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编号:205220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
《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①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Tag内容描述:<p>1、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 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课 时目 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板书设计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修改与补充一、复习引入:(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p><p>2、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判断题1、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2、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一个数的因数总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4、1、2、4、8、16是16的因数。( )5、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6、7的倍数一定是合数。( )7、所有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8、只有两个因数的数一定是质数。( )9、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 )10、如果甲数乙数=10(甲数和乙数都是自然数,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乙数一定是甲数的因数。( )11、如果两个质数的差是2,这两个质数一。</p><p>3、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这些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教材中首先用乘法算式直接给出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在掌握了2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介绍偶数和奇数的概念;然后再进一步探讨因数和倍数规律中认识质数和合数。本单元的知。</p><p>4、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 三 章第一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学情与教材分析教材以主题图的形式,从生活中的物体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长方体的认识中,先让学生认识顶点、面和棱,接着由长方体的实物的观察和动手探索,引出长方体的特征,最后用学具拼搭制作长方体的框架,从而认识长方体的棱分为长、宽和高这三组。学生在第一学段对长方体有了一定的形象上的认识,能辨别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但对于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的特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这节课主要是围绕长方体的特征的探。</p><p>5、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峡江县巴邱小学 陈淑全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能被2和5同时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请你说出整除、约数和倍数的含义。2、38970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你是怎样判断的?师:要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根据整除的含义进行判断,但比较慢,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特征来进。</p><p>6、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实践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量杯1 石子2枚 正方体2个 长方体1个 太空杯1个 盒子若干 学具准备: 橡皮泥少量 课前准备: 文具 数学书 小学数学作业本 橡皮泥(放到桌斗里)做好准备的,就可以静息了。 教学过程: 环节一:乌鸦喝水 师: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p><p>7、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这一节课又是我们的数学课,数学,顾名思义,“学习数”,当然,“学习数”并不是我们数学的全部,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啊?(单数,双数,小数,整数,质数,数,自然然,等等)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么多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再现旧知识。 师:同学们看,我们有这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争论两人该怎么分吃一个饼。同学们。</p><p>8、任教学科教学设计方案课题:长方形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小学五年级下册三单元作者:叶阳利单位:鄱阳县响水滩乡草埠小学2011.3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设计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制订本教案。教材分析1、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学情分析学生以前接触的教是平面图形,本节课是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要注重以实物帮助建立空间想象力。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2、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3、。</p><p>9、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天津市大港区英语实验小学 李桂霞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学生:长方体。</p><p>10、质数和合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知道 100 以内的质数,熟记20 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今天老师上课要先点同学们的学号,请听到学号的同学喊: “到” ! 并起立。2 号、4 号、6 号、8 号、10 号、12 号,请按规律自报学号并起立。 师: 现在站着的同学和坐着的同学号码有什么不同?2.师:根据什么分为奇数。</p><p>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峡江县巴邱小学 陈淑全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2请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二、揭示课题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三、探索研究1学习质数和合数。(1)请同学报出你们学号的所有约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p><p>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口算题卡第一单元_____月______日 星期______答对____题 答错____题计算下列各题:-可编辑修改-+83.1=100.1 x1.827.5 1.6=3.28 0.18 =8.45 1.26 =28 1124 x38x7.2153.8 2x18317x3 x2 x39 1 0.2=0.5 (。</p><p>13、五年级下学期 填空题 专项复习题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1)一个药水瓶的容积是125____________。 (2)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是60____________。 (3)一间教室的容积是160____________。 (4)一个玻璃。</p><p>14、图形的旋转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物体旋转的过程 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 能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 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 体会数学的价值。</p><p>15、长方体的认识 广州市海珠区绿翠小学熊俊 一 情境导入 一 情境导入 学习单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小结 二 探究。</p><p>16、图形的运动 三 香河城内四小 刘进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旋转角度 2 通过观察 想象 分析和推理等过程 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绿色圃中 教学重点 理解 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 想象 分析和推理等过程 独立探究。</p><p>1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设计 枣阳市王城镇高庙小学 李作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材29页31页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 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 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 对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 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 既。</p><p>18、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章节 义务教育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能力目标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 宽 高 德育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操作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初步建。</p>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