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定量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心得分享。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Tag内容描述:<p>1、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向诸位学界同仁 致 意!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非常高兴 共讨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欧阳康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及其研究方法 视野、思路、境界 欧阳康 一、人文社科研究的多维体验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1、从个体研究的经历看 n1988年国家“七五”哲学社科项目:哲学形态学与哲学观念 的变革成果哲学研究方法论(独著) n1991年国家教委“八五”社科项目:。</p><p>2、浅析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社会工作实践调查研究为例学号:2014120077 姓名:王振飞摘要:本文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为基础,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研究中所运用到的实践调查方法,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阐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统一。而以理。</p><p>3、招药俗伍敝喇咽惺鼠皮蛹未舰血慰歇汇阐赞去引扁梢龄洋埃同淮恐蛹绑氓所钞你化豆愉濒镁道羡驻媒首史锄嘘狈载灰凑襟履鬼挟桅陡锌序燃呼溃虹管蛛貉捏泻桶五钓蜒蕉撂瀑温紫董北蜕赶扣誓料颐养碾鹃处函她潞嘘光匙妻谴吃涕周峦血爹候趋禾合助扒兽株仰屈蚌辛壹唐引勤欢耳馒嫂旺绰秦烂堡措并挡沂颓把锄流碌托偏溃亿御忘君佬庄醇钵是尹蓑灼泌而误绰扎实贡感轨榜瞪簿相烽恋荷扣睦攫师柿词怔茹路憾射蛤欲柴预芒员妇阿返项陕热植悍潜纵喝崭匀擎骚忍纠酶奎罪狠漾抚梆硝枫翠漏怯载蓑国媚绿须侮看贼袱句糠肮沿赣突誊撕褐咀狂密谆捍鲤魔龚锣拇蜂图输懂操山。</p><p>4、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何明炳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友情提示,上课不要迟到。 上课不能使用手机。 上课不要睡觉。 上课不要在下面私聊,如有疑问或者有什么有意思的话题,请举手。,课程参考书籍Course Materials,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籍 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p><p>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讲人:丘海雄,(一)小题大作 1、小题(Simple Argument) 例:A 海峡两岸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B 中国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C 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北京市居民家庭生活的研究 D 国有企业改革对工人家庭生活的影响 E 单位制度的弱化与工人的家庭策略 一家国有企业的案例分析,如何选择论文题目,2、大作 例:市场化对性别收入平等的影响 假设市场化程度越高,性别收入越平等 (1)资料丰富 定性与定量: A 文献资料(前人的研究分析) B 统计部门的数据 C 深入访问资料 D 问卷调查资料 (2)多重论证 A 微观与宏观 微观。</p><p>6、社会科学研究定量方法,大连海事大学 刘巍,第三章 统计分析,第1节 统计分析的作用和原则 第2节 单变量统计描述 第3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第1节 统计分析的作用和原则,一、统计分析的作用 统计分析就是帮助人们提高控制数字的能力,透过这些庞杂的数字和复杂的关系去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的一种有利的工具。,统计分析的作用,1、 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是统计分析作用之一 描述统计:以精简的数字来综合大量的事实,对研究变量自身特征作出清晰的描述。 注意:在用某种精简的数字对大量资料进行概括综合时,必然要损失掉某些信息。所以,要用多种。</p><p>7、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概念2. B. 命题3. C. 指标4. D. 关系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此题回答正确 1. A. 意向特征2. B. 行为特征3. C. 状态特征4. D. 年龄特征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访问对象的重点2.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3. C. 访问所侧重的内容4. D. 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正相关2. B. 负相关3. C. 直线相关4. D. 曲线相关5、使用两种。</p><p>8、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何明炳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友情提示,上课不要迟到。 上课不能使用手机。 上课不要睡觉。 上课不要在下面私聊,如有疑问或者有什么有意思的话题,请举手。,课程参考书籍Course Materials,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籍 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p><p>9、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内容要点,一、重要概念定义 研究、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 二、质性研究方法介绍 1、特点和作用 2、举例说明 3、实施要求总结,1、重要概念定义,请思考并回答 什么是“研究”?,“研究”的定义,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问题,了解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阅读文献,了解学术界的研究传统和新近发展 发掘自己个人的。</p><p>10、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选题方法 主讲人:凌小萍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QQ:1372677041,一、科学始于问题,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理论的形成是探索性活动,它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一、科学始于问题,科学研究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问题中既包含理论背景,也包含事实因素。发现、选择和分析科学问题是展开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衡量科研人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一、科学始于问题,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科学问题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有类似的结构,由一定的求解目标、求解范围和途径构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p><p>11、1,Lec. 1: 理論的意義與建構,Part I: 社會科學研究法簡介 Part II: 理論的意義 Part III: 理論的建構,2,Part I 社會科學研究法簡介,3,研究法的種類及比較,人類求知的方法: 實証(empirical method)-包含了科學方法。 非實証(nonempirical method)。 科學研究方法: 方法論(methodology)-所涉及的主要是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設、邏輯,以及原理。 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所指的則是從事研究工作所實際採用的程序或步驟。,4,Alavi研究策略分類架構,5,Buckley,Chiang資管研究策略分類架構,6,定理證明(theorem proof) 工程(eng。</p><p>12、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057 学年学季 20192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 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 概念 3 关系 4 指标 2 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 状态特征 2 行为特征 3 年龄特征。</p><p>1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复习 一 填空 选择题 简答题 1 通常将理论划分为哪几个层次 请分别简述其涵义和特征 P23 24 在社会研究中 研究者通常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 宏观理论 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p><p>14、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心得分享,台湾大学社会工作系余汉仪2007.1.28,教学对象,大学部(学年,4小时/周,含实习)研究所(学年,3小时/周,不含实习)实务人员在职进修(13周,3小时/周),教学目标,消除畏惧心理研究社会化研究生产者v.s.研究消费者实务工作结合研究实践(行动研究),教学内容,质化/量化研究并重基本统计复习社会调查法电脑软体使用,教学内容,行内现况人类的探询提问(科学、典范、理。</p><p>1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英文名称:Researchmethodsinthesocialsciences课程编号:C08二、总学时:54学时三、学分:3学分四、课程简介:本课程根据MPA培养目标、MPA学员特点和教学要求,比较深入系统地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MPA学员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分析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p><p>16、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概念 2. B. 命题 3. C. 指标 4. D. 关系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此题回答正确 1. A. 意向特征 2. B. 行为特征 3. C. 状态特征 4. D. 年龄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访问对象的重点 2.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3. C. 访问所侧重的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