第二十一章过关自测卷(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bx+c=0 B.=2C.x2+2x=y21 D.3(x+1)2=2(x+1)2.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0 B.b=0 C.c=0 D.c03.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4.方程x2+6x=5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所得方程为( )A.(x+3)2=14 B.(x3)2=14C.(x+6)2=12 D.以上答案都不对5.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0的一个根,则2a1的值是( )A.。</p><p>7、第二十一章过关自测卷(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bx+c=0 B.=2C.x2+2x=y21 D.3(x+1)2=2(x+1)2.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0 B.b=0 C.c=0 D.c03.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4.方程x2+6x=5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所得方程为( )A.(x+3)2=14 B.(x3)2=14C.(x+6)2=12 D.以上答案都不对5.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0的一个根,则2a1的值是( )A.。</p><p>8、25.1.1 随机事件(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技能: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过程和方法:历经“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处理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以及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条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结论。需经过大量重复的试验,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的探究态度。学。</p><p>9、24.4弧长和扇形面积第1课时弧长和扇形面积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如果一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它的半径,那么此扇形称为“等边扇形”,则半径为2的“等边扇形”的面积为()A.B.1C.2D.23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分别以B,D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a为半径画弧,形成树叶形(阴影部分)图案,则树叶形图案的周长为()A.aB.2aC.12aD.3a3.如图,四边形OABC为菱形,点A,B在以O为圆心的弧上,若OA=2,1=2,则扇形ODE的面积为()A.43B.53C.2D.34.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面积为30 cm2的扇形OAB,半径OA=6 cm,且OA与地面垂直.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将扇形向右滚动至OB与地面垂直。</p><p>10、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一、 知识梳理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 一元二次方程判定的条件是:(1)必须是整式方程;(2)二次项系数不为零;(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 法、 法、法和 法其基本思想是 . 注意 公式法其实质是配方法,只不过省去了配方的过程,但用公式时应注意:(1)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先确定a、b、c的值;(2)牢记使用公式的前提是b24ac0.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 (1)0ax2bxc0。</p><p>11、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学习目标:1、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会用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学习重点会用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学习难点二次函数转化为一、【自主学习】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且与y轴交于点(0,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自学课本39页至40页体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思路第一步: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2、教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作者:2012.06.18第一章 二次根式教材内容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3)掌握(a0,b0),=;=(a0,b0),=(a0,b0)(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p><p>13、21.2.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待定系数;根据方程求代数式的值。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四、教学难点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待定系数;根据方程求代数式的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前面学过的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二)讲授新。</p><p>14、24.1.1 圆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 2.认识弦、弧、半圆、优弧、劣弧、同心圆、等圆、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初步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理解圆的本质属性.四、教学难点认识弦、弧、半圆、优弧、劣弧、同心圆、等圆、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 观察下列生活中的图片,找一找你所熟悉的图形(二)讲授新课活动1:小组合作问题 观察画圆的过程,你能说出圆是如何画出来的吗?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p><p>15、22.3.1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一、教学目标1.掌握图形面积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的寻找方法,并会应用函数关系式求图形面积的最值;2.会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会应用函数关系式求图形面积的最值;四、教学难点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二次函数y=2(x-3)2+5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y的最 值是 .2. 二次函数y=-3(x+4)2-1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函数有最___ 值,是 . 3.二次函数y=2x2-8x+9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函数有最_______ 值。</p><p>16、24.4.2 弧长和扇形面积一、教学目标1.经历圆锥侧面积的探索过程.2.会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会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经历圆锥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观察如图所示的蛋筒,它类似我们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二)讲授新课探究1:圆锥及相关概念圆锥的形成 我们把连接圆锥的顶点S和底面圆上任一点的连线SA,SB 等叫做圆锥的母线圆锥有无数条母线,它们都相等 从圆锥的顶点到。</p><p>17、23.3 课堂学习 图案设计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利用旋转、轴对称或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2.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灵活运用平移与旋转组合的方式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预习范围:P72-73二、 预习要点(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变换 ?它们分别 有何特征?(2)下列图形之间的变换分别属于什么变换?三、预习检测某单位搞绿化,要在一块圆形空地上种植四种颜色的花,为了便于管理和美观,相同颜色的花集中种植,且每种颜色的花所占的面积相同,现征集设计方案,你能帮忙设计吗?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活动1:小。</p><p>18、25.1.2 概率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理解一个事件概率的意义. 2.会在具体情境中求出一个事件的概率.(重点) 3.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及应用.(难点) 预习范围:P99-100二、预习要点1.概念: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 ,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总结:以上两个试验有两个共同的特点:(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 (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2.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验,我们用事件所包含的各种可能的结果个数在全部可能的结果总数中所占的比,表示事件发生的 .如:在试验1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