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a版
∴集合A∪B={1。1.函数f(x)=-x的图象关于( ) 。A.y轴对称 B.直线y=-x对称。【解析】 ∵f(-x)=-+x=-f(x)。1.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f′()的几何意义是 ________.。f(x)=kx+b(k。f(x)=ax2+bx+c(a。
数学人教a版Tag内容描述:<p>1、1.1.3 第1课时 并集、交集(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设集合A1,3,集合B1,2,4,5,则集合AB() A1,3,1,2,4,5 B1C1,2,3,4,5 D2,3,4,5【解析】集合A1,3,集合B1,2,4,5,集合AB1,2,3,4,5故选C.【答案】C2已知集合AxR|x5,BxR|x1,那么AB等于()A1,2,3,4,5 B2,3,4,5C2,3,4 DxR|1x5【解析】AxR|x5,BxR|x1,ABxR|1x5,故选D.【答案】D3设集合A1,2,则满足AB1,2,3的集合B的个数是()A1 B3 C4 D8【解析】A1,2,AB1,2,3,则集合B中必含有元素3,即此题可转化为求集合A1,2。</p><p>2、1.3.2 奇偶性(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函数f(x)x的图象关于() Ay轴对称 B直线yx对称C坐标原点对称 D直线yx对称【解析】f(x)xf(x),f(x)x是奇函数,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选C.【答案】C2设函数f(x),g(x)的定义域都为R,且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f(x)g(x)是偶函数 B|f(x)|g(x)是奇函数Cf(x)|g(x)|是奇函数 D|f(x)g(x)|是奇函数【解析】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f(x)|为偶函数,|g(x)|为偶函数再根据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积还是偶函数、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是。</p><p>3、2.3幂函数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的图象;(2)结合几个幂函数的图象,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和简单性质.2.过程与方法(1)类比研究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研究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概括抽象和识图能力.能运用幂函数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2)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幂函数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p><p>4、课时跟踪检测(十)高考基础题型得分练1函数y的图象大致是()A BC D答案:B解析:当x<0时,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当x0时,只需把y2x的图象在y轴右侧的部分向下平移1个单位即可,故大致图象为B.22017山东青州高三月考函数yln的图象大致是()A BC D答案:A解析:函数yln,x0,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x0再根据yf(x)的解析式可得f(x)lnlnf(x),故函数f(x)为偶函数,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排除B,D.当x(0,1)时,0<sin x<x<1,0<<1,函数yln<0,故排除C,只有A满足条件,故选A.3为了得到函数y2x31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向右平移3个单。</p><p>5、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已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2xy20,则f(1)()A4B4C2D2【解析】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f(1)2,故选D.【答案】D2直线ykx1与曲线yx2axb相切于点A(1,3),则2ab的值等于()A2B1C1D2【解析】依导数定义可求得y3x2a,则由此解得所以2ab1,选C.【答案】C3已知曲线yx3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k3,则点P的坐标是() A(1,1)B(1,1)C(1,1)或(1,1)D(2,8)或(2,8)【解析】因为yx3,所以y 3x23xx(x)23x2.由题意,知切线斜率k3,令3x23,得x1或x1.当x1时,y1;当x1时,y1.故点P的。</p><p>6、1.1 第三课时 导数的几何意义一、课前准备1.课时目标1. 回顾导数的概念并会运用导数的概念求函数的导数; 2.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2.基础预探1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f()的几何意义是 ________.相应地,曲线yf(x)在点P(,f()处的切线方程为 ________.2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在点(,f()处的切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可分两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引领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上一点的切线(1)若验证所给点(,)适合曲线方程,则为曲线上的切点:(2)求出函。</p><p>7、2.9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常见的函数模型 (1)一次函数模型:f(x)=kx+b(k,b为常数,k0); (2)二次函数模型:f(x)=ax2+bx+c(a,b,c为常数,a0); (3)反比例函数模型:f(x)= (k为常数,k0); (4)指数型函数模型:f(x)=abx+c(a,b,c为常数,a0,b0,b1); (5)对数型函数模型:f(x)=mlogax+n(m,n,a为常数,m0,a0,a1); (6)幂型函数模型:f(x)=axn+b(a,b,n为常数,a0);,知识梳理,考点自测,2.指数、对数、幂函数模型的性质比较,单调递增,单调递增,单调递增,y轴,x轴,知识梳理,考点自测,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p><p>8、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1、求的值是 ( )A B C D2、合并结果是 ( )A、 B、 C、 D、3、在中,若,则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4、若则的值是 ( )A B C D5、 ( )A、 B、 C、 D、6、在中,则的值是 ( )A B C。</p><p>9、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1将一颗骰子均匀掷两次,随机变量为()A第一次出现的点数B第二次出现的点数C两次出现点数之和D两次出现相同点的种数解析:选CA、B中出现的点数虽然是随机的,但它们取值所反映的结果,都不是本题涉及试验的结果D中出现相同点数的种数就是6种,不是变量C整体反映两次投掷的结果,可以预见两次出现数字的和是2,3,4,5,6,7,8,9,10,11,12,这11种结果,但每掷一次前,无法预见是11种中的哪一个,故是随机变量,选C2随机变量X是某城市1天之中发生的火警次数,随机变量Y是某城市1天之内的温。</p><p>10、2.9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常见的函数模型 (1)一次函数模型:f(x)=kx+b(k,b为常数,k0); (2)二次函数模型:f(x)=ax2+bx+c(a,b,c为常数,a0); (4)指数型函数模型:f(x)=abx+c(a,b,c为常数,a0,b0,b1); (5)对数型函数模型:f(x)=mlogax+n(m,n,a为常数,m0,a0,a1); (6)幂型函数模型:f(x)=axn+b(a,b,n为常数,a0);,知识梳理,考点自测,2.指数、对数、幂函数模型的性质比较,单调递增,单调递增,单调递增,y轴,x轴,知识梳理,考点自测,知识梳理,考点自测,2,3,4,1,5,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幂函数增长比一次函。</p><p>11、讲末复习,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1)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任一条(与这组平行线相交)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2)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p><p>12、算法的概念,问1、要把水果装入冰箱分几步?,第三步 输出方程的根或无解的信息,问2、如何求一元二次方程,解:第一步 计算,第二步 如果,则方程无解,一、引入,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例1: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例1 给出求 的一个算法;,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 计算1+2,得到3;,第二步 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第三步 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第四步 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算法1,第一步 取n=5;,第二步 计算,第三步 输出运算结果,同一。</p><p>13、第五节数列的综合应用 1 认识数列的函数特性 能结合方程 不等式 解析几何等知识解决一些数列综合题 2 能在实际情形中运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在解决数列综合问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 用函数的观点和思想认识数列。</p>