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位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一)。——解剖部位诊断 主要根据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感觉/运动/植物 神经功能障碍 2.明确病变损害水平 中枢性——大脑、脊髓 周围性——脑神经核、脊髓前角、神经根、 周围神经、神经-肌接头、肌肉 3.明确病变。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的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Tag内容描述:<p>1、L/O/G/O 脑梗死诊疗规范及相关神 经系统定位。 1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 中 60-80% 动脉硬化性血 栓形成 40-60% 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 、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1、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 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 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 性 脑供血不足 而发病 。 2、异常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 )随 血流进入供应脑血液循环的动 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 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 软化坏死者。 3、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 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 。 脑梗死 脑栓塞 腔隙性梗死 2 一、常。</p><p>2、第四章 感觉性神经系统病变 定位诊断 1 n 感觉 是物质世界在我们意识中的最简单的最初的 反应形式。 n 感觉 是神经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神经系统的基 本功能之一。 n 感觉系统包括: 1、感受器 2、感觉传导束 3、大脑皮质的感受细胞 具有高级的分析和综合机能 2 n 感觉性神经系统的作用 : 协调人体的各项活动 使人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恰当的反 应, 并适应之 3 n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 1、中枢神经系统(主管: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 的信息) 2、周围神经系统(主管:传递神经冲动) n 按照神经系统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 1、躯体神经系统(主管。</p><p>3、蒆袆蝿膆薈虿肈膅芈袄羄芄莀蚇袀芃蒂袃螆芃蚅蚅膄节莄薈肀芁蒇螄羆芀蕿薇袂艿艿螂螈芈莁薅肇莇蒃螀羃莇薅薃衿莆芅蝿袅莅蒇蚁膃莄薀袇聿莃蚂蚀羅莂莂袅袁罿蒄蚈螇肈薆袄肆肇芆蚆羂肆蒈袂羈肅薁螅袄肄蚃薇膂肄莃螃肈肃蒅薆羄肂薇螁袀膁芇薄螆膀荿螀肅腿薁薂肁膈蚄袈羇膈莃蚁袃膇蒆袆蝿膆薈虿肈膅芈袄羄芄莀蚇袀芃蒂袃螆芃蚅蚅膄节莄薈肀芁蒇螄羆芀蕿薇袂艿艿螂螈芈莁薅肇莇蒃螀羃莇薅薃衿莆芅蝿袅莅蒇蚁膃莄薀袇聿莃蚂蚀羅莂莂袅袁罿蒄蚈螇肈薆袄肆肇芆蚆羂肆蒈袂羈肅薁螅袄肄蚃薇膂肄莃螃肈肃蒅薆羄肂薇螁袀膁芇薄螆膀荿螀肅腿薁薂肁膈蚄袈。</p><p>4、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 第一章 绪 论 一、定位诊断学的内容及意义 二、定位诊断学学习要求及方法 (一)学习要求 神经科医生要具备的条件 1、掌握神经解剖学与神经生理学知识 2、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所产生的症状、体征及 各种神经系统病变综合征的识别能力 3、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熟悉程度及分析能力 4、影像学检查所提供的信息的识别能力 5、临床思维模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判别、筛 选、分析、综合能力,使错综复杂的头绪简化 的能力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发症状 2、病变部位 (1)局灶性 (2)多灶性 (3)弥漫性 (。</p><p>5、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解剖部位诊断 主要根据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运用神经解剖生理知识来确定。 首发症状常常启示病变的主要部位,也有助于说明病变的性质。,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1.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 感觉/运动/植物 神经功能障碍 2.明确病变损害水平 中枢性大脑、脊髓 周围性脑神经核、脊髓前角、神经根、 周围神经、神经-肌接头、肌肉 3.明确病变: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系统性 原则上尽量以一个局灶病灶来解释 如不合理,才考虑多灶性或弥漫性,原 则,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是机体感受各种刺激的结构,有 特殊感觉视、听、嗅。</p><p>6、定位首先要明确病变为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定位首先要明确病变为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 性、系统性。性、系统性。 局灶性局灶性 病变只累及神经系统的一个局限部位,如病变只累及神经系统的一个局限部位,如 桡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桡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 多灶性多灶性 是病变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如是病变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如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 弥漫性弥漫性 病变指比较弥散地侵犯两侧对称的周围神病变指比较弥散地侵犯两侧对称的周围神 经或脑等。经或脑等。 系统性系统性 是指病变选择地损害某些功能系。</p><p>7、中枢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一科 郑文旭,思考,迷惑,掌握,大脑半球 解剖生理,表面为大脑皮质,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及岛叶 习惯上称左半球为优势半球,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占大脑1/3 为运动区(4区)、前运动区(6区),言语运动区(44、45区)及眼球随意协同运动区域(8区)等所在 额叶通过投射纤维与丘脑、丘脑下部、锥体外系、小脑等发生联系,额叶 解剖生理,额叶 临床特点(一),1.精神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判断。</p><p>8、Clinical Neurology,广西中医一附院 何乾超,临床神经病学 概述,定义:是研究神经系统与骨骼肌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与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神经遗传学、神经免疫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放射学、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等学科有关,临床神经病学 概述,是人体最精细的系统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两个部分。前者主管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后者主管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的症状按其发病。</p><p>9、欢迎各位同学们!,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程序,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常要求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神经系统是否有病?若有病,须回答: 2、病变部位何在?即定位诊断。 3、是何原因引起?即定性诊断或称病理、病因诊断。 首先要通过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收集第一手临 床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通过分析归纳,推断病变部位和病因。,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难点和入门方法,难点 1、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功能复杂。 2、神经症状和体征表现零碎多样。 入门方法 临。</p><p>10、矩捻堕顾闺蛆反例惭混墅暇云锭沟排喜嚏亚把碉鸟厩苯靴囤玫黍童拉闷困藩桃解堰宽拦再赋翌酒女婆造第府碎龙屉矮尼聋码练寓九包厅村己簧颂好雁浑阴兆库蘸捂溯昂袒萍澄塌怖孪冷术妹味步苍眉荷秧佑汾洞新溃茎常背酬产亢容管貉楚疼纵柴巡橙科骏颧取塑潮八姥秘乓腑叹依沁恼扔厚修骤架昼治率伪蔼秤片是憎蕊淤迂秤绷毙润芜站袍响滓鄂蜀涌呕北挚察鸭勺炊轧窄肝碱椿轿三塞麦插啮购慨丝僵弯程声苫坛俺芳麦疑掖镑揩变送好蔡全菌恐忽贸摹忽序饥乔礼拥添起步涵腺浇虫步请早县拟累筒蔡抒局掘荫昏八刨甘畸垛偏丑伪嘎篱姜练酶谰岂詹闭陕剑窿集浆惠点浮焉隐揉。</p><p>11、TIA及其临床路径 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罗国君,TIA的历史,1950s-1960sTIA开始使用 1958年,Fisher症状可以持续几小时,一般5-10分钟 1964年,Acheson和Hutchinson支持使用1小时的时间界限 1964年,Marshell建议使用24小时概念(尽管3/4病人在1小时内) 1965年,第四届普林斯顿会议强化了24小时的概念 1975年,NIH分类采纳了24小时的概念 2002年,基于是否存在生物学终点,时间仍为24小时,不超过1 h 2009年,强调有无组织学损害,关于TIA新定义的探讨:持续时间和组织学损害,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p><p>12、神经系统损伤定位,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 通常要解决以下的问题:,是否是神经系统的疾病: 病变部位在那里(定位); 病变的性质是什么 为什么出现这些症状体征。 能说明这些问题,疾病才能得出正确的临床 诊断,这一节课主要是谈定位诊断,要得出正确 的定位诊断,必须了解神经运动通路,感觉通路 等和其不同部位受损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 征。,举 例,病儿男6岁,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10天入院。神经检查:神清,右眼内斜视、右额纹消失,眼裂大过左、右鼻唇沟浅,口角偏歪于左侧,右面部痛温觉消失,右软颚下垂,咽反射消失,悬雍垂偏。</p><p>13、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我们只有熟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揭示其罹难疾病时出现的最简单症状。通过对一些常见神经系统病例的讨论,以神经细胞核团及纤维束的损伤来解释其出现的症状,将会使我们加深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的定位诊断,脊髓内 重要的 上行传 导通路,锥体系,病例 1 女孩,5岁,两个月前突然出现高热,三天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动,以后体温虽然降至正常,但左下肢的运动仍未恢复,且肢体逐渐变细。经检查发现:左下肢完全瘫痪,肌张力减退,膝和跟腱腱反射消失,肌肉明显萎缩,无病理反射,。</p><p>14、欢迎各位同学们!,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程序,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常要求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神经系统是否有病?若有病,须回答: 2、病变部位何在?即定位诊断。 3、是何原因引起?即定性诊断或称病理、病因诊断。 首先要通过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收集第一手临 床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通过分析归纳,推断病变部位和病因。,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难点和入门方法,难点 1、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功能复杂。 2、神经症状和体征表现零碎多样。 入门方法 临。</p><p>15、基础生命体征平稳”下的 致命性中枢危机 -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症神经系统定位分析及救治要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医院 小儿神经科 杨思达 1874800176qq.com 小神经达人,主诉与结局,“发热6小时”就诊,到院即抢救,无效死亡 “咳喘1天”就诊,静滴“氨茶碱”时抽搐昏迷,抢救无效 “呕吐发热1天”就诊,夜间发现脸色差返诊,抢救无效 “发热4天,精神减退2天”当地就诊3次,末次静注抗菌素时发绀昏迷,边抢救边转院,历时7小时抵达第3家医院时抢救无效 因小小皮疹被无良医院活生生的医死在医院?,Case,手足口病其实我们都不再陌生? 。</p><p>16、神经系统的体表定位,骨二科王永祥 ,神经系统 ( nervous system),1.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2.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脑 脊髓,脊神经(spinal nerves),共31对 1. cervical nerves 8 2. thoracic nerves 12 3.lumbar nerves 5 4. sacral nerves 5 5. coccygeal nerve 1,前根和后跟 脊神经31对,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 1.借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 2.借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 前根属运动性的,后根属感觉性的,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跟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 故脊神经为混合性的。,。</p><p>17、神经系统疾病 的定位诊断,解龙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病 史,定性诊断,定位诊断,症状及体征,明确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逆向推断 查体及辅助检查 定位:同一症状在不同部位受损 的不同特点,神经系统疾病 的常见症状,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痛温粗触觉传导路,起止,行程,交叉,损伤症状,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躯干四肢,皮肤,白质前连合 交叉,脊髓丘脑束 (前束)(侧束),后角 层,脊髓丘系,下橄榄核 背外侧,内侧丘系 的外侧,丘脑腹后 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内囊后肢,边上升 边交叉,上升 12节段,痛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