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与凝华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四、升华和凝华。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四 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 给碘加热 固态的碘升华成气态的碘蒸气 碘蒸气碰到温度低的烧瓶壁又发生凝华 变成固态的碘颗粒 附着在烧瓶壁上 1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和凝华 某些物质极易升华。3.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与凝华Tag内容描述:<p>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专题06 升华与凝华导入: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每当雾凇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华,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它美丽皎洁,晶莹闪烁,像盎然怒放的花儿;它在凛冽寒流席卷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像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韵味浓郁,成为北。</p><p>2、编号:kx70347 主备人: 李卫东 研讨时间: 2012、 12、22 审核人:安城中学 七 年级 科学 学科学习导引课题 4.升华与凝华(2) (课型 习题课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知道常见的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2、知道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的特点;3、能用物态变化说明云、雨、雪、露、霜的形成【重点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露、霜的形成。【学习过程】一、 创设情境 自主先学1。</p><p>3、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气态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熔化 (吸热) 凝固(放热) ? 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 否直接转化呢?想一想,请举 例说明。 活动:注意观察碘的物态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实验探究记录1、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 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紫色的碘蒸气充满了烧瓶,无液态碘出现 。 2、停止加热,在烧杯壁看到了什么现象?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烧瓶壁上看 到 附着一层固态的碘。 3、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加热时,碘升华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冷却时,碘凝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4、为什。</p><p>4、第7节升华与凝华01知识管理1升华与凝华定义: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实质:升华是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吸、放热:物质升华时要________热量,凝华时要________热量。人们常利用升华________降低物体的温度。注意:升华和汽化的末态都是气态,但是发生物态变化前的物质状态却不同,升华的始态为固态,汽化的始态为液态;凝华和凝固的末态都是固态,但是。</p><p>5、升华和凝华教学目的: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学方法: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某同学要亲自做雪糕,他将调制好的雪糕液倒入雪糕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过一段时间后,他取出固体雪糕,正准备美美的吃上一口,讨厌的电话铃响了,他只好把雪糕放在杯子里去接电话终于可以吃雪糕了,可是,杯子里的雪糕变成了液体,杯子外面还有一滩水再看看桌子上调制雪糕液的碗,由于没洗,也变干了.问:1、上面这段话。</p><p>6、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观察实验,认识物态变化,形成观察、分析、对比、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引课设问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固态与液态、液态与气态可以相互转变,那么,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直接转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出示碘)若要使固态碘变成气态,气态碘变成固态碘,有何办法呢?教师介绍实验装置,用酒精灯把碘加热,在烧杯的。</p><p>7、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1、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l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l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l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和方法l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l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三、教学过程前提测评: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p><p>8、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1、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l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l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l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和方法l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l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三、教学过程前提测评: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p><p>9、第7节升华与凝华01知识管理1升华与凝华定义: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实质:升华是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吸、放热:物质升华时要________热量,凝华时要________热量。人们常利用升华________降低物体的温度。注意:升华和汽化的末态都是气态,但是发生物态变化前的物质状态却不同,升华的始态为固态,汽化的始态为液态;凝华和凝固的末态都是固态,但是。</p><p>10、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新课引入观察两根日光灯杆的异同讨论、思考为什么灯杆两端会发黑?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会观察生活现象,培养学习兴趣实验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提出问题物质在固态,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直接转化?实验证明观察,每位同学完成记录表.(表格附后面)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p><p>11、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2. 理解霜的形成过程及凝华是放热现象。3. 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点1. 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2. 举出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升华和凝华的例子。难点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p><p>12、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了解冰箱的制冷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p><p>13、升华与凝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教学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方法试管、烧杯、热水、冷水、碘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实验器材: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p><p>14、第四节升华与凝华小试身手1. 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2. 福州中考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3. 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过一会儿白雾又消失了。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干冰升华,空气液化后再汽化B干冰升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汽化C干冰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汽化D干冰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后再液化4. 雅安中考 热现象在生活。</p><p>15、第四节升华与凝华知识点 1升华1物质直接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要________热量。2超市里出售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这种现象是()A熔化 B升华C汽化 D凝华3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A熔化 B汽化C升华 D凝固知识点 2凝华4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要________热量。5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河面上的冰 B屋檐上的霜。</p><p>16、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教材解读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直接观察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本节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本节只要求学生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可以给学生做,装有碘的烧瓶一定要盖严,以防碘蒸气外逸。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后,立即可见碘升华产生的紫色蒸气;停止加热,紫色蒸气消失,碘蒸气又凝华成固体碘。应使学生知道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生活中有许多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p><p>17、12.4 升华与凝华一、夯实基础1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2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 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 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 )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 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 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二、能力提升4有一种“。</p><p>18、升华和凝华,固,液,气,物态变化,复 习,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知道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3总结全章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 理解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一、升华和凝华,探究:物质能不能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你的猜想:,依据:,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