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人体废物的排出方式及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消化的过程。对学生理解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2、人体废物有哪些排出方式及途径。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时Tag内容描述:<p>1、绵竹市生物教研活动 绵竹汉旺温州加园栋梁中学2016年4月6日 绵竹市生物教研课 主讲人 韦福贵课题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课时 为什么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刚出生的婴儿啼哭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说明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做一做 如果你长时间捏鼻子 闭嘴 有什么感受 憋气 不能呼吸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气体交换 从空气中获取氧气 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也就是呼吸 人的呼。</p><p>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眼与视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 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3 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4 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能力目标 1 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能自觉保护视力 注意用眼卫生 2 有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 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 眼球的结。</p><p>3、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 人体废物的排出方式及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废物的排出方式;理解排泄和排遗的概念。(2)概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3)认知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自身生理功能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p><p>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设计郑州市第九十六中 李烁1、 教学背景1. 教材分析初中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实验教学是基于“生物圈中的人”这个一级主题中“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这一具体内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消化的过程,对学生理解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本实验的难点是取唾液和保持 37恒温水浴,而实验中需要。</p><p>5、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课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方式出及泌尿系统的组成,湖北省天门市多宝二中曾巍,小组讨论(不看书,自我体验)1、人体有哪些废物排出?2、人体废物有哪些排出方式及途径?,一、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方式,血液,血液,分析参考,食物饮品,人体,未消化、吸收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维生素,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细胞吸收的,被细胞利用后,多余的。</p><p>6、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李烁 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1课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看视频,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细细品尝馒头,你能感觉到什么变化?,尝一尝,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知识卡片,1.淀粉遇碘会变蓝。 2.淀粉本身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3.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在咀嚼馒头的过程中,口腔中的哪些结构或。</p><p>7、想一想、议一议,我们都熟悉在食堂吃饭的情景:用餐时, 用( )听到师傅叫你打饭,你会用 ( )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用 ( )闻到饭菜的气味,用( ) 尝到饭菜的味道,用( )感觉到 饭菜的温热。,耳,眼,鼻 子,舌头,皮肤,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习目标 1、说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知道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关注日常生活中眼的卫生保健,自主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