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 必要性、我国当前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举措。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Tag内容描述:<p>1、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第一小组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收入分 配和社会公平 。下面我主要从一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依据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 原则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创设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说。</p><p>2、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二)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p><p>3、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p><p>4、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高中政治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p><p>5、全面深化哪几方面的改革?哪些体现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公平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起点公平(机会公平)、 过程公平(规则公平、程序公平)、 结果公平。 我们这里讲的公平仅仅是指“结果公平 ”。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p><p>6、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重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教学难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新授:招聘启示1: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p><p>7、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p><p>8、市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今天的时政话题“话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是精准扶贫深化之年,我国要确保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实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板书)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过渡句:那么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什么是效率?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预习课本60-63页一、收入分配公平(板书)(1)含义:(板书)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p><p>9、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单 位:浏阳一中姓 名:杨 桢职 称:高中政治一级教师电 话:1372386844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过程与方法: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p><p>10、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分为“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与“兼顾效率与公平”两目。在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中,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平,公平的含义很宽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收入分配公平研究的是分配领域中的公平;其次要探究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公平既不等于平均主义也不等于差距悬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p><p>1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高明四中政治科组: 徐 敏一、课标要求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我国的分配原则。二、设计思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根据高中政治课程的学科特点,我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p><p>12、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 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p><p>13、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wsbedu.com/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江宁高级中学 政治组 张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p><p>14、第七课 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二)能力目标 :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p><p>15、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公平是什么 ?,观点一: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观点二: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探究问题:,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基本内容) 收入分配公平,改革开放30年以前,居民收入都增加了,但是收入差距普遍存在,而且收入差距在扩大。,收入分配 的公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1)体现社会主义分配原。</p><p>16、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一、 教学过程(导入)材料:中国平安董事长年年薪万元,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年年薪万元,国内金融机构高管一系列天价年薪,长时间以来一直遭到社会质疑。关于国内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的争论,由于国泰君安证券“人年均收入百万”事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美国政府,近日已出台受救助金融机构高管限薪政策,而近期财政部接连下发的对金融类国企负责人薪酬管理的相关意见与办法。 问题1:企业高管取得的酬薪属于什么方式的分配?问题2:你觉得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合理吗?(讲授新课。</p><p>17、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课前预习学案 教师寄语:青春的美丽在于拼搏,人生的美好在与奋斗。一、预习目标 兼顾效率与公平 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预习内容 一、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指的和的增加。 2、广义的公平涉及、等各个领域,我们这里所学的公平主要是指公平。 3、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在社。</p><p>18、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wsbedu.com/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江宁高级中学 政治组 张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