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学
学校生活有规则。2018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树叶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教 学 目 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初步掌握学习方法。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第三课点 彩 游 戏 课时 教 学[来源。网] 目 标 1、通过学习了解点彩画。
三年级上册教学Tag内容描述:<p>1、三年级品社上册教案 温暖的家 我长大了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 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p><p>2、学情分析本年级共有学生15人,其中女生5人,男生10人。本年级优等生和较差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少,中等生所占人数较多,成绩差距不大。但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方法有很大变动,由于受硬件设施的限制,好多教学活动都没实施。所以导致课堂氛围压抑沉闷。在本学期我将尽力培养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堂教学不再呆板,培养学生独立自独立思考的习惯。我认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佳,无合理的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的自学性不够,作业不能很好完成,甚至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学习任务只是局限于书面作业,不会自学;有些学。</p><p>3、第九课 欢乐的山寨 永宁县第三小学 眭鹏飞 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族风光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十个民族之一,主 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 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 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 本地人”。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 民族。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 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又相继成立了酉阳、。</p><p>4、做一辆纸车 作者 广州市天河区吉山小学 潘津珍 聊一聊吧! 车由哪几部分组成? 车厢 车轮 底盘 轮轴 1、做什么样的车? 小组内讨论一下, 先在纸上画一画吧! 2、用什么纸做? 这辆车由哪几部分组成 ? 车厢用什么纸做 ? 车轮用什么纸做 ? 轮轴怎样做? 有底盘吗? 用什么纸做 ? 3、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底盘 车厢 车轮 欢迎参加第一届纸车比赛! (审稿:广州市天河区华康小学 李秀华) 1、比谁的纸车跑得远。 2、比谁发现的问题多。 3、比谁想的改进方法好。 活动要求:。</p><p>5、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具:挂图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课后字词,并默写生字。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2(齐读)相信大家都能很好地完成。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大家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出标记,同桌互相请教,3分钟后进行比赛。现在开始。2、指名读时间到,现在我请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p><p>6、2011-2012学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 英语教学总结卜艳敏本人一贯拥护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个学期以来,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人师表。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p><p>7、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留给我教案设计留给我一、课型:唱歌综合课教材依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留给我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留给我教材分析: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课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创作歌曲,曲风清新自然、旋律优美流畅。人们对绿色世界的美好向往也是歌曲要表达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时启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2.难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和连线的运用。教具准。</p><p>8、第一单元 做好我自己第一课 学会扬长避短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悦纳自己,体验愉悦。2.多角度了解自己、欣赏自己,发扬优势,建立自信。 3.懂得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了解自己,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建立自信。教(学)具准备:教师:课件,骆驼和羊视频故事,骆驼、羊、牛的头饰。学生:搜集蕴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道理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活动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播放视。</p><p>9、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识本课3个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在品味中能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3、感悟“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对话描写体会大树与鸟儿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教学难点:读、悟课文的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心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有)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呢?谁想说一说?生:我的好朋友是.我生病的时候,他来我家帮我辅导功课。生:我的.下课时,我。</p><p>10、实验一 观察大树【实验目的】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对大。</p><p>11、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 说说我自己电教课时12 第一课 认识我自己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态度与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欣赏自己、树立自信;能够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教学安排:2课时。</p><p>12、英语教学案组别:语文组授课老师:郑巧红第一课时课题: Module 1 Greetings Unit1 Im Sam.学习目标: A. 学习任务:学习Hello, Hi, Goodbye, Bye-bye进行有礼貌的打招呼。B. 运用任务:通过“亲密接触”游戏,让学生作真实的自我介绍,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习重难点: 1.学会并运用Hello,Hi进行相互间问好打招呼。2.引导学生使用Im 句型进行自我介绍。教学难点:1.要求学生注意Im中m的发音,不要吞音,发音要到位。2.强调Goodbye和Bye-bye的正确发音。导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课导入:启发学生当他们在新学期初次见。</p><p>13、第二单元一、教材简说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p><p>14、海底世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宁静”“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海底世界的一些图片。补充练习1、 看拼音写词语qiang lie qi guan wei xian hou tui dao da( ) ( ) ( ) ( ) (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微弱( ) 模糊( ) 前进(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p><p>15、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猜 谜 谣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2、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3、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教学难点: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1、出示谜面,师问谜面。</p><p>16、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主备人:聂化波 复备人:第一单元第一课科学是教学目标:1、针对吹泡泡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4、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洗涤剂、洗衣粉、肥皂、甘油、水等配制吹泡泡的溶液。, 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铁丝或铝丝。学生准备:盛吹泡泡溶液的容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讨论“什么是科学?”只有科学家才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